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必须摆脱“原罪”

创作者在价值观和人物塑造上不能再懈怠了,要摆脱堆砌爽点、无底线迎合的“原罪”。 

500

又一部微短剧被下架了。近日,《大佬,你的女儿被婆婆家欺负惨了》因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等涉及使用残忍犯罪手段造成恶劣后果,刻意放大和制造渲染婆媳、男女矛盾,传播违反公序良俗言论,渲染血腥暴力等多重违规情况,而被各平台全面下架。

与此同时,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消息,6月1日,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新规要求落实行业监管、属地管理、平台主体责任。这意味着微短剧需要改变过去毫无顾忌堆砌爽点的创作思路,需要在价值观和人物塑造上下功夫了。

短剧作为一个新兴业态,一直以来都被诟病粗制滥造。从被下架的剧集中,也可以看出微短剧的窘境。当然,这与微短剧的制作流程有关系:剧本创作时间短、拍摄时间短、制作时间短、注重“爽点”堆砌。相比之下,长剧中比较注重的剧情和人物塑造,在短剧中都不是刻画的重点。

可以观察到的是,当下市场中流行的微短剧,相当一部分元素和情节脱胎于过去蓬勃发展的网络小说。短剧创作者拿已经被市场检验过的元素,放在短剧里以保证点击量,进而实现盈利。

这里不妨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网络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观众口味的变化。第一代网络文学中流行的男频文,主要是以“升级”为主的修仙小说,而当时的创作者主要借主角之口表达“莫欺少年穷”的草根精神;第二代流行的主要是都市类爽文,主角开场即为“天选之子”,剧情的重点是他如何痛快打脸反派。如今,新的幻想世界很难被创造出来,简单的现实元素也很难引发共鸣,擅长调动情绪的第三代网文也走上了主流的舞台,比如前两年流行的赘婿文。

女频文的流行则从最初的穿越文,到宫斗文,到女尊文,再到如今的甜宠文。与此同时,“霸道总裁文”能简单直接提供“爽点”,一直成为占据基本盘的存在。这其实也能解释现如今霸道总裁文学依旧长盛不衰的原因。而过去网络小说中流行过的桥段和元素,成为当下微短剧剧情创作“富矿”,几分钟一集的微短剧只需要舍弃掉的剧情和人物,使用那些流行过的元素,即可快速炮制出能上线的微短剧剧本。

但舍弃掉剧情和人物塑造,弊端也就出来了。为了营造矛盾,主角和反派之间必然要交锋。相当一部分短剧中的反派无缘由的恶、无缘由地加害主角,只是刻板地扮演着反派的角色,他们一味地按照剧本设定的反派身份去演戏,人物行为毫无动机。反派张口闭口都是“就凭你,还敢……”,接着就要动手开打;承担观众“爽点”的主角此时就要痛快接上一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压制性反击。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既体验到了被反派拜高踩低的屈辱感,也体验到了主角报复成功的痛快。这也是“爽点”之所以爽的原因。但剧中所有人物均是工具人,没有人物动机,更谈不上任何现实意义。对于一些微短剧而言,无论换成何种题材,男主即便是由霸总换成兵王,女主由被婆家欺负的媳妇换成霸总剧中的女主,也只是在强调“被欺负了如何痛快欺负回去”。

观众的情感投射在被欺负的主角身上,三分钟一个反转让人无暇分析合理性,只是沉浸在欺负配角的痛快之中。简而言之,这是大部分粗制滥造短剧的功能——提供廉价的、欺负别人的痛快感。

这部内容之所以有市场,还是因为击中了当下一部分人的焦虑情绪。比如,在典型的赘婿题材中,必然会有一个“窝囊”的上门女婿和一个趾高气昂的媳妇,“爽点”在于看不起赘婿的亲戚被打脸,妻子重新认可自己;在婆媳题材中,必然会设定一个被欺负的媳妇,和一个蛮不讲理的婆婆,“爽点”在于报复婆婆的痛快感。

但在主角和反派欺负来、欺负去的戏码中,看不到任何真善美的存在,看到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出于私欲的报复,只不过主角因为是主角的设定,天然拥有不被观众厌恶的道德优势罢了。

这其实也反映出一部分短剧的属性——只是对之前流行的网络文学中的元素进行简单化的视觉化呈现——服化道可以更精致,群演数量可以增加,但对于价值观部分却懒得琢磨。那些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在地摊小说里流行的都市传说、帮派斗争、霸道总裁之类的桥段……只不过换个方式流行罢了。

当然,并非所有微短剧都是粗制滥造。具有当下性的一幕是,在一部备受关注的仙侠题材的电视剧播放期间,观众吐槽的则是剧情如白开水,世界观陈旧。与此同时,一部同样题材的微短剧,由于美学设定颇令人耳目一新,观众从精致的特效和完整新颖的世界观里,看到了创作者没有因为微短剧而放弃的创作抱负。

这其实也是在表明:长剧并不必然高于微短剧,重点并非是剧的长短,而是在剧情之外,传递出了何种价值观。结合当下微短剧“出海”的火爆的现实来看,创作者想要擦亮微短剧“出海”这张名片,在价值观和人物塑造上,不能再懈怠了,还要摆脱堆砌爽点、无底线迎合的“原罪”。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