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自我克制”是一个错误

5.7空战巴基斯坦取得了对印度空军碾压式的优势,在5月8日巴基斯坦政府发布会上,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宣称巴基斯坦在空战中可以击落15架印度战机,但是出于自我克制仅仅击落5架战机。 我认为巴基斯坦这个“自我克制”是一个错误,以下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巴基斯坦官方的公布的信息,是基于巴基斯坦当时是可以击落15架战机为基础的。

巴基斯坦的“自我克制”从军事上和政治两个层面的决定都是错误的。

首先是军事上这个决策过于保守了。所有的军人和军迷都知道一个现代战争的原则“首战即决战”,这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律。为什么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首战即决战”?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现代化武器是非常昂贵和复杂的机器,它的研制和生产都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周期,而且由于高技术武器的高度复杂性,所以掌控这些武器的军人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所以高技术战争中的武器和军人都靠和平时期积累,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已避免战争拖延导致大量兵器和军人损失造成军队战斗力大幅度下降。第二个原因是战争迷雾导致初战时战争的双方对于战争的规律,对手的作战能力和武器性能甚至自己的实际作战能力都处于“迷雾‘中,这种情况就容易产生战争的“袭击”效果,而战争中的袭击是作战效率最高的作战形式,它可以以比较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作战成果。像这次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就对印度形成了战争“突袭”,巴基斯坦引入中国作战体系从而形成对印度空军碾压式优势。

从决战的角度看巴基斯坦的“自我克制”的决定就看出了这个决策的错误。什么是决战?那就是彻底击败敌人的作战行动。而在决战中“自我克制”放走敌人是什么鬼?试想大决战中的“辽沈战役”101放走廖耀湘兵团,淮河战役中粟裕放杜聿明集团逃出生天算怎么回事?任何军事理论中都有“乘胜追击”的军事原则,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就明确会战的战果绝大部分是在追击中取得的,因为溃逃中的敌人将丧失大部分的抵抗能力。朱可夫说过“撤退的战斗是最困难的战斗”,一般的军队的撤退在遭到敌军的压力时会逐步变成溃退,然后就是逃跑,而背对敌军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中也强调连续作战,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胜利带来的有利态势和对敌人的震撼持续打击敌人,扩张战果。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红军利用初战的胜利连续作战,在半个月时间里5战5捷,横扫700里,歼敌3万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而巴基斯坦在5.7空战中能够击落15架印军战机而仅仅击落5架从军事角度看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是在获得战争奇袭条件下主动放弃了扩张战果的决策,而这种决策对后续的作战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如果当时击落15架印度战机,这就是当天印度出动战机的20%,这就极大地消弱了印度空军力量,造成更有利的战争态势。本来巴基斯坦空军兵力就处于劣势,这样印度空军可以选择多个方向向巴基斯坦发起空中战役,如果击落15架印度战机就极大地降低了印度空战出动数量,给巴基斯坦创造更大的作战机动空间,创造更大的空军优势。

从政治角度看这个“自我克制”也是错误的。

这要从印巴两国态势说起。印巴之间印强巴弱是一个事实,印巴之间的冲突也必然是要谈判解决而不可能通过巴基斯坦消灭印度或者印度消灭巴基斯坦(印度是有这个野望的)来实现。那么作为弱势一方的巴基斯坦怎么才能与印度进行平等的谈判并且在谈判桌上维护自己的利益?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别想从谈判桌上得到”。那么巴基斯坦要想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就必须在战场上击败印度从而形成战略态势的均衡才能实现战略目标。所以从政治的角度巴基斯坦从战场上获得最大的胜利是促成和平谈判并且维护国家利益最有效的手段。这里引用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对国民党的博弈策略。如果他们要打,就把他们彻底消灭。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很多,舒服很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中国的问题是复杂的,我们的脑子也要复杂一点。人家打来了,我们就打,打是为了争取和平“。这是教员在取进行重庆谈判时对全党全军提出的战略方针,为了争取和平就必须在战场上消灭敌人。这就是战略的辩证法,这就是政治的辩证法。5.7空战之后印度并没有因为巴基斯坦的“自我克制”而停止战争,而是使用大量的导弹和无人机发起报复性攻击,是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把战火烧到印度境内,打击了印度的空军基地,导弹仓库,特别是摧毁了S400防空导弹,剥夺了印度的防空战力,这才让印度人清醒了一点,愿意停火。

至于有人担心印度在遭受惨重失败之后会“狗急跳墙”扩大为全面战争,这种分析是错误的,因为印度是否扩大战争取决于战场态势,在战场态势有利的情况下他必然要扩大战争对巴基斯坦施加压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战场态势不利,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印度即便是想扩大战争也难以进行,因为没有制空权,印度优势的陆军完全无法进行战役级别的行动,因为陆军要发动进攻行动需要进行集结,开进和展开,陆军的行动速度是很慢的,这些行动都在敌方的监视之下,没有制空权就是待宰羔羊。所以即便是莫迪政府想发动地面战争,印度陆军的将领们也不会接受命令,因为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一印度获得制空权为前提的。即便是印度陆军头铁,敢于顶着巴基斯坦空中打击发起地面进攻,其结果也必然是惨遭失败。因为失败是会导致失败主义,而失败主义是会传染的。当陆军看到空中敌机肆无忌惮地攻击,自己完全没有保护其士气会迅速崩溃,进而导致军队丧失战斗的勇气。告知陆军敌人掌握制空权则陆军绝对不会接受进攻命令,而用谎言掩盖空军的失败则会在战争中引发士气崩溃造成军事上的全面失败。所以如果巴基斯坦在5.7空战中全力歼灭印度空军会给巴基斯坦造成极为有利的战场态势,进而促进印度接受和平条件。

取得此次战争胜利对于巴基斯坦是有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因为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遭到耻辱性的失败后就一直笼罩在失败主义的阴影下,5.7空战巴基斯坦不敢扩大战果也是这种失败主义阴影的影响。印度长期利用这种阴影欺压巴基斯坦。这张胜利让巴基斯坦一雪前耻,打了一个翻身仗。这场胜利会带来连锁的影响,第一就是巴基斯坦重建信心,国家和人一样没有信心是办不成事的,因为失败主义导致巴基斯坦经济长期走不出贫困的泥淖。第二是让中央政府获得权威,战争胜利给国家带来信心,给中央政府带来权威。巴基斯坦还是一个带有部落政治和封建政治的传统国家,他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要进行社会和经济改造,而社会与经济改造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而战争胜利带给中央政府以更大的合法性和更大的权威,能凝聚国家意志有利于推动社会改造和经济现代化。

这次胜利说明巴基斯坦是有能力进行现代经济和现代工业的,中国提供巴基斯坦的是一个高度先进高度复杂的数字化作战系统,巴基斯坦空军可以独立运用这个系统于战争并取得压倒性胜利,这就说明巴基斯坦具有管理信息化企业和经济的能力,他们如果建立起信心就能够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中式体系的胜利会让巴基斯坦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的建议产生信心,这不但能让巴基斯坦军事上强大起来,更利于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

在巴基斯坦军队取得胜利之后,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会获得飞跃式提升,后面转向消灭国内的恐怖主义组织就易如反掌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