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新中国前三十年奠定的基础工业体系和教育体系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中国发展得有多快?》评论区,标题为大水风添加】

不要忘记新中国前三十年奠定的基础工业体系和教育体系。

如果四十多年前是在1949年的起点上改革开放,

那么,下列难题需要多少年才能解决?

米帝仍然驻扎在台湾岛上,仍然与台湾岛建交,

台湾仍然在叫嚣反攻大陆,台海局势仍然剑拔弩张,

大陆仍未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合法席位,仍未与米国建交的情况下,

全国粗钢产量1 6万吨,水泥产量6 6万吨,棉纱产量40万吨,铁路里程两万多公里;

平均寿命不足3 5岁,全国人口8 0 %是文盲;

全国每年仅毕业高中生6万名,仅毕业大专以上大学毕业生2万名,且绝大多数是文科生;

能否熬过银河号、99'炸馆、南海撞机等等严重危机?

幸亏,1979年改革开放时,

我国已经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合法席位,

已经把米帝赶出了台湾岛,台湾岛已经停止公开叫嚣“反攻大陆”,

中米正式建交;

中国已经拥有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体系,

每年粗钢产量3440万吨,水泥产量6000万吨,铁路里程6万公里,

棉纱产量280万吨,生丝产量3万吨;

平均寿命67岁,基础教育实现“城市普九”。“农村普六”,

三十年累计培养大专以上大学毕业生390万名,且大部分是理工科毕业生。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

1979年中国粗钢产量排名世界第五:

1、苏联,2、日本、,3、西德,4、米国,5、中国。

1979年中国纺织工业产量排名世界第四:

1、米国,2、苏联,3、日本,4、中国。

其中粗钢是重工业的重要基础,纺织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功是基于上述坚实的基础之上。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