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界旅游体验太好了,凤凰古城、鼓浪屿这类工业化景区好好学学

【本文原标题“国庆游归来,有些建议我想送给人大代表的朋友”,风闻社区置顶后进行了修改】

2020这个魔幻年度的国庆期间,我和几个朋友去了张家界旅游。

去的时候却是天公做不美,正好遇到寒流南下,天气不爽,但也由此深刻理解了“仙”这个字的含义。云山雾海,仙气磅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500

但是在这次旅程之后,我有几点建议,想送给人大代表的朋友。从两个维度,四个方面阐述。

维度一:目的地

景区环境

这次张家界之旅的行程是大峡谷-天门山-芙蓉镇-凤凰城。

在我看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是这片区域独一无二的稀缺自然资源,是整个景区最核心的部分,一切旅游资源都应当围绕它们展开,尽全力投入,去打造真正的精品旅游目的地,而不是将费用铺开给周边雨露均沾,或者去修一个门面。

正面例子是天门山,旅游体验很好,设施便利,交通互联,对游客相当友好。我们走的是B线,上山有索道,从山腰的索道下来之后,走到平台有直通天门洞的穿山隧道电梯,一路向上,隧道虽然有很多优化空间,但是这个电梯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像我去泰山的时候,接驳车走到山腰然后开始爬,仗着年轻一路不歇的爬上去,到了山顶之后也不得不好好的喘几口大气。下山走的长索道,更是直接接驳到游客中心,距离汽车站火车站都很近,非常方便。

500

当然,这和张家界本身以旅游作为核心支柱产业有关,资源大多数都投入景区了。不过,张家界天门山的投入,对各个有名山大川的省市来说,都是非常有借鉴意义,是值得学习的模板。

反面例子就是后面旅程的芙蓉镇和凤凰古城,同质化极其严重,都是苗寨风格的砖木建筑,看似游客如织,大多却都是走马观花,打卡了事,整个景区质感相当廉价和无聊。我去过包括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苗寨,大家都是大同小异,各种做游客生意的义乌小商品商店,全国都能买到的特色煎豆腐、烤肠、烤玉米、熏肉干……若是说凤凰还有夜生活可以潇洒,那芙蓉镇真的就只是匆匆过客。

500

凤凰古城夜景

500

芙蓉镇人工瀑布

从以上正反两个例子,个人认为,对于各个省市来说,必须把有限的资源,全力投入核心自然景观的旅游景区,提高整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便利大江南北的游客,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目的地的优质化和差异化,并尽可能搞的拓展接待量。

对于周边的县市,则应该围绕核心景区,打造有区别的配套旅游资源资源,除了必须的基础设施,比如便利店、餐馆、旅店、公共旅游设施等。其它的各种同质化严重的义乌小商品商店,散落各处的“本地特产”等等,都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抛弃,这些即浪费管理资源,又造成了全国各地的景区“内卷”,大家去哪都一样,那就没有任何旅游的意义了。

工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批量生产。在工业化打造景区的阶段一,全国大量上马了一堆小商品商店,长的基本一样的村寨,兜兜转转,哪都一样。这种战术上的勤奋,并不能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各地都忙着在一堆细枝末节里浪费精力,甚至整出来“灵堂一条街”这种景观,即折腾基层,又让各地的游客笑掉大牙。

而随着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在省市的层级升级景区模板工程的阶段。这样才能对整个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安全和管理标准,对各个设备物资进行统一招标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但是在具体组成景区内容的个体上,则应当开放自由设计,让各个差异性的特色突出,错落有致,妖娆别致,各有风貌。

但是这个道路,会对既得利益团体造成很大破坏,需要付出一定的“维稳”代价。敢不敢,想不想,能不能,才是真正的考验。

景区服务

如果让我回忆一个我去过的最垃圾的景点,厦门鼓浪屿绝对榜上有名,甚至没有之一。它是上述的工业化景区阶段一的代表作,景区过度商业化带来不仅仅是同质化严重泛滥,还有基建缺失,管理水平落后,整个景区就是购物、数人头、购物、数人头……异常无聊。

而且这种商业化的景区,由于承租的商户来自天南海北,出于装修和维护的方便,大多走的都是明水明电,极其破坏建筑风貌,拍个照片还得找半天角度。但凡刷层油漆贴层墙纸,也不至于如此。而且这种低端工作,完全可以外包给本地留守的老人,提供就业和工作。除此之外,大多数景区的设施都损坏较快,却得不到修缮。这种巡查维护、登记报备等等低端工作,都可以交给留守当地的老人。

我一个外行的游客,随便逛逛都能想到很多方式,在提升景区服务体验和游览质量的同时来精准扶贫,那为何景区的服务还是如此落后呢?享受景区服务和基建提升红利的“地主”们,又是在等待谁来承担发展的代价呢?

维度二:消费者

时间

景区做好自身,还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能够走出门去旅游。

新冠疫情对旅游的重创极其严重,但这只是表象;

真正严重的是,很多人们不仅没有钱出去,连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这又怎么出门消费?

国家减税降费,让企业活下去,这个思路非常正确。但是不少企业却将疫情这种特殊状态进行了常态化,毕竟资本的积累依靠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个可以理解。但经济发展并不是储蓄,而是要流通,只有消费才能带来循环,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对个体的优解并不是对整体的优解。顶层的财富敞开了消费,又能消费几何?只有劳动者们有钱了,才能为整个经济的循环注入动力,才能推动国家“内循环”和“外循环”一起旋转。

发达省份都有对口帮扶的地区,根本不用国家出面,完全可以通过地方政策,补贴、退税、赞助、满减等等方式,鼓励企业将自己的员工每个季度拉出去转一圈,哪怕当做996的补偿也好。

人流

这一段想的比较深,也没有完全想清楚。

当我坐在高铁上返程时,听着高速旋转的车轮碾过铁轨滚滚向前,突然有所感伤——我们这些普通人游人不过是返程开始另一个工作日的循环,而那些县城的朋友们是否别来无恙?他们会去到未知的城市去面对未知的未来吗?

我在目的地这个维度,反复强调要开展工业化景区2.0,围绕核心景区的区别化配套,让游山玩水之后的人群分流,去不同地点不同特色的周边景区,是因为这样才能让大家愿意去花钱消费,而非只是匆匆过客,通过区域的雨露均沾,让发展的红利能够让周边分享,这样才能做到区域扶贫,从而利用上我们花费巨大代价修建的通往各个偏远区域基建,而不仅仅是从中西部地区“抽水”供养大城市的管道。

有人来,有人走,才是生生不息的城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