计划模式和市场模式哪个更好?

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发展经济要用计划模式还是市场模式?哪个更好?

下面的网友讨论吵成一片,难分胜负。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演进存在两个阶段。即“新方法的产生”和“新方法的统治”。

新方法的产生需要灵感,而灵感是不好计划的。

但是,新方法一旦产生,被实践证明有效后,就取代旧方法,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然后控制各种资源按照它的计划进行活动,不能随心所欲。

因此,从宏观看,计划模式与市场模式都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它们必须并存。但是,在某一历史阶段中,要依据科技创新的具体态势来决定应该以哪种模式为主。

创新非常活跃时,要以市场模式为主,计划手段为辅。如果搞反了,以计划模式为主,那么科技创新容易被掣肘。这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充分释放,也就是阻碍了经济发展。

同理,在科技创新乏力的时候,要以计划模式为主,市场手段为辅。如果搞反了,人力物力财力容易失去方向,难以协调,互相冲突,彼此消耗,“内卷”,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最后还搞得一地鸡毛,事倍功半。比如目前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当整个运行环境被毁坏,大量资源被用于冲突后,用于理性创新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这不利于创新多快好省地实现。换言之,创新的成本会大幅提高,效率还大幅降低。这就像百米赛跑,是分出跑道,依据规则,按计划进行比赛,更容易创造好成绩,还是以自由搏击的方式进行赛跑,更能创造出好成绩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是说,当自由的,互相冲撞的力量要被约束起来,按照最优计划去建设一个公平、安全、稳定的平台后,更多的力量将被用于真正的目的,开展有序高效的竞争。于是,创新的效率会更高,成本则降低。这就是有计划托底的竞争,和平的竞争,比“丛林式”的自由竞争,甚至战争,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因。战争其实也不属于自由竞争,而是建立在愚蠢杀戮之上的、被迫的高压计划模式。

自由与活跃且丰富的创新成果相绑定,即使自由力量之间有冲突,也会被大量的新增财富所弥合,保持在和平竞争范围内。而创新一旦乏力,新增财富减少消失,自由之间的和平竞争就会恶变,演化为冲突。而冲突就更加强力地将自由散漫的力量约束起来,然后以“自由”为名,把它约束在一个竞争目的中,使自由名存实亡,代之以计划甚至专制。比如现在的西方,以自由之名要求别国服膺它们的“实力与地位”,不得挑战它们建立的世界秩序和财富分配规则。这是自由吗?还是强奸自由,玷污自由,实施计划与专制?

以上就是自由与专制,市场与计划,随创新的起伏,财富的增减而演变的过程。这是一个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创新的起伏变化中,自由阶段里是没法良好实施计划的。计划为主的治理必然失败。同理,在计划阶段里,自由也没法保持主流地位。此时,自由就是自由者的最大敌人。无论嘴上怎么说自由,行动会在自由与自由的冲突中,把所有自由变为计划,甚至专制。即“丛林自由”实为专制。

参考文章:

《不同文明之间是平等的吗?》

《市场经济是怎么周期性“自宫”的——兼论政策失效与极左》

《人类历史并未现代化》

2024.06.2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