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史论体现的是一种批判精神,我觉得挺好的

西方伪史论是一种批判性精神的体现,也是对西方文明赢学的一次集体性祛魅。

我们总不能一边要求中国老百姓自己批判自己的历史文化,一边又对西方的东西保持全盘的接纳吧,这是很双标的事情。

至于反对者拿一些极端的例子说明伪史论不靠谱,这就好比拿喝水噎死的案例来说明水有毒一样。

西方伪史论在当下的合理性,起码基于这么几点:

1)时空背景条件的特殊性:中国在近代以及当代经历了美西方的思想、文化殖民,对其民众正确认识历史、政治以及发展路线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从思想精神上去殖民化的角度出发,伪史论有其正向价值,先打破殖民者身上的光环,祛魅,这是很重要的。

2)美西方在自我宣传时的浮夸事实:即赢学客观存在,无论是日耳曼赢学还是犹太赢学,对面喜欢夸大其词,喜欢扯谎,这在信用评级里天然值得关注。面对一个撒谎成性,靠赢学自洽的群体,多持有一些批判态度我觉得是应该的。这就像我们对电信诈骗电话保持警惕一样。

3)伪史论并非中国人的独唱,西方也有大量对其历史质疑的学者,甚至像阿波罗登月造假这事儿也算是舶来品。质疑批判是人类共有的好习惯,我们不能光让外国友人单干这事儿,一定是大家组队刷本这样才有效率。

西方的教育注重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但类似的理念移植到中国的大侄子身上后,就变成了只能自我批判不能批判对方,成为了一种服务于殖民意识形态的选择性批判。

再加上中国文化中有尊重权威的习惯---这本事不是坏事,对于权威的尊重有利于秩序的形成,然而一旦认贼作父,认错了权威,那就会变成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卫道。

由此更凸显伪史论对于西方祛魅的作用,也就是揭露这个所谓权威的真实面目,让中国人民看到真正优秀的,真正值得长期学习的东西在哪。

而伪史论≠反智言论,这就如同细胞≠癌细胞一样。拿极端反智言论去诋毁认真对西方历史做批判性研究的人,这是一种低劣无趣的舆论战手段,不过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我希望伪史论的反对者拿出点水平,特别国内一些所谓的自由派,言论自由那套不好用了,话术应该提升提升了,归根结底是拿实力说话,打不赢对手的话术屁都不是。我并不在意你们的屁股坐在那边,因为菜鸡做任何地方都是拖油瓶,关键是拿出水平拿出实力,让你的讨论看上去还有那么些价值。

当然,围绕伪史论的争端一定会持续,毕竟它能带来流量,在当代流量为王的逻辑下,重要的不在于你谈了什么有价值的内容,而在于你所谈的内容能够引起足够的谈论点,而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是不足以支撑起有深度的谈论的,因此议题与内容迎合低质量的撕逼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总之,西方伪史论体现的是全世界反霸权、反殖民群体的批判精神,是对殖民意识形态祛魅的刚需,也符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趋势,对此,应该给予其足够的包容。而其中有矫枉过正的地方,可以让伪史论研究者内卷去解决,任何行业都会有鄙视链的,你从外部攻击它们,反而会让南郭先生混得更滋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