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土著人均好几套房?

讲个很有趣的事情,北京上海本地人对本地房地产市场的误解到底是怎么来的?今天我打开微博看评论,就有北京的网友在那边和人争论,讲北京本地人多数都有两三套房,后来再改口说是老年人有两三套房。这个印象当然是错的。像北京上海之前严控户籍的时候就有住房自有率的统计,多数家庭就是一套房。相当数量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没遇到福利分房,产权不明晰的,甚至只有一套公房自己住。有多套房的绝对是少数。

为什么本地人的印象会和现实差那么多?这还不是因为接触的圈子太本地。像老北京人很多聚集在西二环的,最近几年才开始要把他们拆迁往外送,很多这类人连房子产权都没有。如果是这类人,肯定不会有大家都有多套房的概念。

我觉得问题在购房时间点上。多数本地人一辈子可能就是买一两套房,他们只在自己买房的时候关注房价,所以很少会关注北京上海那条变态的房价增长曲线,媒体上也很少提,因为我们用算法误导了大众,让你觉得房价没涨那么剧烈。

其实选个参照物,比如北京中低端房产的典型就是回龙观。03年的时候它的房价大概是3000一平米,接下去它的年平均增速是20%,一路涨了15年,涨到18年房价就超过了4万5每平。

这样的涨幅下,普通靠工资攒钱的人,是根本没有机会跟上房价的。开始几年没跟上,就是一辈子买不起。要是运气不好没碰到福利分房分到好的房子,那么到现在都没房也很正常。

你想想,03年开始,年均20%的增速,那个时候又正好刚走出下岗潮,大家都不敢借钱,错过了开始几年的北京上海本地普通人,怎么可能有多套房呢?

大家日常聊聊天,怎么说都没问题。这里面比较容易出事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相亲。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案例。女孩子相亲找了个北京部委的土著公务员,男方父母也都是公务员。所以她一开始就出于印象认为男方肯定是买得起房的。所以是双方交往到一定时间已经开始谈婚论嫁的时候才谈到房子。这个时候男方和他讲家里就一套房,确实没能力买房要等将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分房子的时候她就觉得男方在耍她,是故意找理由分手。

其实你了解了上面这条增速曲线就能明白这男方没骗他。父母就是普通公务员,就开始的时候分了套房子,一直住着。北京公务员工资收入整体一直都不高,攒钱没跟上房子增速,家里哪怕是男孩想买也买不起房子。尤其是部委工作的地方差点的婚房500万总要。家里没有多的房子200万首付拿不出来很正常的。

200万靠工资攒,你要攒多久?

房子这东西大家认知差距很大的。但是市场就在那里,你自己仔细查查对比下,很多问题是一目了然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