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看法认为这种款识属于“有意为之”,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无意错写”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资料:南京博物院馆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确实的真的,是康熙年的文物没错。事实上你这个东西并不是孤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清 “大明康熙年制”款斗彩云龙纹盘,而且是标准官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拨。敛口,浅弧腹,大圈足。器身白釉底斗彩装饰。口沿内外单圈,底内一周青花弦纹装饰,圈内绘正面云龙纹。外壁绘龙凤纹。外底青花双线圈内署楷书“大明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

为什么出现总结来看,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种款识属于“有意为之”,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无意错写”。

有意为之,持“有意为之”这种看法的研究者认为,出现“大明康熙年制”款是因为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一种“避讳”。

康熙十六年,出于维护帝王权威的考虑,浮梁知县发布了“年款禁令”。

清乾隆《浮梁县志》记载 :“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阳城人,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

这里的意思也很明了,康熙十六年,景德镇民窑在烧造瓷器时,禁止窑工书写皇帝年号。目的也很简单——以免破残。瓷器容易碎,写上康熙年款的瓷器如果碎了,显然是不吉利的,所以干脆禁止书写本朝年号。

所以说康熙早年本朝的瓷器,写款非常少,你基本上见不到真正题款本朝大清康熙年制款的瓷器,对于民窑大多数写的大明嘉靖或者大明成化或者大明宣德,碎了就碎了,不会伤及本朝。即使这样,从实际上看,这种“年款禁令”并不能完全禁绝康熙民窑瓷器题写年款。例如康熙三十八年,浮梁又立“奉宪永禁”碑,碑文中再次重申了民窑不得书写年款的禁令,如有“阳奉阴违,一经查出,定拿枷责不贷” ,说明依旧有违反禁令者出现。

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无意错写”。

持“无意写错”看法的研究者认为,这种款识属于“错款”,就好像人民币也有错版一样。

中国古代社会识字率并不高,很多窑工并不认字,只是照样画写罢了。而景德镇从明代开始就一直为宫廷烧造瓷器,其中的很多工匠都经历了明清两代的更替。

康熙初年,景德镇实行“官搭民烧”的制度,一些制作官窑的工匠同时也有可能会去制作民窑产品。

因而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曾经在明代景德镇窑场内制作的工匠,在清初康熙年间再次被征召制瓷,由于并不认字,又是曾经的熟练工,极有可能在书写时不经意间写成了“大明”。

除了这两种比较说得过去的理由以外,另外还有一些说法。

例如可能是窑工怀念故国大明,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写下了“大明康熙年制”的款;也可能是不满清王朝的统治,为了抒发愤懑之情,特地把“康熙”的年号乾坤大挪移到“大明”身上。

但是总得来说国家博物馆的东西,定性和定义是很严肃的。看着无厘头的东西,的的确确真的是康熙朝的文物。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