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科学,只有技术,中国的科学没有形成体系和方法论?

【本文由“eagle”推荐,来自《中国古代科技真的世界领先吗?答案出乎意料 | 袁岚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直以来说中国没有科学,只有技术,中国的科学没有形成体系和方法论,什么是科学体系和方法论呢,一般来说跳不出大量实践,试错,归纳总结,再投入实践验证,最后上升为普遍使用的经验教训,最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记录下来。

本来说在科学技术领域,学习社科的学生按理说不太有资格发表意见,不过呢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提出几个基于历史事实的思考。

第一,首先中国在古代历史中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化都是繁荣的,文明是进步的,即使是对比所谓古代希腊,罗马,及阿拉伯地区,中国的科学技术也不能说落后对吧,这是横向比较,纵向上说,汉朝的生产力远高于秦朝,而唐宋更是远高于秦汉,明清中国的各项技术在唐宋的基础上又获得了进步。袁老师认为中国古代一直以实用技术为主,我们没有成体系的科学去支撑我们的社会发展,那我们的先辈们是怎么做到和有科学体系支撑的文明一较高下的呢?我们又是如何实现在原有技术上不断迭代,进步呢?这难道不是比我们为什么没有科学体系,只有实用技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吗?

第二,中国科学在历史记载中的发展脉络是相当清晰的,就拿炼铁一项科技来说明,中国所呈现出的冶炼技术是有考古和史料相互佐证的,不多不少,不快不慢,我们每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如何,我们冶炼的生产工具就是如何,我们同时期冶炼出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就是如何,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冶炼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到精密的一个发展过程,在纵跨3000年甚至更久的中国历史中,如果我们是只有实用技术,而没有理论和体系,那么支撑中国古代匠人不断去深化自己技术的基础是什么呢?又是什么保证了,在战乱频仍,灾祸不断的中国历史上,我们的祖先能够相对完整的继承很多技术成果,并且得以发扬下去呢?如果只是靠一时兴起的实用技术发明,靠口口相传去继承技术经验和教训,在纵跨千年的历史里,我们的前辈能保留这么多技术成果至今吗?我感觉不能,因为西方中世纪已经用历史向我们证明了,哪怕仅仅是两三百年的愚昧,就可能让这个文明的成果消失殆尽,只能通过别家的记载去搞自己的复兴。

第三,科学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说中国没有成体系的科学理论,那自然科学尚且用西方的标准可以这么结论,那社会科学呢?从哲学,军事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甚至是经济学,社会学,中国的社会科学发展脉络同样是清晰的,那这又引申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中国人搞社会科学我们就有体系,为什么我们搞自然科学就是实用主义,为什么社科我们喜欢实践,试错,总结归纳再实践验证,而日常生活里与我们祖先可能更密切的自然科学,我们却是得过且过?难道我们中国人天生大脑就只有一半,且性格偏执吗?要知道在中国的大地上,古往今来能让我们得过且过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充满战乱,灾害,疫病,人祸的中国历史,受制于我们并不太好的地缘环境,中国人真的无法得过且过,甚至要拼命的才能去活着,我们现在得出的种种历史经验,是不是太过草率和表面,而忽视了基本的逻辑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