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新》导演走了,童年拼图又灰掉一块

6月3日,日本媒体发布消息称,多年来持续参与《蜡笔小新》动画片幕后工作,并执导过两部《蜡笔小新》电影的日本导演鴫野彰于5月30日因胆管癌去世,享年70岁。鴫野彰生前执导的动画片《恐龙少女高子》通过官方社交账户宣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并称,他的告别仪式已经在亲友圈子中举行完毕。“在此代表故人向大家致谢。”

鴫野彰这个名字,对动漫圈子之外的观众而言是陌生的,但说到他曾为之奋斗、服务过的形象“蜡笔小新”,几乎无人不知。即便没有认真看过这部著名的动画作品,观众也认识那个粗眉毛小男孩的形象,知道他让人啼笑皆非的行为,中文世界的观众更因为独特的配音而熟悉他极有特点的语气与声音。实际上,从1992年《蜡笔小新》电视版动画片第一集的制作开始,鴫野彰就参与了其中工作,并持续多年。此后,他又开始执导剧场版的《蜡笔小新》电影。多年来,他见证了“小新”这个形象从日本火遍全亚洲,甚至传播到全世界的盛况。

鴫野彰的去世是日本动画界的一大损失,也加重了人们对《蜡笔小新》系列动画可能因此完结的担忧。其实,早在2009年,《蜡笔小新》的原漫画作者臼井仪人就因为登山事故不幸去世。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臼井仪人生前曾留下了一些未发表的手稿,并且他过去的工作团队还在继续他的事业,这让新版的《蜡笔小新》漫画、动画和电影得以由集体创作的方式继续生产下去。但如今,鴫野彰的去世,又让这个“小男孩”的命运,变得有些难以捉摸。

“最著名小屁孩”的幕后推手

很少有人不知道“蜡笔小新”的名号,这个原名“野原新之助”的日本小孩,长着土豆形状的圆脑袋和比眼睛还粗的眉毛,脑子里总有些异于常人的想法。他喜欢大姐姐,看到美女就会毫不掩饰地流口水,经常脱口而出一些评论世情的金句,对“放屁”之类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也毫不忌讳。除此以外,他的家人,妈妈美冴和爸爸广智,画风潦草的小狗“小白”,都是二次元世界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角色,曾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500

图/视觉中国

有人说,三十多年过去了,小新的生活还停留在五岁,他可能是动漫世界中最知名的一位五岁小男孩。这个小男孩能够获得如此盛名,依靠的正是其动画形象的成功生产和推广。鴫野彰作为其中的幕后英雄,功不可没。

1992年,日本朝日电视台将在漫画杂志上发表的《蜡笔小新》改编成动画版本,从第一集《妈妈早上忙死了》开始,鴫野彰就开始承担分镜等工作。从那时起,这个“五岁小男孩”的命运就和他绑定在了一起。

动画人鴫野彰原本也有一个做漫画家的梦想,不过阴差阳错,20世纪70年代末他进入了日本龙之子动画公司的子公司Anime Friend,也就由此进入动画制作的幕后领域。一段时间过后,鴫野彰转到皮耶罗工作室,与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一起参加动画片《Z超人》的制作,也开始涉猎动画导演相关的工作。经过多年历练,到1992年参与《蜡笔小新》的工作时,鴫野彰已经是一名成熟的动画幕后工作者了。

虽然鴫野彰没能成为像《蜡笔小新》的原作者臼井仪人一样的漫画家,但他的才华和创意并不少,而且一样可以用于《蜡笔小新》的动画制作中。他的创作特点是幽默滑稽,节奏明快,他也经常在绘制分镜剧本时加入一些自己的创意和台词,甚至是一些“幽默梗”,这也帮助《蜡笔小新》奠定了整部动画片的基调。不过,鴫野彰在为《蜡笔小新》做幕后工作时实在是很低调,他一直使用的是“义野利幸”这个笔名,这是他喜欢的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的日语音译,因此,很多人一开始对他的贡献并不清楚。

其实,刚刚开始和日本观众见面的《蜡笔小新》,收视率并不算高,但很快,小新口无遮拦的形象,大胆到远超同龄人的行为,直接让日本国内的观众感受到了冲击和独特的趣味,因为以往的电视屏幕上,根本不可能有哪个小男孩有着如此出格的言行。伴随着收视率的攀升,作品争议也同时产生,很快,因为台词和情节“尺度过大”,片方和作者都遭到了大量投诉。后来,《蜡笔小新》的电视动画还是为此妥协,做出了更为“合家欢”的调整,显得更为温馨,富有家庭气息,但其中的讽刺和滑稽依然保存了下来。

实际上,《蜡笔小新》原作者臼井仪人提到过,他之所以会创作出小新这个形象,正是因为他在观察自己的孩子时,发现小孩子的行为比他想象的更加大胆狂放,他们能肆无忌惮地表达成年人心中隐藏的想法,揭穿成人的虚伪。于是,他把自己的心理放在了五岁孩子的身上,借着小新的口无遮拦来观察这个社会。于是在《蜡笔小新》的动画片里,人们会看到,小新当着众人指出议员“喜欢钞票”,也会听到“喜欢什么颜色是个人自由”这样直抒胸臆的台词。能够在动画版本中依然看到这些情节,也说明鴫野彰等人为这部动画所做的工作,和臼井仪人在原作中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很快,这个真实到极致的“小屁孩”,影响力迅速扩大到日本本土之外。在中国,这个淘气的小男孩形象通过漫画、录像甚至卡通手办的方式传了进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2002年,《蜡笔小新》的漫画第一次在中国正式出版,这个“五岁小孩”也终于在中国正式亮相。2011年,创造小新的“幕后功臣”鴫野彰带着他执导的电影《蜡笔小新:超时空!呼风唤雨之我的新娘》,到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出席活动。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并未成为第一部在中国内地公映的“蜡笔小新”电影,直到2016年,由另外一位导演执导的《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才拥有了公映的机会。

鞠躬尽瘁的动漫人

生前的鴫野彰可谓是一名极其低调,却又十分高产的动画工作者。除了深度参与《蜡笔小新》的动画片和电影,不少由知名动漫IP改编的动画作品背后,都有他的贡献。他参与、执导作品中,包括2014年的网络动画《美少女战士:水晶》和2016年的电影《精灵宝可梦:太阳和月亮》。他甚至还给2005年的电视版《哆啦A梦》做过分镜工作。这些都是由家喻户晓的热门IP改编成的作品,可见他在日本动画圈子的影响力。

除了这些在成人世界流行的动画,鴫野彰也做了很多面向幼儿的动画片。他去世之前倾注最大心血的一部作品,就是2019年开始在网络平台Netflix播出的《恐龙女孩高子》。看过这部动画片的观众会发现,片中的主角也是脑袋圆圆,眉眼线条简单的可爱形象,依稀有着“小新”的风采。实际上,在去世前,鴫野彰罕见地对外表达,他之所以要做《恐龙女孩高子》,正是出于怀旧情结。在他看来,像《蜡笔小新》那样讲述亲情,可以让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收看、分享笑料的动画片已经消失了,这让他有种深深的危机感。

可惜的是,鴫野彰手中的工作还没做完,他就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他很少在镜头前抛头露面,也不怎么讲述自己的事情。连他去世的消息,也是几天后才扩散到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但他一生的低调并不影响动漫迷们记得他的贡献,并对他致以敬意和悼念。有网友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小新,长大了还带着孩子一起看,如今这位导演走了,她不希望将来再也看不到最新的《蜡笔小新》电影。

不过,日本知名的动画IP都是由专业团队生产、制作、传播的,背后则是依靠大量鴫野彰这样的艺术家经年累月的付出。这种付出对艺术家个人而言,是彻底地牺牲和燃烧自己。但这种集体形式的创作模式,也保护了这些全球知名的作品的传承。再加上原作者的团队依然在工作,看起来,《蜡笔小新》这部陪伴了大家三十几年的作品也不太可能轻易断更。只是,正如鴫野彰生前所担心的那样,网络早已改变了一切,一个超人气的电视节目,还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持人们的情感与联结?蜡笔小新还能像过去一样引发人们的笑声和思考吗?

尽管去世前还在执导新的动画片,但鴫野彰内心其实也明白,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即使《蜡笔小新》永远不断更,那种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温馨的家庭时光,已经一去不返,但他依旧想试试。或许,在最后与疾病搏斗的日子里,他偶尔也会想到,那些他曾经写出过的段子和插科打诨,曾经在电视屏幕上引发多少人的共鸣与欢笑,又曾经被多少观众奉为经典。这些闪亮的记忆,也算是他辛勤人生中的一些安慰和快乐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