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娃背后:快节奏社会的压力投射与情绪转移

【本文来自《不少家长称带娃坐高铁被歧视,全面推广儿童车厢现实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其实,厌娃行为只是表象。

这个社会现象的的实质是整个社会节奏过快,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以及长期处在竞争状态下,导致的利己的思维比较深入。

会把个人日常压力的宣泄,平等,公正等诉求,向社会环境转移,以寻求心态平衡。

厌烦车厢吵闹的,大多是在高铁上工作的,学习的,以及补睡眠的,等等。同等环境下,经济条件好的,生活松弛的人群,对该类现象包容程度会更高。

至于6岁以下小朋友嬉闹吵闹,是否是家庭教育。有一定程度是,但主责不不是。有些小朋友天生活跃,而且自控能力本来就不足,光重复口头教育是没用的。

很简单,觉得教育有用的网友回想下7~10岁的自己,老师叫你读题要仔细,上课要认真,有几个人做到了呢?总不是老师没有反复教吧,其实年龄越小自控力越不足,何况6岁以下小朋友。

成年了工作了,在岗位上,领导,老板交代的任务认真准时完成,不像小时候吊儿郎当,总不是教出来的,只是自控能力提升了而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