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强大有效的偏向投资侧的A股市场?
【本文来自《为什么这次A股表现不一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朱家慧
- 错误,现在中国广大普通群众也有投资需求,主要是因为生产是集中的,消费是分散的,一个家庭,他的收入需要转移、储备、调期,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人的消费需求。现在股市主要是为了融资侧服务,如果规则转为投资侧服务为主,将会激发广大普通群众的投资热情。
现在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强大有效的偏向投资侧的A股市场。
一、传统理论认为市场可以完成所有的商品、服务交换,可以配置所有资源的,其实现代经济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发现,市场是有边界的,不是无限的,当交换的正向增值效益覆盖不了交换成本,市场就面临着边界,一是地理空间距离成本,二是生产与消费需求时间错位成本和数量不对称成本,三是财富储存与变现成本,经济危机和金融虚拟资本的出现,都因为市场的边界问题。
我们为了拓展市场的边界,一直都在创新过程中,比如大航海时代,对地理空间距离成本的克服,让全球化配置资源成为可能。比如通过数字化创新,广泛的信息交流成功克服了生产与消费需求时间错位成本和数量不对称成本。比如通过金融工具和金融资本市场、金融虚拟资本市场,降低财富储存与变现的成本。
其中在宏观上金融工具和金融资本市场、金融虚拟资本市场,只能降低财富储存与变现的成本,不能完全抹掉这个成本,在微观上,为了交换了便捷,一般默认是没有成本的,比如有钱就可以消费,当微观主体触及到成本时,比如您需要变现的资金非常大,恭喜您,您来到了市场的边界。
金融一开始就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先是强势主体信用,然后是国家信用,通过市场完成财富的储存和变现,体现为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这个时候,需要流动的财富可以自由的变现。
当随着经济发展,需要流动的财富增多(正的一面是消费增长的需要,负的一面是非消费现象也要财富体现,比如地位与金钱之间的量化关系),而实际财富变现端,受生产力发展速度限制,无法及时变现,金融资本市场来到其市场边界,必须创新,在银行等间接融资体系外,创建金融虚拟资本市场,主要是满足非消费现象,比如地位与金钱之间的量化关系需要的财富储存。
二、经济发展是螺旋式的,一次经济循环的终点是下一次经济循环的起点,通过人的组织化劳动源源不断地产生财富并源源不断地实现消费,由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持续增长的,在统计学下,下一次经济循环总是高于上一次经济循环,这就造成了产能替代和消费替代,上个世纪产能替代是非常残酷的,经济危机造成生产力浪费非常严重,大量旧产能依附的生产要素,无法及时得到利用,在金融虚拟资本市场出现后,能较好地解决这种产能替代过程中的浪费,这种产能替代,包括:
1、因科技创新引起的产能替代。
2、因社会创新引起的产能替代。
3、因产能本身的传承问题引起的产能替代。自然过程中,一般这个产能替代是负向的,继承人大部分没有实际的产能运营能力,所以在宏观管理中,需要为他们提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置的宏观服务,其中最有利于多继承人时,企业的稳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