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之路——观察员自筹线下活动第一弹

也许是去年几次观网官方线下活动的大成功,让我们的竹子老师有了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懒政和懈怠,让一帮臭军迷躁动的心无处安放。当然,怂包如我,肯定是不敢铁口直谏的。于是,我决定抛砖引玉,激一激竹总和她团队的好胜心,遂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观察员小伙伴筹划了这次线下活动。

随着近些年我国海军的快速发展,“海防”对一些年轻的军迷来说反倒成了个颇为陌生的词汇。可是从明代到近代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羸弱的海防却屡屡被侵略者撕开,如何建设海防和巩固海防成了那个历史阶段无数仁人志士苦心孤诣的事。于是我就想用两天半的时候带大家重温那段虽不辉煌但足够厚重的历史。

活动的地点选在浙江宁波的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主要原因是这里不仅是明代倭寇活动最猖獗的地域之一,镇海区的甬江口更是鸦片战争浙东之战,中法镇海保卫战,近代七一七镇海保卫战的发生地,遗留了诸多海防遗迹。本次我们准备沿着镇海区甬江两岸寻访五座清代古炮台,一座清代古瞭望台;在北仑和鄞州的海边登上明代分属大嵩和郭巨千卫所的烽火台;当然也少不了和海防、战争、港口相关的博物馆。

参加本次活动的都是之前线下活动认识的小伙伴,分别是:手搓万物新德里,观网史诗VIP旧人不覆,和我同为金融民工的惊雷,撸铁达人世界及其二代目,名字难念又有书卷气的噫吁嚱,来自长安的IT精英小周姐姐,一行八人。

500

PS:要特别鸣谢观察者网的官方支持!虽然我忽悠竹子老师招安失败,但心地善良的竹子老师还是支持了我们官方奖品以及多到我旅行箱好悬没装下的零食,真的非常感谢。

500

500

本次活动的另一位功臣非观网史诗VIP旧人不覆莫属,帮我们协调了活动车辆和司机,让活动中的奔波没了后顾之忧。

500

看起来万事俱备,但是天总会有字面意义的不测风云,干旱了大半年的江浙地区,在我们临行前的晚上迎来了疾风骤雨。几位江浙周边的小伙伴还好说,高铁不至于停运,但几位需要打飞的的小伙伴就平添了诸多变数。好在最终有惊无险,虽然好几个都是临近午夜或者午夜以后才抵达集合酒店,连我自己也是好悬赶上了倒数第二班地铁,但总算齐齐整整集结完毕。

500

第一天活动首日,这场肆意闯入我们的活动的大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趋势,让我再次对自己首先安排参观室内博物馆的英明决策感到庆幸。虽然我的初衷并不是可以让大家躲雨以避免落汤鸡的命运,但是歪打正着不是,果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个人认为,参观文物也好、古迹也罢,如果在此之前能建立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宏观认识,那么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而要建立这样宏观的概念,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先去相关的博物馆。幸运的是,在临近古镇海县城,经历多次海防战斗的招宝山麓就有这样一座博物馆——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

500

500

整个博物馆不大,主题性却非常强,更重要的是和我们这次旅程的安排高度契合,门口除了几尊古炮外,还有一堆吓死人的TITLE宣誓着自己的逼格。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提前一天预约,居然没约到博物馆的讲解,跟我说要提前一周约。呃(⊙o⊙)…拜托,这很离谱好不好!但是当我来到博物馆,看到这位不停背诵解说词的小姐姐的时候,我释怀了,人家确实没背熟,可不得多给几天让人家背熟。

500

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主要介绍了镇海作为海防重镇通商、文化交流和海防战争的历史,重点还是在其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历史。其中中法镇海之战的笔墨又最重,毕竟这算是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少有的一次胜利的海防战争。就我个人的认知而言,其实我觉得这场战争叫胜利多少有点牵强,最多可以被称为一次成功的防御战,但并未有特别多决定性的战果。而且,这也是被逼无奈的反戈一击,躲藏在此处的南洋舰队的三艘战舰的怯懦和畏战也是表露无遗,水师这样的战斗意志,后面北洋水师的不幸结局好像也就不那么难理解。

500

500

500

但无论如何,这场战斗对当时的国人来说都是一针强心剂,证明只要准备充分,战士用命,坚船利舰并非不可战胜。中法镇海之战和镇南关大捷一样,打出了中国军民的精气神,也让我等后辈开其辱法笑话来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因为我们在最积贫积弱的时候,一样不怵法国人。这场战争中的守备吴杰,不顾军令率先向法舰开炮,重创法舰“巴夏尔号”,从此在镇海县城中“吴大佬”这个称呼成了乡梓对其的尊称。果然以佬为后缀的人都很牛X。

500

参观完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大雨非但未停,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好在第二站中国防空博览园就在左近,这个博物馆是由原来深入招宝山的防空洞改建而来,和防空的主题着实颇为契合。一帮熟悉军事历史,有酷爱防空武器的臭军迷看的也是颇为过瘾,里面巨幅的毛主席和中央领导接见使用近快战法打下U2英雄营的照片也颇为震撼,连世界的二代目对博物馆里的空战小游戏也颇为沉迷。

500

500

500

两个博物馆逛下来已临近中午,雨依然未停,大家兴致不减,打伞参观了招宝山脚下的古安远炮台。安远炮台是我们本次寻访的古炮台中保存最完整的,主要损毁的是炮台顶部和一侧墙体,炮台通体由糯米浆黏合的三合土修筑,古意盎然,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糯米饭”炮台。美中不足的是炮台的主炮——大名鼎鼎的克虏伯210毫米主炮在抗战时已被移走,后被日军炸毁,仅剩炮台中央的圆形铁轨和东北侧招宝山余脉上的几尊前膛小炮诉说着其不屈的历史。安远古炮台原是一个小炮台,中法战争后得以扩建,抗战时期考虑到射程和射界的原因,将其主炮移到了更加靠近出海口的钳门口炮台山,这也许也是它得以较为完整留存的主要原因。

500

500

500

午餐小聚后,这场延绵的大雨终于有了稍霁的趋势,我们溯江而上,登上了笠山的宏远炮台,和其名字一样,宏远是我们寻访的几座炮台中,规模最大的,也是几座炮台中唯一参与抗战并有所建树的炮台。炮台由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薛福成创建,抗战时期又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在炮台内侧又兴建了一座巨大的水泥钢筋炮台,全盛时炮台有240毫米克虏伯大炮两门,210毫米克虏伯炮一门,并设高射机枪4挺、20毫米高射炮二门。抗战时期,曾有过击落俯冲轰炸炮台的日军飞机的战绩。

500

500

本来午后大家都有些微微的倦意,但当大家看到钢筋水泥炮台中央的240毫米克虏伯大炮的时候,顿时困意全消。完全不顾尚未完全停歇的小雨,爬上炮架仔细触摸、端详。除了巨炮,炮台上的弹孔、弹药储存单元和指挥掩体也都诉说着其接受过战火的洗礼。虽然后来和某个同为巨炮爱好者的主编讨论,这尊克虏伯应该是复制品,但确实复制的颇为认真,LOGO、细节都颇为用心。当时,某主编一边开车一边和我探讨,且无视我的劝告,表现出对自己驾驶技术的极度自信......然后,本周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500

500

500

500

大家的兴奋点在炮台上空飞过一架卡28后达到了高潮,很难形容当时的心情,当我军的战机飞过古炮台遗迹的时候,仿佛完成了一次历史的交接。大家都兴奋的拿起相机站在仍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炮台上久久不愿离去。

500

500

500

宏远旁边几百米的河边就是镇远炮台,这座参加过中法镇海之战的炮台倾颓的非常厉害,所以目前已经在抢救性维修,整个炮台区域被施工围挡围了起来,我们也只能站在桥上远观。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甬江南岸和招宝山夹江而立的金鸡山,在金鸡山山脚和半山腰分别矗立着靖远和平远两座炮台。很有意思的是靖远炮台在一个拆迁中的消防队里,旁边就是消防队平时训练的高瘦塔楼,有时不禁会想,那些曾经在此训练的消防队员们回眸俯视古老炮台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种心境。靖远和镇远一样,同样参加过中法镇海之战,同样年久失修正在积极修复。平远炮台是这次炮台寻访之旅中唯一需要远观且难窥全貌的,由于其位于金鸡山的半山腰,而上山的道路已经封闭,我们只能在山脚仰视。当然还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就是在汽车经过招宝山大桥的时候向下俯视,此处可窥全貌,可惜仅能惊鸿一瞥。

500

500

500

500

后面就到了这段旅程中我最担心的地方,金鸡山瞭望台,这座瞭望台是中法战争中主要的瞭望侦查之所,也是那场中法大战中提督欧阳利见的督师大营所在地。但是,金鸡山除了靠近甬江一侧有些工业建筑外,整体并未开发,因此也不存在可以上山的铺装路,仅有周边居民趟出的小路可以通行。此时雨虽然停了,但山路湿滑,我对这支小队爬山时的安全问题有一丝小小的担心。好在此时队伍被大炮和战机挑起的兴致尚未消退,队伍士气颇高,小小野山,轻松拿捏。上山的路途中时不时会碰到一些坟茔,仔细辨认碑上的落款很多居然也已经百年以上了。

500

登上山顶就可见瞭望台,提督欧阳利见手书的督师御敌处的巨碑颇具气势,整个瞭望台作为文保被整个圈禁起来,想要近距离接触是不可能,旁边记述历史的一块小碑文字也已漫漶不清,但在外围环视仍可体会历史的沧桑。

500

500

第一天旅程的最后一站是后海塘城墙和招宝山的室外军事体验区,国内的古城墙不少见但兼做海堤和城墙的确实不常见,后海塘城墙现存5公里左右,一侧连着招宝山,城墙上有诸多城防遗迹和抗日时期的钢筋水泥地堡,一侧有纪念南宋爱国将领张世杰的碑亭。城墙上不时可以看到着装一致的中小学生队伍,想来应是某种课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来没报多大希望的室外军事体验区也着实给我们小队以惊喜,除了不常见的歼八战机,展示区内居然还有一架目前炙手可热的歼10实机,可惜展示挂载的是PL-5E,我和小伙伴们开玩笑,你们谁有马克笔,我去那个导弹的5前面添个1,这不就成了PL-15E了嘛。除此之外,主要还是一些退役的防空炮和红旗2导弹的模型。

500

500

500

500

500

第二天,天气已彻底放晴,我们驱车前往总台山烽火台。众所周知,卫所制度是明代特有的军事制度,明代在宁波东部设置定海卫,下辖大嵩、郭巨、穿山后等所。而我们这次要拜访的总台山烽火台隶属于郭巨千卫所。总台山所在的郭巨街道位于位于北仑区东部的穿山半岛,三面环海,像象鼻一样伸入大海,不仅是宁波的最东段也是东南沿海海岸线的最东段,和舟山隔海相望。明代此处也是最易受到倭寇滋扰的地区之一,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都曾征战此地。明洪武年间在此修筑郭巨所城,在穿山半岛的最高峰总台山当时称三塔山设立烽火台,清代沿用,升总台,后称总台山烽火台,下辖高山、土泽、观山、梅山、虾腊五个烽火台。

500

总台山烽火台我在几年前来过,当时不知道车辆可以行驶到接近山顶的位置,实实在在海拔300多米的盘山公路上走了近三个小时。这次,带着小伙伴故地重游,自然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的小面包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向上,最终停在了山腰财神庙的位置,剩下的路程就留给我们用脚步去丈量。

500

根据我的印象,我们这个小队除了手搓万物的新德里,大家都算不上有太多的爬山经验,但整个队伍爬山的行进速度却着实刷新了我的认知,就连世界的二代目都是一马当先,很多时候还是小朋友拽着我往前走,这让自诩经常爬山的我情何以堪。当然,最可恨的还是孩子他爹,我们在半途的览城阁小憩时,世界直接问我:“你咋一直在喘?”卧槽,你爷俩故意的吧。临近登顶的览城阁可以俯瞰郭巨古城以及远处的梅山港,阁内还有总台山和郭巨卫所建立的历史,以及负责建城的明代开国功臣汤和的生平。

500

500

在往上数百米就是此行的目的地,总台山烽火台。总台山烽火台总体来说保存较为完整,不仅烽燧犹存,还有一座应是用于驻守兵士休息的榫卯石屋留存。想象数百年前,驻守的士兵顶着严寒酷暑,海风湿气,轮换驻防监视海面,一时也颇为感慨。能作为烽火台之处,视野一定极佳,总台山当然不例外,可以俯瞰北仑港和梅山港,绕到一侧还能看到穿山港,只是周边山峰上的烽火已经被一台台白色风机取代,颇有沧海桑田之感。

500

500

500

500

500

山顶的总台山烽火台的碑文是集体合影的绝佳场所,而旁边的望港亭则是茶歇小叙的绝佳之处,此处我辛苦背着的竹老师赞助零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其间,有两位上山捡拾游客乱丢垃圾的阿姨提醒我们垃圾勿乱丢,我也代表小队和她们保证我们什么垃圾都不会留下。作为近几年爬过不少野山的自己,其实也深感山间越来越多随手丢弃的垃圾已成痼疾,在此也呼吁诸位欣赏美景的游客把自己造成的垃圾都打包带走。

500

500

500

500

一路下山到达郭巨古城,我们在古城旁找了个农庄作为午餐之所,世界带着他的二代目在一旁钓起了龙虾,而我们则坐在莲池旁吃起了烧烤,颇为闲适惬意,此时我有些后悔没在郭巨街道上买个西瓜一起带来。说起烧烤,此时噫吁嚱的东北血脉彻底觉醒,不仅包干了大部分的烧烤作业,还嫌弃起了店家的炭火和设备不专业,果然东北人的烧烤天赋是基因里带的。

500

500

500

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国港口博物馆,人烟稀少的国字头一级馆,分A馆和B馆,中间有廊道连接,两馆的造型应该是海螺(虽然个人很煞风景的认为说是两坨便便也不是不可以)。国字头的一级馆显然应该有付费讲解服务,可是当我问前台的小姐姐,是否可以找讲解时,她反问我是否有预约,此时我已经有了非常不妙的预感。当我回答没有时,她果然告诉我这边一般要提前一周预约讲解。此时我已经彻底无语了,宁波文旅啊,我是真的要控诉一下了,你们这的博物馆讲解都要提前一周预约是个什么鬼,你们是预约以后再培训人员的吗?

500

500

整个博物馆颇大,主要分为包括中国港口历史陈列、现代港口知识陈列,北仑史迹陈列,以及水下考古陈列,另外还有一个临展厅现在是天津蓟县宝塔文物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张中英镇海之战的投入、战损对比,虽然这场堪称惨烈的战斗涌现出了裕谦这样的忠勇殉国的两江总督,但是这样离谱的战损对比真的只能让人一声苦笑。由于前一天去过金鸡山瞭望台,这张欧阳利见的油画,也让我印象深刻。比较令人震撼的是水下考古陈列馆,不仅有一艘宋代古船,还有正在复原中的“小白礁”一号古船的科研复原现场,这艘古船目前还在复原过程中。此处小队首次出现了分流,世界及其二代目被科学馆的互动游戏吸引去了。

500

500

500

500

第三天上午,我们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横山烽火台,和总台山一样,横山烽火台隶属于定海卫下的大嵩千卫所,但是和总台山比它的海拔要低很多,只有60多米。由于直到80年代末此处还作为我军的沿海瞭望哨所,因此山路修的颇为完善,山脚下还有一座300多年的古井。此时我已对这支队伍的爬山速度基本免疫了,一鼓作气拾级而上,很快就到达了山顶。由于后来被改造为我军的瞭望哨,烽火台上已不见烽燧,但还有个我军的营房留存。对比之下,我突然又想起了总台山顶那个狭小逼仄,遮风挡雨都颇为勉强的石屋,和我军80年代就颇为完善的营房,感叹于时光的流转。虽然已不见烽燧,但烽火台上视野仍然极佳,一侧可以看到通往象山的跨海大桥,和沿海颇具几何美感分布的养殖池,另一侧则是群山和金黄的麦田,在烽火台的国旗下俯瞰这种风景,总会有种有人负重前行后的国泰民安的安全感。

500

500

500

500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买到山下村庄的米馒头,据说在十里八乡很是出名,还上过当地的电视台。

两天半的行程总是短暂,转眼就到了吃散伙饭的时辰,但没想到临行前居然还有惊喜,在我们步行去餐厅的路上居然又看到了从头顶飞过的直9机队,果然老天还是偏爱臭军迷。

500

散伙饭时我拿出了竹老师赞助的携程卡、又私人提供了一份海军节盖章纪念册和私人收藏的石榴石,新德里也拿出了其户外手电作为奖品,进行了一次群内抽奖。抽奖结果基本算是皆大欢喜,各取所需,只有史诗VIP旧人不覆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500

​实话实说,头一次组织小伙伴的线下活动还颇有些提心吊胆,需要提前规划和操心的事颇多,最担心的还是害怕出现安全问题,也会担心规划的景点不及预期或是遇到始料未及的突发状况,也深刻体会到竹老师他们组织活动的不易。好在这次活动的小伙伴都足够包容,当活动结束时收到小伙伴的好评和称赞,心理还是会有久违的开心和一丝丝的得意。活动总是短暂,我们仍会回归到社畜的日常,但我们总会再次相逢,彼此成就美好的回忆。PS:下次活动还是竹老师官方搞吧,我砖已经抛了,就等您的玉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