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这件事,地方政府都回应了,但是阿里巴巴依然沉默至今

@赵皓阳-Moonfans:

服了,一个月考成绩,一个旺仔牛奶,这件事情竟然纠结这么久,竟然让地方政府专门回应,但是所有人都忘记了真正的“罪魁祸首”——阿里巴巴!

最早宣传视频是你阿里达摩院拍的吧,是宣传你阿里组织的数学竞赛吧,在姜萍之前有几个人知道阿里每年办数学比赛的?姜萍的宣传视频带着你“达摩院”那么明显的logo,结果视频引发了争议就装死一样,所有压力所有攻击全被一个未成年小姑娘吸收了。

用人家宣传的时候开心得不行,流量赚完了就当没事人一样,不合适。

不管是阿里的公关还是那些主流媒体,又没水平又怂。

假如姜萍是假的,那阿里达摩院最初的宣传视频,就是给了一份材料让她抄到黑板上;

假如姜萍是真的,那主办方和媒体,帮她挡一挡舆论,披露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有力证据,反驳各种谣言尤其是“黄谣”——这都做不到。

现在好了,依然还就是那么可怜巴巴一点有效信息,继续是网友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立场】虚空发癫。

我认为,反对“剖腹自证”是针对普通人的,比如造个黄谣,我说你怎样怎样,你怎么自证?不可能。

但是对于上位者们、对于垄断公司、公权机关、权威媒体,就应该质疑,否则就没有鼠头鸭脖的事了。他们那不叫自证,叫信息公开。

这次阿里巴巴为首,还有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都忙不迭吃流量,结果吃干抹净之后躲起来了,合适吗?

说到底,姜萍究竟是个绝世天才还是无知骗子,她能影响到的仅仅是她个人所能及的范围,跟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关系。但是这件事变成了沸反盈天的热点话题,离不开阿里巴巴、社交平台、主流媒体的助推。

来简单看一下时间线,6月13日当天,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初赛公布成绩,而几乎就在同时,达摩院的官方账号发布姜萍宣传视频,关键词“17岁”“中专女生”“全球数赛”

500

这种视频当然是精心准备的,跟初赛成绩同时发布肯定也是提前安排好的。我看现在很多观点说什么“不要打扰姜萍,让她安心准备决赛”

——这就是扯淡言论,是谁先打扰姜萍的啊?是谁在初赛出结果之后就忙不迭精心拍摄了宣传视频,然后全网炒作啊?

阿里巴巴数赛这次预选赛时间为2024年4月13日8点-2024年4月15日8点,按照往年的时间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公布初赛成绩,但这次为什么拖到两个月,很可能是要拍摄姜萍的宣传视频,以及在高考结束、出成绩的当口蹭一个热点话题。

500

紧接着第二天,各路官方媒体下场,比如央视新闻的宣传。

500

特别强调了“中专”“唯一女生”“北大、清华、剑桥等名校”,直接触及当前网络最大流量密码:性别、学历、名校、越级打怪。

谁说学新闻没有用啦?这不用处大大滴嘛!没有学新闻的这么写,姜萍也绝对不会这么火。

还必须值得关注的是,姜萍最初爆火的话题:“中专女生爆冷拿下数学竞赛全球12名”,这其中就隐含了很多关键信息——比如,这是一个企业组织的,漏洞百出的,非权威性的数学竞赛,所谓“全球”的名头,只不过是有一些留学生参赛,而且这还是预赛,根本谈不上“全球排名”的程度。

说到底,我们不是质疑姜萍,我们是质疑阿里巴巴主办的“全球数学竞赛”的权威性,以及阿里巴巴的炒作动机。

预赛是48h线上开卷比赛,完全有可能抢手答题,再加上达摩院拍摄的宣传视频漏洞百出,大家质疑一下阿里竞赛的权威性是理所当然。

地方政府都回应了,但是阿里巴巴依然沉默至今!

有人说阿里这么大集团、达摩院这么高端的科研机构,不可能吃姜萍这点流量。我真是笑嘻了,这单纯到都能掐出水来了吧,建议去看看国社央媒之类主流媒体的标题,看看他们为这点流量都能心机成什么样。

事实上,去年这个时候,阿里铺天盖地推“快递小哥搞数学竞赛”,用的套路也一样是身份强烈对比的套路,只不过没像姜萍引爆网络。

500

给媒体接触过媒体公关稿的朋友科普一下,大集团每年都有像媒体投放新闻的海量预算,像这种话——“这项不设报名门槛的全球最大在线数学竞赛,给了孙金元们逐梦数学的机会。自2018年以来,5届赛事共吸引了超过25万人参加,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刑警、编剧律师、焊工、快递员……对他们来说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正常媒体记者写新闻不会这么写的。

现在这些垄断公司、大媒体操纵舆论的手段真厉害,想制造一个热点话题,马上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结果质疑声渐起,马上抽身降温。大家看这几天姜萍还有几个热搜?最开始的时候媒体可高兴坏了,终于不用天天发“南方小土豆”了,巴不得姜萍一天上是个热搜,kpi杠杠的。结果忽然就不讨论了,前两天参赛选手联名质疑也没有一点消息。

500

500

500

“姜萍事件”——或者叫“阿里数学竞赛事件”不了了之,是对姜萍本人的伤害,更是对所有人的嘲弄。真的,当年宗教都没有这么厉害。

当然,我也没说流量不好,流量好死了,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人民日报,不管是理塘还是哈尔滨,追逐流量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但是我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谁污染谁治理。

谁吃了姜萍的流量,谁现在就要承担起责任来——披露更多的关键信息。那个宣传视频是你阿里拍摄的吧,那你就想办法披露更多更有利的信息啊;各路媒体一窝蜂报道吧,那就继续深度报道、深度追踪啊。

结果现在倒好,吃流量的时候开心得很,一出事全都缩头乌龟,姜萍成了吸收所有攻击的众矢之的,什么管人家叫“数学丁真”的,什么造谣“师生恋”的,各路牛鬼蛇神全出来了,事态已经远远超出了“质疑一个宣传视频中几个可疑元素”了。

这流量“盛世”,也不知如谁所愿。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