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过去了,闲鱼成了论坛文化复兴地
被网友们调侃“开发不足1%”的闲鱼,近日下场举办了一场“神鱼开发者大会”,还上线“神鱼来了”新板块,征集网友们的神奇闲鱼用法,甚至请来了一堆名人助阵——于正来了,孙杨来了,唐国强也来了……
这一举动瞬间炸出了各路卧龙凤雏,闲鱼成功在中文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大型文艺复兴。
“神鱼来了”论坛,
是一场巨大的文艺复兴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提到早期互联网时代,大家共同的美好回忆总是绕不开虎扑、豆瓣、天涯这三大论坛。许多人最怀念的事情,就是在论坛无忧无虑地冲浪。
尽管这三个论坛的风格各不相同——虎扑很直男、豆瓣很文艺、天涯很深度,但聚集在那里的人,却总是出奇得一致。大家都是因为兴趣,在纯粹而真诚地交流,不会恶意带节奏,也没有莫名的戾气。
本以为时光已经无法再倒流,结果这次在闲鱼新上线的“神鱼来了”板块,意外找到了梦回当年的感觉。
最先察觉到这种感觉,是因为无意间在“神鱼来了”的板块中,瞥见了熟悉的老论坛梗。
有人零帧起手,用“XDM”称呼网友,还立志要让老婆成为办公室最拉风的女人。
熟悉的称呼,让人一下就嗅到了当年虎扑论坛的味道,产生了一种在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点开评论区一看,果不其然,大家的互动方式,也是“跪搓衣板”、“xd”这套虎扑论坛黑话。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发现论坛“老人”们疑似涌入闲鱼后,不同阵营的用户也都在“神鱼来了”板块,寻找起了盟友。
豆瓣网友们的浅层暗号,是看看有没有人使用专用词,比如会称呼网友为“友邻”,或是帖子里出现“我是分割线”、“看完某某有感”这样标识鲜明的豆瓣用语。
深层识别,则是直接通过帖子的文风。有人专门在闲鱼发帖测试,称自己在这里寻找仰望天空的理由,获得了四千多个点赞,点赞几乎都来自于豆友们的支持——不用多说,看这文风就知道,这位楼主是自己人。
天涯的资深老用户们也势不可挡,在“神鱼来了”板块原地开始激情创作。他们是最好辨别的一群人,因为天涯er的帖子,总是习惯性地用悬疑、抓人眼球的标题,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哪怕只是不明真相的路人,看到例如《我用闲鱼拯救了差点失去的工作》这种充满悬念的标题,也会忍不住点开看热闹。
论坛中甚至还出现了疑似天涯早期大佬“当年明月”的身影。“沿海一线城市普通科员”、“碎银几两”......相似的背景和文风让人不禁猜测这就是大佬本人。
在熟悉了“神鱼来了”论坛后,虎扑、豆瓣、天涯er们便彻底把这里当作了精神故乡,开始放飞自我。他们重新捡起当年论坛的热门话题,无缝衔接地讨论起了一切。
虎扑JR最关注的话题,依然是豪车、球鞋和足球。他们的热情仍不减当年,甚至更加热烈。
豆瓣er则发现这里不但可以发帖交流,还能精准找到同好一起讨论电影、书籍,甚至约人线下见面。
就连已经绝迹于江湖很久的天涯,也有在闲鱼上复苏的迹象。
闲鱼“神鱼来了”论坛让虎扑、豆瓣、天涯的神人们有了集合地,一场古早论坛的“文艺复兴”已然拉开帷幕。
“神鱼来了”论坛,
到底有多少神人
闲鱼这地方,实在是太复杂了。这里堪称是互联网的弗罗里达,每个用户都洋溢着强烈的活人感,总能整出让人拍案叫绝的花活。
在神人眼里,闲鱼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神奇海螺。他们用闲鱼触达远方的梦想,也用它解决现实的难题。
有些人因为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对兴趣爱好望而却步,但闲鱼上的神人,却擅长从闲置物品中淘装备,坚信用打折价,一样可以实现不打折的梦想。
他们中有人是重度GTA玩家,一直想体验真正的赛车,怎奈囊中羞涩,迟迟无法实现梦想。好在他在闲鱼收到一套方向盘和座椅套装,将设备接入电脑取代键鼠后,一样体会到了速度与激情。
电视机坏了,拆开自己修,但全拆完了还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附近的维修师傅上门动辄几百块,但在闲鱼找个师傅视频连线,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在普通人手里,闲鱼可能只是闲置平台。但在神人手里,闲鱼就是草根大舞台,稍微动点脑筋就能在这名利双收。
他们有人先是在闲鱼学习AI剪辑,创作出了“李白跳青海摇”这样魔性的整活佳作,引来了众人关注。又以技能为卖点,原地做起了视频剪辑的生意。
《头文字D》里有句名言,是神也是人,只是神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成了神。
闲鱼上的神人,也是普通人。
他们或许只是再普通不过的00后村干部,却做到了许多人没想到的事情——用闲鱼收撕拉片,给村里的老人留下一张张美美的大片。
或许是提供闲置族谱的普通人,帮助研究人类学的大学教授,清晰追溯这个地区的历史脉络。
又或许是发现有人在闲鱼发布寻人启事时,积极提供线索,最终成功帮助鱼友找到走失的外公。
闲鱼上的神人,也是最能给人情绪价值的一群人。
他们哪怕没有特别突出的专业技能,也能凭借一身真诚,把你宠成小公主。许多男大学生在闲鱼兼职泰山陪爬师,全程带路准备热水。
闲鱼上的神人们,就像是少林寺的扫地僧。每当你遇到困难,他们都能及时出现,为你化解生活中的各路烦恼。
闲鱼已经成了年轻人的精神家园
闲鱼上的神人们用各自的方式,把一个看似简单的闲置交易APP,改造成了互联网上最有人情味的角落。
而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片“神奇海域”,有趣的现象发生了——那些曾经活跃在各大论坛的老网民们,竟然不约而同地把闲鱼当成了新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重新找回了当年在虎扑、豆瓣、天涯的感觉,甚至玩得比以前更尽兴。
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偏偏是闲鱼,成了互联网文艺复兴的发生地?能够承接起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答案或许要从时代背景说起。对于90后这一代人来说,虎扑、豆瓣、天涯曾经是他们青春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精神角落。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他们在虎扑讨论球鞋和篮球,在豆瓣写下青涩的影评书评,在天涯追看神贴连载。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这些曾经辉煌的论坛要么关停,要么逐渐沉寂,只留下一代人精神上的空白。
闲鱼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闲置交易平台,悄然间它进化成了年轻人的生活搭子。
在这里,你可以遇到热爱体育的虎扑JR,找到一起畅聊电影的豆瓣式文青朋友,可以听到天涯式的人生故事。
更重要的是,闲鱼为每个普通人提供了成为“神奇闲鱼开发者”的可能。
不需要技术门槛,不需要官方认证,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小众文化。有人用闲鱼约饭,有人用它找搭子,有人把它当作树洞,有人在这里重现论坛的黄金时代。每一个创意的尝试,都是大家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独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
甚至还有人将闲鱼的各种神奇用法整理成了一个伪装成八卦文件的PDF——“《闲鱼神榜》”秘籍,在互联网圈子里暗中传阅。
足以见得在年轻人心中,如今的闲鱼已经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符号。
当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对闲鱼的开发不到1%”这句话时,才发现它不仅仅是个玩笑,更像是一个预言。
闲鱼不止闲置,更有神奇——它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生活的开发者,在这片数字海洋里,打捞属于自己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