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志发现小区有一些门面房,租金都进了老物业腰包业主都不知道”

【本文来自《我曾经去模范小区参观过,羡慕不已》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目的决定手段
  • 那是单位小区,和普通小区没有可比性。我们小区去年采暖季,工人师傅诉苦,到业主家开阀门放气,有的是不让进门,有的是不让使用工具,有的干脆说怕热,就愿意暖气不热!有的暖气片三十年了,已经堵死,建议更换,拒绝。但是,打投诉电话说暖气不热!还有顶层家里装修一半暖气片拆了。停工放那里了!

    我说的这个就是普通小区非单位小区,很多年前是单位小区可是早就归社会了,原单位没有多少人,各色人等都有。这是一个老小区以前治安还很一般。

    我个人认为是近些年社会治安有了质的飞跃,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基层建设,对老旧小区的改造投入越来越大。这位老同志就是在小区改造前社区征求意见时大胆建言,去掉华而不实的改造项目,换成提升业主体验的项目。还在小区发动业主谈论通过,并且沟通物业将一些原来物业不愿意投资的项目趁着老旧小区改造时投资。他介绍说当时催着社区快上报,因为这个小区报的最早,方案最细致所以最早审批过了。这是该小区所在区域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因没有先例,所以他的建议好多被采纳了,所以该小区改造最贴合实际需求且资金和计划没有收到过多限制。

    因为这次改造他刚退休,也有精力去当“雷锋”,而且通过这次事情,他在业主当中名声威望很好,也给社区挣了面子,社区成立业委会第一个就想到他,换了新物业后,他也注意维护物业利益,为新老物业交接做了大量工作,发动大家交物业费,所以在物业那里也有话语权。

    而且这位老同志发现小区有一些门面房,租金都进了老物业腰包业主都不知道。趁着更换物业把收租权收了回来,还联系广告商在小区打广告收取费用,公示后归全体业主,业委会代管(每年公示,业主可以随时查账)。资金用于第一年改造车棚后自动存车提供充电桩,存车费免费。业委会人员逐步领取报酬(他强调是少量,不能按物业人员工资标准。在留住人才和最大限度利用租金为业主服务方面平衡),剩余资金冲抵业主物业费,等于物业费还降低了。之前都是义务劳动,反正他有退休金不缺钱,就想发挥余热。

   他说业委会难干在于

1、找到不贪财愿意付出且有特长的人;

2、关系再僵也要沟通,干就有回报;

3、一片公心不能谋私,业主社区物业等才信你;

4、不要急多做基础工作,时机来了就能干成事;

5、充分发动群众,事半功倍。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