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119%!京东医药,一季度盈利13亿
随着创新药行业的估值开始修复,医药电商、医院行业也开始逐步走出低谷。
医药行业作为过去几年“最惨”的行业之一,板块轮动之下,行业的估值有望整体实现修复,由于细分行业的逻辑略有差异,因此医药电商行业业绩有望率先复苏。
5月13日,医药电商龙头企业京东健康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财报显示,Q1京东健康实现收入166.45亿,同比增长25.5%;经营盈利10.71亿元,同比暴增119.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为13.08亿元,同比增长73.4%。
京东健康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健康在线上首发多款创新药品,包括辉瑞旗下的泰泽纳,Esteve旗下的利舒仁,银诺医药旗下怡诺轻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京东健康还表示,第一季度京东健康在医疗AI领域取得了多项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京东健康发布的“AI京医”产品体系,已实现线上多场景应用,还能为医生提供智能诊疗辅助和科研支持;2月,京东健康发布的“京医千询”的医疗开源大模型,成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的垂类大模型。
京东健康称,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已有超80%的医生问诊单使用了AI服务,AI营养师的服务满意度达91%。
从京东健康的业绩来看,高速增长的净利润表明该企业已经进入“收获期”,业绩未来也将持续兑现。
从京东健康以及阿里健康等头部医药电商企业的表现来看,医药电商行业已经走出了低谷,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开始兑现,但是估值并未完全修复。相比较于中药以及创新药行业,医药电商、医院以及医疗器械等行业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侃见财经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民健康意识觉醒,未来大健康产业的前景依旧广阔。且随着医药电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该行业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卖药的平台,作为医疗服务+医药零售+AI等多重驱动的行业,目前医药电商行业被明显低估。
另外,从京东健康的财报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行业在存量博弈阶段,利润的兑现将尤为重要。
财报显示,2023年至2024年,京东健康分别实现营收为535.30亿元、581.60亿,但归母净利润则从21.42亿元暴增至41.62亿。营收放缓净利润暴增,已成为行业的共性,阿里健康的财报也证明了这一点,财报显示2023年至2024年,阿里健康营收为267.63亿元、270.27亿元,但净利润则从5.36亿元暴增至8.83亿元。由此可见,随着医药电商行业的头部企业正开始由规模转向盈利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当下医药电商行业早已不是单纯卖药的平台,例如京东健康在医疗健康服务、专病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最初的医药零售起步,现阶段京东健康已具备提供“商品+服务”的全场景、全流程健康解决方案的能力。
侃见财经认为,作为行业领先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企业,京东健康以医药和健康产品供应链为核心,以医疗服务为抓手,不断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且随着京医千询大模型发布,京东健康有望借助AI不断巩固“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优势,塑造医检药闭环的产品生态,带来长期价值重估。
当下,市场对于医药电商行业还停留在此前的固有印象之中,行业的估值还未完全体现出企业的价值,且自2020年以来,该行业龙头企业跌幅都比较巨大,京东健康跌幅超过74%,阿里健康跌幅超过了81%……
我们认为,随着业绩的逐步放量,行业的估值将会得到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