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打压成了中国最有效的广告宣传

导读:美国围堵打压中国15年,却意外成为中国的“最佳广告”——华为突破封锁、TikTok用户激增、外资加码投资,中国在打压中逆势崛起,用实力演绎“敌人反对得越起劲,证明我们走得越正确”。

500

围堵打压中国不是自特朗普始,自然也不会自特朗普终。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是从奥巴马开始的,是他的任上提出了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自此,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打压就走上了加速的轨道。

但回头看看这15年,朋友们会发现一种奇怪现象,中国的发展也是在这个15年加速了。在很多领域由原来的跟跑,并跑,到现在在一些领域成了全球瞩目的领跑者;中国的贸易总量也是在时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还在继续增长;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更多的国家成为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很多国家成了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也是在这个时间段,中国成了世界上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稳步增长,一步步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是的,就是这15年,世界看到的是美国对中国围堵打压的反向效果。美国可能没想到他的围堵打压这是为中国做了免费广告宣传。

反向宣传效应还是先从半导体领域说起吧。

2018年12月1日,华为财务总监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温哥华警方逮捕。但美国对华为的围堵打压不是自2018年开始的。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在2008年华为寻求并购美国3COM公司遭到美国政府的阻止就开始了,但从2018年开始,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骤然升级,各种政策措施不断出台。

根据环球时报按时间线所做的整理:从2018年9月开始到2020年8月17日止,三年时间不到,美国对华为的围堵打压的政策、措施以及所引发的事件多达55项,一个世界顶尖国家对一家发展中国家的半导体企业如此丧心病狂,这也是创造世界之最了。

美国是想制造第二个阿尔斯通吧,但事实是华为没有成为第二个阿尔斯通。华为Mate60 Pro搭载自研麒麟9000S芯片,突破7nm工艺,直接证明美国封锁无法扼杀中国技术进步,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

是美国把华为打成了全球第一品牌。5G专利全球第一(占比14%),即使被排除在欧美市场外,仍在亚非拉占据重要份额;鸿蒙系统装机量超8亿,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Mate60系列热销,被外媒称为“对美国制裁的响亮回应”。

当然,前天美国又发布了有关华为的禁令,不准使用华为的麒麟芯片。我敢肯定,不出意外华为的麒麟芯片一定会出现热销。

关于美国对TikTok的打压也应该是一个比较典型事例吧。

TikTok的打压始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并延续到拜登政府,主要围绕国家安全、数据隐私和内容审查等的担忧。

早在2019年10月,美国就开始对TikTok进行调查,并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打压。关于时间线和美国政府对其采取的措施,朋友们可以问deepseek,我就不在这啰嗦了。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美国仍然打着可能威胁美国用户数据安全的幌子。

但禁令则是充分暴露“美式双标”嘴脸,美国以数据安全为由强逼TikTok出售或封禁,但Facebook、Google等美企长期在全球收集用户数据却不受同等审查。这种双标反向引导了全球舆论,也包括美国年轻用户们看清了美国政府言论自由的虚伪性

这种双标禁令让TikTok影响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拉升了用户量。2024全球月活用户突破20亿,使TikTok成为既华为之后美国打压却无法扼杀的又一标杆案例。

你看美国的广告效果是真好,想不谢谢都难。

可能更令美国想不到是他的传统盟友欧盟开始减少对美依赖,推出了《欧洲芯片法案》,很明显,这是为了避免在关键技术上被美国单边政策绑架。

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打压反而成为中国科技自立的标杆,全球南方国家转向中国技术,中东、拉美、东南亚更倾向采用华为5G、北斗导航等非西方体系技术。这种反向宣传效应,长远来看可能比任何官方宣传都更有效。

关于科技领域再举更多例子就啰嗦了,下面看看美国对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所做的广告宣传吧。

如果美国对中国高科技的打压是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那么对中国产业链的打压则是打着“去风险”的旗号。美国的去风险战略本意是减少对华经济依赖,逼企业在美国建厂。但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形成了去风险悖论”——政治施压越强,市场对中国的依赖反而越深。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这次所谓的“对等关税法案”。

从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法案”开始仅仅一个月,美国的零售商的货架空了,平日繁忙的港口静了,物价全面涨了,股市乱了,美国的消费者都说特朗普肯定是疯了。但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谈判的公告一经公布,订单雪片般地飞向中国的各企业,安静了一月的港口一船难求,他们这是怕特朗普再变卦呀。

跨国公司用脚投票,对华投资不降反升尽管美国政府推动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和近岸外包Near-shoring),但市场规律仍占上风。资本跟着利润走,美企在华利润仍丰厚。中国美国商会报告显示,66%的在华美企仍将中国视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仅12%考虑转移产能。

欧洲企业更是加码了对华投资。如巴斯夫(BASF)投资100亿欧元在湛江建一体化基地,空客(Airbus)在天津增设第二条A320生产线,宝马(BMW)扩大沈阳新能源车产能。

还有什么能如此客观地证明中国制造不可替代?还有什么能证明外资对华市场及供应链的依赖?去中国化事实就是特朗普草台班子的摸头之作,根本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事实给了特朗普一记响亮的耳光。

类似这样的广告效应的例子举不胜举,朋友们可以自己去验证。现在的世界好像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和行为都是反着看。你越说中国的哪不好,人们立刻知道中国的这个东西一定很好,你越打压哪个产品,哪个产品就越被国际消费者所青睐。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的这几届政府已经把美国的信誉红利耗尽了。

当前态势恰好印证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悖反律"——过度压制必然引发反向运动。美国政治学者米尔斯海默也承认:”我们原想遏制中国崛起,结果加速了多极化世界的形成。”实际上这位美国学者是隐去了“美国霸权的崩溃、美国信誉的崩溃”等自毁式用语。他当然更不可能想到,中国的发展成就,美国成了助攻者。这种围堵产生的"广告效应",正在让世界重新审视21世纪应有的国际关系。

真的很感谢特朗普,没有他的胡作,哪有现在的效果。

这结果应该不是美国人想看到的吧。美国的这种神操作,使我们不能不想起开国领袖毛泽东于1939年2月6日在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三周年时的一番讲话:“我认为,对我们来说,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军队,或者一个学校,如若不被敌人反对,那就不好了,那一定是同敌人同流合污了。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是的,就是这句话,被敌人反对的是好事而不是坏事。美国政府这是从反面证明了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文中所用数据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认侵权可联系作者本人删除)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