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启示:新闻处理与危机管理

2023年底,一出电视剧在香港与内地均掀起了久违的热潮,不单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各类二次创作,就连原本已多年没有追看电视剧的香港中生代群组,饭叙间也拿剧集作为谈资,可见其感染力有多强大。

电视剧以大家感觉熟悉,却又是无比陌生的新闻行业作为故事主轴,透过主人翁一次又一次如何在坚守新闻事实的同时、面临着报道角度可能影响公众既定印象的道德困境,来展开故事叙述。老实说,剧中情节确有夸张表演的成分,网上不乏批评指戏剧离地超现实,俨然一套时装版的宫斗剧。笔者并非新闻专业出身,未能评论其接地或离地的程度,但以剧论剧,则倾向相信其实娱乐性应该比真实性要高。抱着这样心态看剧,也不必较真。

剧情发展,纵然主人翁在报道各类新闻事件时,仍坚持不扭曲事实的原则,他们也同时认识到,不同的叙事角度、强调重点以及讯息呈现顺序,都会在无形中塑造公众对事件的认知框架,从而产生既定印象。这种「真相唯一,视角多元」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却十分接地气,可以让从事传讯工作、危机处理的从业者,甚至是企业领导,作为一个参考。

数码世代、移动通讯的现实世界中,新闻媒体面对来自四方八面的竞争,斗快、斗准、更要斗点击率。本来「快」与「准」的平衡已经难以拿捏,再加上「点击」便将难度以几何级数提升。在这样的商业目标下,容易催谷力求吸引眼球的叙事方式。问题是世间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也没有简单的二元分割,许多事情都牵涉着许多因素,往往「一言难尽」。无论新闻从业同工如何坚守新闻的真实性与公正性,也难避免受众会片面吸收讯息,产生成见。一旦成见产生,扭转便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企业见烟知火须及早应对

为了应对这一现象,企业需要从危机管理角度制定策略。在推敲政策、计划的时候,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好好考虑受众的反应,作好适当的部署。现届特区政府常常提到的「红队」概念,就是务求能多方面多角度地审视准备出台的政策,能够照顾好方方面面的期许。

请不要误以为这些只是公共领域的事,许多在商业上合理的举措,市场的气氛、其他关联的事件、某团伙受众的感观,都为企业带来公关危机。时装品牌新一季的设计,曾经勾起大众对战争的联思;取材电影中剧照的宣传海报,不幸引起侮辱对某群体的疑惑,这些例子都曾经对企业带来无限困扰,花在修补公众形象的金钱,可能令整个项目变成得不偿失。

当然「红队」能否发挥作用,也得靠领导保持开明的态度、开放的心思,和能够接受不同意见的胸襟,否则「红队」便只会变成摆设。 「广开言路」就是要奖偿为企业利益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工,做到团队同为企业做到最好,争取最大利益。当然,「不同意见」不等「正确」的意见,企业领袖要明白的是,通过坦诚开放的认真讨论,不是不会遇到危机,而是可以把不知就里堕坑的机会减至最低。

世界上也没有算无遗策的诸葛孔明,万事总会遇到「万一」,鸡蛋里总会挑到骨头。在这假设下,企业就应该建立完善的讯息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舆论动向和媒体报道倾向。这样可以及时调整企业的应对策略,避免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引用一位传媒前辈的说法,这是要做到「见烟知火」,才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能否做到「见烟知火」,抑或是「见烟」还后知后觉,那便考验传讯团队的博闻与经验。在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鼓励传讯团队对身边、社会、以至国际大事有着相当认识,是「先知先觉」的基础。加强内部培训,让传讯团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第一手资料,也可以是防患于未然之举。当然,在资源、管治容许下,建立与媒体的良好关系,通过积极沟通和合作,也可提高团队的应对危机的能力。

提供准确讯息减负面印象

当然,万一危机还是爆发了,企业成为舆论焦点,特别是负面新闻缠身时,企业便需要启动应对机制,要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事实的全部、预估事态的进展,并及时公开、透明、准确地对外发布讯息,以正视听。电视剧启示了,提供准确的讯息,协助媒体报道趋于客观公正,才可以减少为公众带来固化既有负面印象。要做到这一点,是企业危机管理主事人员实力的考验。真金,才不怕洪炉火。

在危机面前,企业与媒体是共生多于对立的关系,恰当地掌握这点,才可以无往而不利。

剧集主角结尾时一段经过精心设计的对白:「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文字,都是经过设计筛选出来。所以再动听的内容,也要查证」。

看官不妨亲自鉴赏一下这出电视剧。

原文刊于香港《信报》2024年4月6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