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之险,不过如此

应去年网友之约,前几天上了华山。

下午2:30分到游客中心,还没停好车,就有中心服务人员来招呼,问是坐揽车,还是徒步攀登。

我问他坐揽车怎么讲,徒步怎么讲。他向我介绍了一大堆坐揽车上山的注意事项以及价格方面的问题。讲真,也许潜意识就没考虑坐揽车上山,所以听得我云里雾里,最后只好敷衍道:我就想徒步登山。他明显流露出失落的样子,但又不失礼貌地告诉我,如果徒步那就去前面1号停车场处,坐绿色大巴,摆渡去玉泉院,那里是徒步登山入口。

不得不说,华山游客中心的服务人员还是挺可爱的。即使没有揽到生意,虽然明显失望,但也不失礼貌和分寸。这就是所谓的专业素养或者叫素质吧。为华山游客中心点个赞,一开始,就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

一、华山是道家修炼场所

坐上游客中心的大巴,在华阴市里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到玉泉院门前广场,车停,人下。

首先看到的竟是偌大一个道人的卧像,看介绍,是陈抟老祖。猛然想起,这华山就是陈抟老祖修炼的地方。当年这老头儿与还没登基的赵匡胤下棋,连赢三盘,不仅赢光了老赵携带的全部财产,还把华山给赢了。想来这俩人都挺有意思。下棋赌输赢,没钱了还下,竟拿华山作赌注——难道这陈抟老儿知道将来的天下就是老赵的么?那老赵也够厚脸皮,拿着不是自己的东西去赌,他哪里想到竟输了这么大一块地方呢。当年史实究竟如何,后人只有附会臆测,一个是能掐指会算的仙人,一个是潜龙在渊的真命天子,二人游戏,自是一段佳话。

广场上,人不多,卖旅游纪念品的小贩倒不少。一位年纪六旬开外的老者,离多远向我招手,示意我去他那里坐会儿。鬼使神差,我竟听他的,乖乖地坐在了他的面前,听他一顿开讲,觉得讲得还算准,竟又乖乖地掏出一张毛爷爷给他。他还不满意,说,出门在外,讲个六六大顺,给一百六十六吧。我说,你说了这么多,根本没说到我最关心最在意的是什么,如果你说准了,我肯定不等你说,就会给你的。他无语,又想向推荐他带的什么法器之类的,我一概谢绝,没再听他忽悠。

再往上走,路边坐小马扎吃这碗儿饭的人还真不少。由于已经花了一张冤枉钱,对此免疫,正眼也不瞧了。

晚上,到北峰山顶,才记起今天一大早,我那在村里种地的老三给我发的短信:大哥,给你说句话:出门在外,不要做好人,别可怜任何人。骗子防不胜防。结果,你说我这是受骗了呢,还是受骗了呢?我只好自我安慰,这辈子遇到了,那就算还上辈子欠人家的债吧。

二、通往华山的路,真长

从玉泉院往华山门管理站,有很长一段距离。到检查站时,我才购登山门票。票价160.当我购完票,打算进去时,检票员却要求我把手中的竹杖留下。问为什么,说是怕病虫害,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这我可不干!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是从国外带来的呢。外来物种,不特指境外来客么,怎么河南到陕西,也算外业物种了?检票员说,那没办法,这是我们这儿的规定,您也别难为我。我也是照章办事。没办法,矫情了半天,胳膊拧不过腿,只好放弃,把我心爱的竹杖就寄存在那里吧。说是寄存,我心里明镜似的,也就等于丢弃了。我可怜的竹杖,我可怜的登山伴侣,还没有上山,竟要半途分手,此情何堪啊!等我空手走到半山腰儿,终于忍不住,还是花了三十五块钱,买了一根“华山留念”不知什么材质的登山杖,继续向前了。

路上很静,没什么人。过了检票站,走了二三里路时,才遇到一群搭伙登山的游客,他们大部分都比我年轻,三十来岁的样子,有一对中年夫妇,年龄也不过四十多岁,但明显那女士已经露出体力不支的苗头,连小包都要让他先生替她拿了。我暗想,这才哪到哪儿,恐怕登到山顶,要悬了。果然,在此后的登山过程中,再没遇到他们。

倒是有两位年轻小伙子,与我不前不后的伴行。有时我在前,有时他们在前,相距几百米的样子吧,终于在过百尺峡的时候,他们追上我,走到前头去了。问他们,说是从青岛坐飞机来的。我由衷的感叹,还是年轻好啊!年轻人有活力,没那么多羁绊,结伴而行,也少了旅途的寂寞。

此外,直到上了百尺峡前,再没碰上任何人。如果不是知道有那两个小伙子在我前后,我真的就觉得太孤单了。不由得就想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与去年登泰山时,那摩肩接踵的登山队伍相比,真是渊天之别了。不过也可以解释:去年登泰山,正值暑假,而此时登华山,则是暮春时节。季节不同,登山人数不同,也很自然啊!

一路上,无非刻石,楹联,细较去,挺有意思。有一幅刻在路面台阶两侧的对联,我还特意记下了。上联:朱※ (弦)只拨秦宫怨,下联:芳径空归月夜魂。上联“弦”字有残缺,看不真切,我一度臆测为“琴”。直至写到此处,再翻当时照片,反复确认,觉得应该是个“弦”字。

另外,就是署名张默尹夫妇的刻石:华岳在天上,飞烟荡灏胸。群生佇雷雨,比翼跨苍龙。既是草书,又是繁体,字是认不全的。好在有网络,回来查,也就差不多。网上有把“群生”记作“苍生”的,我觉得不妥,那明明是个“群”字,怎么可能记作“苍”呢?

当人无聊时,就会这么较劲儿,所谓的华山之险,还没到呢!

三、真正的华山之险,我完美地错过了。

因为走了太长的路,上上下下,忽而平地,忽而台阶,到千尺幢时,体力已经消耗很厉害,双腿有些不听使唤了。

停下歇息,补充一些体能,吃点食物喝些水,体力稍有恢复,就重新出发。这时,那两位被我远远甩在后面的小伙子已经追上来,竟自走到我前面去了。不过毕竟他们追我这段时间,偏偏是我恢复体力休息的时候。所以当我起身前行,他们正是强弩之末,速度自然慢下来,不久就被我超越。所以,最先攀上百尺峡的,还是我。百尺峡,介绍说呈九十度,共九十一级台阶。九十度,也就是直上直下的角度了。好在两边有铁链,抓紧铁链,四肢并用,倒也不算太难。我的前面有还一位年轻女子,这算我在登山过程中遇到的第三拨人了。在左手一侧的崖壁上,赫然刻着一句警语:“向善心自稳,无恶道宽涌”,没有落款,没有年月,只供游人自我反思去者。

在天仙洞口,终于走近了那位穿红衣登山的年轻姑娘,她说她是从安徽来的。望着空旷的大山,情不禁地长啸,那啸声在空谷中回荡,传了很远很远。眺望西边,一轮红日渐渐沉下去沉下去,终于留下一片苍茫。暮色浓起来,山下的灯光也亮了。

再往上走,险处已经谈不上了。因为夜色浓重,到北峰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从山下玉泉院算起,至此已经五个多小时。不算太快,也算正常速度。

夜宿山上,凌晨两点多,从北峰往东峰转移。过都龙庙,有一个叉道。往右,去苍龙岭,往左,是去飞鱼岭方向。当我自然往右边走,去往苍龙岭时,却被一个穿黄军大衣的人拦住了。他就那样横躺在路上,把腿架起来,示意我们:此路不通,不许过!问其原因,说,风大,太险,不开放了。于是,我和夜行的人们,只好往左,去飞鱼岭方向。

去年有网友在我登泰山的游记评论中,曾提到华山之险,说韩退之投书处是极险的所在。我曾随即应道:明年安排!

今年如约前往,却无奈失之交臂——韩退之投书处就在苍龙岭上!远远望去,有昏黄点点夜灯,高低起伏,蜿蜒升入高处。别了,韩退之!别了,投书处!

夜间抵达东峰,挨了半宿冻。次日一早观日出,又被云层遮挡。悻悻下山,沿路径指示牌走,去鹞子翻身。那里有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凡是想去的,都要带上护具,每人三十元钱。讲真,钱虽不贵,但昨晚折腾一夜,体力消耗太多,我有心无力,再也提不起兴致,在护栏边远远俯视一下那陈抟老儿与红脸大汉下棋的所在,也就奔下一处去了。

据说,千尺幢、百尺峡、鹞子翻身和韩退之投书处,是华山四大险处。千尺幢和百尺峡,我亲身体验过,不过如此,而鹞子翻身和韩退之投书处,却因不同的原因错过了。错过就错过吧,天道忌盈,不完美才是常态。以后有机会,我将再次登临,把这次未到的地方争取补上。

四、坐揽车观风景,感觉殊绝

从东峰下来,沿山道往西峰索道方向去,有很长一段下行路线。购票上车,已是回程。在揽车上,所看到的景色,那才真是震撼!什么是壁立千仞,什么是峭壁直立,什么是巍峨雄壮,什么是目不睱接,都会在你这短短的行程中有切身体验。

只是现在的一道揽车坐的人太多,竟有八个人。对于观景来说,相当不友好。建议华山索道管理部门,压缩上揽车人数,最好四个人,那才是上佳的观景人数。也建议去华山旅游的朋友,当你坐揽车时,不要着急,争取坐人少的,去细品祖国壮丽的西岳吧!

五、结语

下揽车,拾级而下,就是太华索道的入口。入口处照样没什么人,除了我们这些坐揽车下来的,坐揽车上去的几乎没有。有几个刚下来的人在围着什么人照像,离老远都能看见那照像的道具上写着几个美体字“小小华山,轻松拿下”。当时由于刚从山上下来,腿都是软的,对这句话深不以为然。觉得你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亲自登过,就不会这样说了。

但过去这几日仔细琢磨,“小小华山,轻松拿下”几个字,倒也说得真切。都说华山之险,冠绝天下。但真的身临其境,登过了,见过了,也就那样,给人一种不过如此的印象。

不过,与登泰山比起来,感觉登华山比登泰山要轻松许多。这种轻松,不是指体力上的,而是指精神上的。登泰山给人一种朝圣的感觉,觉得神圣而不敢亵渎,显得庄严肃穆。而登华山,则自始至终给人一种轻松的快乐。就连道家称之为老祖的陈抟道长,也并不会让人觉得他多神圣,而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

没有去过的朋友,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去吧。不要着急,慢慢的登山,慢慢的品味,乐在其中,趣儿也长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