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的比赛内容,再次让很多球迷想起了他们“欧洲中国队”的外号

【本文来自《英格兰队6-2大胜伊朗队,00后球员首次世界杯进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非常简单地谈一点个人直观感受。

英格兰的比赛内容,再次让很多球迷想起了他们“欧洲中国队”的外号。从比赛内容上看,在比赛更有平衡性的上半场,索斯盖特的队伍看上去确实比较单一且保守。

进攻球权在非常早的进攻阶段就已经交给了萨卡和斯特林,让他们在两侧制造肋部杀伤,芒特则被用成了居中的分球手,一个位置更靠前的“发牌器”。剩下的转攻回合,就是拉快节奏的长传。而在优势局里本可更加压上的赖斯和贝林厄姆,则没有参与更多的进攻威胁处理。进攻回合里,赖斯只是站在了斯通斯和马奎尔的中间,靠近马奎尔,构成实际上的三中卫,而贝林厄姆也更多地保持在中圈区域,与特里皮尔组成边中后腰的组合。

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思路。在卢克肖必然压上,否则自身特点全然无法发挥的情况下,考虑到三线上压之下,马奎尔面对反击时必然迎来的“航母掉头”困境,用赖斯可以适当保护、补位。而另一侧的边中腰组合,则缓解伊朗反击中赖斯左倾带来的本侧人数空档。

但问题在于,当上半场控球率高达82%对18%的情况下,英格兰真的有必要常规地这样做吗?赖斯本应具备的转攻出球与推进能力,贝林厄姆在进攻中的更多正面冲击力,包括在切尔西有着进球功能的芒特,都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套路下,凯恩被用成了一个“幌子”,以中锋之名,用回撤去拉开对手中后卫,而又不像在热刺那样接球组织,上半场只触球9次,只是在提供英格兰在肋部做文章的空间条件。

随之发生的,就是英格兰在进攻内容上的不丰富。在富于比赛悬念的上半场,英格兰就长传了41次,盘带完成率5/9。有效,但单一。

但是,考虑到世界杯的重大性,小组赛的偶然性,索斯盖特的保守也有可取之处。既然对付的是小组里最弱对手,在对位中拥有技术优势,那就发挥这一点,用突破和争高球来简单地破防,用尽量少的兵力拿到进球。其他人则稳住防线,遏制反击,防止爆冷。凯恩这种年龄不小,在热刺这样的一周双赛俱乐部里承担重要职责的球员,也可以养生打法。如此一来,面对接下来的更强对手,体力上也会更有保证。比赛进程也印证了这一点,只要打进一个进球,让伊朗的心态有所改变,接下来便都是水到渠成。

特别是,在英格兰并不缺少天赋型爆破手的情况下,索斯盖特更有底气将它当作“消耗位”来使用。五换,轮换,甚至前仆后继,都可以妥善应对过度集中使用的隐患。而另一边,马奎尔也确实来了一次“掉头”,说明了保护他的必要性,至少是在不考虑“更丰富进攻之下的比分是否会更大,对手是否会更无力反击”的因素之下。

这样的风格,结合这批英格兰球员的良好天赋做基础,让索斯盖特有了充足的赛会制成绩下限,也是欧洲杯上取得佳绩的原因之一。但是,在需要更多雄心、野望、欲求的强强对话中,只有稳健到保守的下限套路,显然是不够的。

带领普通球队和强队的区别,是波特等很多中游实干派教练的上升瓶颈,也是索斯盖特在职教生涯中欠缺的成长步骤。这带来了欧洲杯的亚军,也是决赛里无法更进关键一步的必然。而这一次,索斯盖特面临的考验,显然会更加艰难。第一场比赛,他展示了既往的理念与风格,也留下了后续提升比赛内容的基础条件,更留存下来的体力。而是否真的能够给出来,事关英格兰的世界杯命运,也连接着索斯盖特的帅位。

毕竟,有了欧洲杯亚军打底,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将保住下限的成绩,当作主教练的“成绩”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