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印度的表现不是和他们“和稀泥”

果不其然又看到了“要重视印度啊”这样的言论。

“重视印度啊”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毕竟印度独立比我们建国甚至还早呢是吧。

重视对手,或者重视朋友都是重视,问题是重视带来的行为趋势。

是因为重视印度,所以我们要搞好和印度的关系,要在从“面子”到“里子”的问题上都向印度退让吗?还是说,因为重视印度所以我们要尽快将印度扼杀在摇篮里,打进新德里,把印度变成二十个互相敌对的城邦?或者干脆取代英国人充当印度地区的殖民者?

显然这些都是荒谬的。

重视一个国家和地区,就应该真正的了解和理解,了解他们的真实现状,不吹不黑,理解他们的行为逻辑,拒绝任何神话和臆测。

近几年来为什么我国南亚研究领域有一些年轻专家突然间成长起来了?为什么有些“传统”的印度“研究者”们“重视印度”的话语好像失去了“魔力”?

既不是因为网络上大家看到了恒河有多脏,也不是因为网络上盛传印度斯坦飞机摔了多少。恰恰是因为我们确确实实的有一批学者通过各种渠道,把真实的印度信息搞清楚了一点,不仅是学者,还有各种其他民间渠道。

可以说有了这个切实了解印度的基础在,什么西方人对印度的吹捧,什么印度的赢学,对于我们来说都失去意义了。当然我们很多学者由于某种学术路线的依赖性吧,喜欢和西方学者们得出相同的结论,——我们都知道印度人在忽悠西方人这一块是很强的, 你跟着他们一块去研究印度的PPT,当然得到的结论也是印度一定强,印度无敌了。那印度这么强, 这么无敌,我们是不是应该重视啊,是啊!不仅要重视,而且要给他们让利啊,要搞好和他们的关系啊!

这些话吧,其实恰恰是中国的决策者们先烦了,不然为什么客观的南亚研究者们这几年肉眼可见的地位上升了呢?

然后才是网民们开始狂欢,这其实已经是某种“向下渗透”了。

当然中国应该重视印度,但既不是说我们连垃圾都不能卖给印度,也不是说我们要害怕印度。恰恰是要认清印度,它的实力就那样,它的野心就那样,它的行为模式就那样——其实如果以我们唯物主义的视角去衡量印度,印度并不是一个什么深刻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实质极其浅薄,在中国这样的国家眼里就是一眼看到底。其实其他大国对印度也一样一眼看到底,只不过人家出于自己的目的要给印度套上一些光环罢了。

从我们对应印度的行为角度来说,其实这几年大家会发现中国在边境问题和与印度周边国家合作问题上是越来越主动了,因为印度是一个“没有条件也要上”(直接跳过创造条件这一步)的国家,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极其简单的,那就是你不揍我就是害怕我,所以我就要来揍你。但若是你揍了他,他就太平了,顶多回家开始精神胜利法。

印度旁边有个中国是他们的福气,恰恰因为中国还把印度视为“有些坏习惯的第三世界穷兄弟”,而且自己还有精神洁癖,觉得直接一拳打在印度脸上,你敢小声BB就再来一拳,这样的做法太不地道,太帝国主义。

但近年来我们搞清楚了,印度不是第三世界穷兄弟,人家从来没这么觉得过,人家觉得自己是帝国主义——哦,那一旦我们认定了你是帝国主义,那我们的行为方式可就变了。

讲真,认定你是帝国主义,是我们最大的重视。

印度以前一直觉得“中国为什么不重视印度,看不起我们那!”

好的,我们现在看得起他们了,我们认定他们是帝国主义了,要用对付帝国主义的办法来对付他们了。

你自找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