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到极致?日本人把泥巴球打磨成水晶球,甚至还开始打磨粪便球了?
图源网络|快来查看本期科学新闻吧~
每周一,【把科学带回家】的编辑们将为你带来一些有趣的本周新闻,帮你轻松地开启这一周!
📱手机5G会致癌?
科学家用5G轰击人体细胞,结果却是……
你或许听过“5G信号会损害我们的细胞”、“ 5G信号会改变我们的DNA”类似的传言,也见到过有人做出“防火烧毁基站”的极端行为。最近,在德国康科特大学的一个密封实验室里,分子生物学家薇薇安·迈耶(Vivian Meyer)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了一种极端条件,看看5G信号对人体细胞是否有危害。
5G网络使用的频段根据地区和运营商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低频段(Sub-6 GHz,如3.5GHz、4.8GHz)、中频段(C-Band,3.7-4.2GHz)和高频段(毫米波,24-100GHz)。研究人员将两种常见的人类皮肤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暴露在27 GHz和40.5 GHz的5G频段电磁场中,比目前大多数5G网络使用的频率要高得多。并且,把功率密度调至1 mW/cm²和10 mW/cm²,远高于现行国际安全限值(1 mW/cm²)。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电磁辐射的环境中。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Christoph Scholz
暴露时间设定为2小时和48小时,以模拟短期和长期接触的情况。如果5G毫米波对人体有任何影响,研究人员会发现细胞损伤、突变,或者基因活动的变化。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设置了紫外线照射作为对照组,并严格控制温度变量,以排除因升温造成的非特异性生物学效应。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以及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最终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5G电磁场暴露下,两种皮肤细胞的基因表达几乎没有变化,基因调控模式依然保持稳定。相比之下,紫外线照射的对照组显示出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
薇薇安说:“这是迄今为止条件最严格的实验。即便是在最极端的暴露条件下,皮肤细胞的基因表达以及甲基化模式也均未发生明显改变……我希望此次实验能终结围绕在5G网络信号周围的谣言。”
🐟天气越来越热,小丑鱼都被热得变小了,变成了小小丑鱼
对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来说,身体都是越长越大的,直到成年以后基本定形。但是最近科学家发现,生活在珊瑚礁中的小丑鱼在炎热海水的影响下,体形竟然缩小了!
随着气候变暖,海水的温度也一年比一年高,当温度超过动物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时,为了有效维持体内的热平衡,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这被称为热应激。
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珊瑚礁中的生物经常要忍受它们耐热极限的温度,因而这里的热应激事件越来越严重。科学家研究的就是这里的小丑鱼和它们所寄居的海葵。最近,这项研究被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小丑鱼生活在海葵里,海葵可以给它们提供藏身之处,小丑鱼则负责打扫卫生、赶走吃海葵的鱼类,它们的粪便还可以吸引进行光合作用的虫黄藻。丨Nick Hobgood, Wikimedia Commons
研究跨越了第四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研究区域海水的平均温度超过长期平均温度4℃。科学家发现,作为一种热应激现象,这里的小丑鱼体形的收缩是很常见的。有超过70%的小丑鱼出现了体形缩小的现象,在观测期间,科学家记录到41%的小丑鱼甚至出现了多次缩小。
不过科学家也观察到,多次缩小身体的小丑鱼同样也生长得非常快,也就是说它们会在缩小后出现“追赶性”生长。这些身体缩小更频繁的小丑鱼同时还拥有更高的生存几率,尤其是在繁殖期,如果一对小丑鱼都缩小了自己的身体,存活率明显更高。
之前有研究发现在水温升高时,成年海鬣蜥会吸收少部分骨骼,从而达到缩小体形的目的;幼体大西洋鲑则会在冬季来临前开始变小。当环境压力消除后,这些动物又会恢复正常体形。
海鬣蜥是现存唯一一种在海洋环境中生活的蜥蜴,仅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有发现。丨RAF-YYC from Calgary, Canada, Wikimedia Commons
除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尤其是群居动物。当群体成员之间争夺地位时会产生冲突,这就可能导致体形的变化。比如雌性狐獴在获得领导地位后会快速生长,而慈鲷鱼在失去领导地位后体形会变小。在小丑鱼的研究中,科学家也观察到了社会因素对它们体形的影响。不过至于这些小动物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还需要更多研究。大开眼界
🔮无聊到极致?
日本人把泥巴球打磨成水晶球,甚至还开始打磨粪便球了?
在动漫《四月是你的谎言》里,泽部椿打磨了一颗光滑的泥球,想要拿给心仪的有马公生看,但是在此之前,泥球就碎掉了。
事实上,泥团子(dorodango)并不只出现在动漫中,这是一种日本的传统游戏,它的玩法就是用泥巴捏一个球,然后把它打磨成尽可能光滑的形态。
看这个外形谁能相信这居然是泥巴做的。。。。|wiki
如果第一次听说这种东西,可能觉得很不可思议?在日本,这不仅是个儿童游戏,甚至还有泥团子科学协会,大家可以聚众玩泥巴,一些手工馆会将其设置为娱乐项目。甚至在爱知县的博物馆里,也收藏着巨大的美丽泥团子。
不过,想要用泥巴打磨一个光滑的团子并不容易,首先需要团一个尽可能圆的球,晾半干后再在外部裹上一层细土,形成外壳。最后再经过精心打磨,就可以得到一个光滑的泥球了。这是微小的粘土粒子紧密排列,最后产生的有光泽的效果。
想要做好这样一个球并不容易,尽可能团成圆形是第一个重点,另外想要让表面的细土外壳光滑和坚固,则需要确保小球是半干状态,再反复包裹泥土和摩擦,有十足的耐心。在Discovery的流言终结者节目中,人们用这种手法,获得了完美光滑的鸵鸟粪便球和狮子粪便球(?)打破了“我们无法抛光粪便”的传言。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这个考验耐心的游戏说不定能让你重拾一些好奇心,还有人说得到了内心的平静,下次玩泥巴的时候,不如也试试!
平静:泥球碎掉版。|参考资料3
【奇闻电波】
🍊橘子皮变成蓝色了!还能吃吗,不会中毒吧?
橘子皮变蓝了!这样的橘子还能吃吗?吃了会中毒吗?
撰文 Skin,Ziv,阿娴
参考资料:
5G
[1]https://www.zmescience.com/science/keratopigmentation-eye-tattooing/
[2]https://www.linkresearcher.com/information/3d1e9f8c-6e1d-48e3-95cc-b775d39f9542
小丑鱼: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5/250521161226.htm
[2]Melissa A. Versteeg,Individual clown anemonefish shrink to survive heat stress and social conflict.11,eadt7079(2025).DOI:10.1126/sciadv.adt7079
泥团子:
[1]https://gwern.net/doc/japan/art/2002-gibson
[2]https://web-japan.org/trends01/article/011005sci_r.html
[3]https://livingculture.lixil.com/ilm/create/dorod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