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小米汽车上路:激光雷达、黄色卡钳,年轻人的第一款轿跑?

造出车之后,小米汽车工厂挡上了logo。

文 | 世昕

编 | 园长

几乎穿过了整个亦庄,驶过南六环的马驹桥,我们终于来到了小米汽车工厂的门前。

这里已经是城市的边缘,不少汽车工厂坐落在这里,北汽、奔驰、广汽、丰田,这里是北京最核心的汽车制造园区,最新建设完成的小米汽车工厂无疑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在这里,中国第一家手机企业的自主造车梦想即将完成。

500

小米汽车工厂,刺猬公社拍摄

2023年11月15日,工信部公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其中,“小米牌纯电动汽车”赫然在列。根据文件信息,小米汽车的产品商标为“小米牌”,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在宣布造车超过两年半之后,小米汽车终于来到了大众视野中。

小米汽车共有两个产品型号公示,公告详细披露了小米汽车的照片以及性能信息,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将命名为SU7,两款车型都属于中大型轿车级别,在不少网友看来,小米汽车酷似保时捷Taycan,颇有高端轿跑的气质。

500

小米SU7,图源工信部官网

消息一经披露,小米汽车迅速登上微博等多个平台的热搜榜,15日下午,小米集团CEO雷军发布微博,称“人车家全生态,我心更澎湃”,同时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问世。在万众瞩目中,小米汽车走向现实,新的故事即将开始。

作为一个资深米粉,带着对小米汽车的好奇,我来到了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工厂。意料之外,我还与小米汽车来了一场近距离“邂逅”。

500

当小米汽车行驶在路上

“没有故事的人,不配去北京马驹桥。”

行驶在南六环上,我们即将穿过大名鼎鼎的马驹桥,这里是全北京最大的零工市场之一。相比于五环里的人声鼎沸,高楼林立,这里已经是北京的城乡交界处,无论是道路规划还是城市建设,都没有了一线大城市的风貌。再向南行驶两公里,就是小米汽车工厂。

这里比想象中要“荒凉”许多。工厂的北面是合创产业中心,几栋大楼耸立于此,但实际入驻的公司似乎并不多,在周围看不到什么人烟。

500

合创产业中心,刺猬公社拍摄

工厂一侧则几乎没有什么高楼,大片大片的空地环绕在整个工厂周围,基本都长满了荒草,有些地方还堆着建筑材料,附近道路不时有大型货车驶过,这里显然还处在建设之中。

500

小米汽车工厂周围的荒地,刺猬公社拍摄

最热闹的是小米汽车工厂的北门。在园区面前的道路两侧,停靠着几十辆车,还有几排电动车,他们的车主或许就是小米汽车工厂的员工们,园区里的停车场里也几乎停满了车,园区围栏到车间中间则是一大片空地,这里没有停靠任何车辆,也几乎没有建筑,可以一望无际地远眺五号总装车间。根据网上披露的信息,这里是商品车的停放区,或许小米汽车就是在这里完成了最初的行驶测试。

500

小米汽车工厂北门及五号总装车间,刺猬公社拍摄

在地图软件上,小米汽车工厂还标注着“建设中”的字样。2022年4月,小米汽车工厂一期正式启动建设,并在建设十个月后正式竣工。工厂一期总占地约72万平方米,总共包括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个车间,两栋大楼。北门正对着的,正是面积最大的五号总装车间,在工厂的东侧,能够看到标有小米logo的办公楼和实验楼,在工厂的南侧则是一号车间,能够清晰地看到车间外层的字样“压铸车间”。

500

一号压铸车间,刺猬公社拍摄

整个工厂北门的来往行人并不多,但却配备了接近十个保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车间还是办公楼,外墙上硕大的小米logo蒙上了一层灰布,就在不久前,这款由原研哉设计标志性logo还并未进行遮盖,或许是因为小米想要更“低调”一点。

500

10月21日logo还未遮盖的小米汽车工厂,刺猬公社拍摄

在北门外停留没多久,一辆涂装着迷彩的汽车驶进了总装车间前的空地,我立马打开手机摄像头,拉近距离。从整辆车的外形与前挡风玻璃上的激光雷达判断,这正是小米汽车,我们终于亲眼看到了这款还未上市就掀起热议的明星产品。

500

尽管包裹地严严实实,但还是能感觉到小米汽车的“气质”:整体车身比较修长,低趴溜背造型,流线型的整体设计,让全车有一种轿跑的感觉,向车头两侧延展的三角形大灯开着,更显现出了C级车的“气势”。但不得不说,跟网上的讨论一样,小米汽车实车确实跟保时捷Taycan有几分相像。

500

对比工信部网站上的公示照和数据,小米汽车长4997mm,宽1963mm,高1455mm,轴距3000mm,妥妥的C级车配置,实地亲眼看到后,确实能感觉出小米汽车的“高端化”路线,整车的外形设计质感确实比较高级,不同于小米手机一开始的“普惠”路线,雷军要让“年轻人的第一款新能源车”把排面拉满。

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小米汽车的颜值,这台小米汽车似乎要驶出园区,我们抓紧上车,准备跟小米汽车来个近距离接触。没过一会儿,两辆布满涂装的小米汽车依次驶出园区,左拐上道。附近道路车辆不多,人烟也非常稀少,确实很适合“练车”,这两辆车或许就是在做道路测试。

500

我们也跟小米汽车来了一场“擦肩而过”。两辆车的副驾都坐上了乘客,能够看到第二辆车的座椅内饰是大红色的,让整车更具“轿跑”气质,这台车的轮毂还搭配了黄色的Brembo卡钳,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保时米”这个绰号。

500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消息,小米汽车SU7不仅有普通、Pro、Max三个版本,还能在后视镜款式、挡风玻璃款式、天幕玻璃款式、后风窗玻璃、轮毂、卡钳颜色等多个部位选择不同配置。第二台车明显就是选配版,整车的颜值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500

小米汽车选配部分,图源工信部官网

开上马路,两辆车的速度并不快,行驶姿态比较平稳,但运动感很强,一前一后行驶在道路上。这时我也发现,第一台车似乎是“普通版”,前挡风玻璃到天幕的衔接非常光滑,没有看到明显的激光雷达,第二辆挡风玻璃顶部的激光雷达则非常明显,但相比市面上的一些“友商”,小米汽车激光雷达并不算“突兀”,凸起并不大,线条也比较柔和,搭配天幕玻璃,或许并不会太过明显。

行驶了几百米,我们终于在一个路口红灯结束时浅浅的感受了一下小米汽车的加速,虽然两台车都没有把油门“踩到底”,但整体加速的姿态还是非常漂亮的,我们就这样看着它们渐行渐远,直到看不到还算漂亮的贯穿式尾灯。

500

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小米汽车单电机版本搭载了联合汽车电子220kw电机,最高速度为210km/h,双电机版本则搭配了汇川动力的220kw/275kw双电机,最高车速可以达到265km/h。有消息爆料称,小米汽车零百速度不到三秒。这个消息或许是真的,毕竟运动感摆在那里。

遗憾的是,没能亲眼看到小米汽车的智能座舱及内饰,也没能感受到比亚迪弗迪和宁德时代的电池续航,但亲眼目睹小米汽车奔驰在道路上,已经让这趟探访不虚此行。

我们再度调转方向,重新从小米汽车工厂前驶过,远远眺望着庞大的总装车间,在未来的一年里,这将为小米生产十五万台小米汽车,并将在几个月后正式走向市场。作为全中国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自主造车的手机厂商,小米正走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道路上,价格、定位、用户需求,在吐槽与调侃之余,雷军和小米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在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第一风口即将结束的今天,小米汽车经历了什么样努力,又将面临何种命运?

500

拼搏九百天,小米造车迎来大考

2021年3月30日,小米春季发布会的演讲台上,雷军踱着步,背后屏幕上写着几行字“电动汽车,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在那场发布会上,他终于公布了小米造车的消息,在手机、智能家居等领域布局多年的小米集团,终于进军汽车制造行业,消息一经发布,便震动了当时的科技圈。不同于发布手机时的谈笑风生,在宣布造车时,雷军显得踌躇满志。

500

这确实是他创业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金山软件、小米手机的成功历历在目,但造车是另一个难度级别的创业。自新能源浪潮涌起之后,全中国诞生了近五百家新能源造车相关企业,然而时间来到2023年,国内正常经营的新势力车企仅剩50家左右,十分之一的存活率,威马、爱驰等车企的失败就是例证。

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小米的“家底”自不必说,就在小米手机还饱受“代工”“组装”争议之时,雷军就决定10年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人民币,直接全资造车,自主建厂,短期内不考虑融资。对于国内的科技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种“all in”。

500

目前国内外入局新能源车领域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特斯拉、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车企,早早入局,尽管从零开始但拥有时间尺度上的优势,在用户和技术积累和市场占有率上有着不小的优势;第二种则是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他们自身拥有悠久的造车经验,在造车资质、造车技术上积累深厚,新能源是它们未来选定的发展道路,这一类车企往往能在价格、车型上有所优势,同时能够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合资的方式推出新品牌。

第三类则是小米一类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相对于前两者来说,互联网企业或许在移动终端、网络服务上有所优势,但对于缺乏造车经验、造车资质、消费者认知的他们来说,直接造车的可能性并不大。强如华为的问界、阿维塔、智界,也是在与东风塞力斯、长安、宁德时代、吉利等汽车企业的合作基础之下才能大放异彩。

正如雷军所说,小米造车,必将成为他创业生涯中最重大的一次创业项目,他将押上自己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更何况,小米入局的时机并不算好,2021年,尽管新能源车行业仍旧发展地如火如荼,但最后的窗口期无疑已经来到末尾,这在2023年则更加明显。

但雷军并不是“造车小白”,他是小鹏和蔚来的投资人之一,从某种角度来讲,他很懂造车里面的门道,也认识到了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考虑是否造车的初期,雷军的选择偏向否定。但就在那场演讲上,雷军也道出了必须造车的原因:在经历了美国制裁、手机行业内卷之后,他和团队深刻认识到,造车必将成为小米未来的选择。

500

一方面竞争对手纷纷入局造车,小米如果不想成为下一个“诺基亚”,自然不能落后;另一方面,小米手机以及小米智能生态的成功建立,也能为小米汽车带来宝贵的生态优势;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小米赌得起。

正式宣布造车后,在个人层面,雷军将造车作为最重要的工作重心之一,每天接受小米汽车七位高管的直接汇报,2021年9月小米汽车团队扩充到了17人,小米汽车背后还吸引了来自宝马、五菱、北汽、吉利等多位知名车企的造车大佬。

雷军本人也加紧了自己对于造车的了解,不仅试驾了各种车型,走访了多家造车企业,还阅读了大量造车相关的书籍传记,小米汽车公示后网上广为流行的“雷军读保时捷”截图的那条微博,正是在此期间发布的。

500

小米也不断加紧造车进度。团队基本确立后,2021年9月,小米汽车完成了工商注册,随即开始了汽车工厂的建设工作,时间到2021年底,小米决定将生产基地落户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组建了近500人规模的算法团队,以建设小米汽车的智能生态。

2022年4月,小米汽车工厂正式启动建设,在此期间,小米加紧了研发的脚步。2022年8月,雷军首次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小米造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整个2022年,小米申请了超过400项汽车相关的专利,包含自动驾驶、汽车充电、动力、智能座舱等多个造车领域。与此同时,小米也开始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入局造车领域的上下游,深动科技,图达通、蜂巢能源等十几家企业被列入小米版图。

500

2023年,小米的动作更快了。3月,雷军在此公布进展,称总体进展超预期,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已经完成了冬季夏季测试。6月小米汽车工厂正式竣工,造车只在顷刻之间,8月,小米汽车拿到造车资质的消息披露,小米汽车终于进入试生产环节。

500

如今,小米汽车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距离正式宣布造车,刚好过去了两年半,九百多天的赶考,小米汽车即将迎来量产。

还记得2021年3月30日的那个激情澎湃的晚上,在雷军正式宣布造车之时,关注者们同样激情澎湃,直播弹幕满满的都是“干翻特斯拉”,艰难的前夜已经走过,小米汽车的黎明真的到来了吗?

500

小米,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吗?

小米汽车公示照曝光后,讨论最多的无疑是价格。

尽管“保时米”等调侃不绝于耳,但对于市场来说,价格及定位是真正决定小米造车能否成功的一环,毕竟小米作为国内科技企业知名的“性价比”玩家,曾经凭借平价手机横扫整个手机市场,物美价廉已经成为这家企业的代名词之一。

问题在于,小米汽车显得太过“高端”了,无论是“保时捷味儿”十足的外形,还是C级车的定位,都似乎显示了“199999交个朋友”的不现实。

正式“亮相”后,有媒体猜测小米汽车定价应该在25至35万之间,与问界、小鹏、比亚迪王朝、智界等产品对垒;也有消息称第一款小米汽车SU7将走中高端路线,定价在30到40万区间,与蔚来、阿维塔等车企同场竞技。

无论如何猜测,25万以上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但这个价格区间无疑已经不属于“年轻人第一台车”的行列。或许是出于手机多年冲击高端未成的经验,雷军将造车的初始方向放在了中高端定位,或许将有利于未来汽车品牌的建设,但很有可能会让年轻的“米粉”们失望。

500

但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小米汽车的整体性能走的就是高端电车路线,无论是C级车定位、还是轿跑外形、以及高配版800V高压平台、265km/h的极限速度,整体定位确实已经直逼保时捷Taycan,如果能在价格上保持在30万左右,确实是相当具有性价比的选择,“年轻人的第一台帕拉梅拉”不是梦。

简而言之,同样是做中高端轿跑,小米SU7将在配置和性能上对标特斯拉Model S和保时捷Taycan,但在价格上对垒的却是蔚来、智界、极氪。同样是走性价比路线,但小米走的是“高端产品性价比”。

500

保时捷Taycan,图源网易汽车

小米面对的市场情况无疑是严峻的。一方面,新能源车的窗口期已过,此时已经不是入局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在消费政策还是市场占有上都缺乏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前有特斯拉、蔚小理、极氪、比亚迪,后有华为、百度,对手众多。光是2023年,华为就发布了问界、阿维塔、智界三个品牌,市场在越来越小,通过智驾等能否建立产品优势需要打一个问号。

但小米同样有着自己的底气,除了雄厚的集团资本外,小米在用户培养、智能生态系统、营销体系等领域都有着不小的优势。

在用户培养方面,从小米1时代建立起的“米粉信仰”自不必说,通过小米家居、小米智能产品建立起来的用户生态更值得关注,在过去十年的积累之下,小米用户已经养成了独特的消费习惯,汽车则是小米全链路中的重要一环。

而在生态领域,伴随澎湃OS的发布,小米生态系统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雷军也曾在发布会上表示,小米未来的目标是“人车家全生态”,当小米手机、小米数码产品与米家智能、小米汽车能够实现全方位联动,这种全生态的便捷性、体验感必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试问,有哪个米粉能拒绝“小爱同学开启智驾”的诱惑呢?

500

另一部分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营销渠道上,小米几乎不需要发愁。无论是流量极大的雷军,还是小米一直拥有高讨论度,在宣传上小米汽车并不需要发愁;而在线下渠道,几千家小米门店也能为汽车的展示销售提供便利。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的全资模式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影响。在宣布造车初期,雷军就决定小米全资运营汽车公司,这种做法一能够避免外界资本影响小米汽车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品牌建设上,小米汽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华为、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为例,问界、阿维塔、智界、极越等品牌都面临着一定的品牌建设问题,普通消费者缺乏对于汽车市场的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营销过程中原生企业声量发挥作用需要时间,同时也会降低对于品牌的信任度。而小米则会减少这部分投入,“北京小米”不仅直接展现了品牌背后的基因,还能通过小米集团本身为产品背书。

当然,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落回产品本身,只有小米汽车足够好,性价比足够高,才能在这个卷到极致的新能源车领域杀出一条血路。这一切我们仍需要耐心等待,等待小米汽车正式发布的时刻。

想必那时,很多米粉都会回想起2011年的那场发布会:当雷军按下遥控器,身后的“1999元”落下的那一刻,全场呐喊震天。此后十年,手机圈风云变化,历经千辛万苦的小米终成全世界一流的手机厂商,小米汽车会迎来这样一个时刻,和同样波澜壮阔的十年吗?或许所有人都在期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