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空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可以歇歇了

悲观主义被彻底打脸。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共识:4月2日后互加的超过100%的夸张关税取消绝大部分,互相之间只保留了10%的新加关税,另有24%的新加关税暂停实施。

美国这一波贸易战攻势,以虎头蛇尾告一段落,结果远远超过此前的悲观预期。

不只是关税风波,就连特朗普铮铮有词的降药价措施,也只是取消中间商环节,并不会对药企有所影响,美国医药股应声上涨。

这也充分反映出,世界可能会荒诞,但最终还是会朝着务实、理性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再悲观显得并不科学。国际局势如此,中国创新药资产更是这样。

过去一段时间,不管是关税风波还是降药价措施,都对中国创新药资产造成了极大的“情绪”杀伤力。但事实证明,一切都只是我们多虑了。

更重要的是,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国内药企始终在演绎 “确定性再升级”的戏码。

典型如在外力影响下,市场情绪受到一定影响的云顶新耀,其当家王牌产品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的利好在5月6日如期而至:

耐赋康成为首个且唯一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这为其加速迈向50亿峰值,提供了更坚实的底气。

实际上,不只是耐赋康,云顶新耀的硬逻辑是“自主研发+授权引进”双轮驱动模式下的确定性和想象力,接下来“催化密集空间广阔”。

基本盘中,依嘉销售延续快速增长,伊曲莫德获批在即,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的新药预计在今年递交上市申请;而自主研发管线中,新一代共价可逆BTK抑制剂EVER001、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在今年也均有重大节点……

如今,随着耐赋康加速放量,将推动云顶新耀在双轮驱动道路上加速冲刺。这进一步说明,市场情绪时有波动,但投资者终究还是要回归理性、价值驱动。

/ 01 / 从患者认同到监管认可,不容怀疑的临床竞争力

对于部分中国创新药资产,不应该再悲观的核心逻辑是:它们的临床竞争力,已经极为明确,且不会轻易受到外力而改变。

最为典型的,就是云顶新耀的耐赋康。此次 “完全获批”,为其达成50亿销售峰值目标,提供了更大的底气。

【完全获批使得患者规模大扩容】

此前,耐赋康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具有进展风险的原发性IgA肾病成人患者。一般来说,这类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 1.5 g/g。

而随着完全获批,UPCR限制被取消,耐赋康适用于所有“具有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IgA肾病成人患者”,潜在获益群体规模将大扩容,毕竟“具有疾病进展风险”的IgA肾病群体是大多数。

临床上,对于“具有疾病进展风险”的判定,核心指标是持续蛋白尿的存在。过去几年,全球诸多权威研究,支持将较低的蛋白尿阈值(≥0.5 g/d)作为IgA肾病进展风险增加的依据。《2024版KDIGO IgA肾病和IgA血管炎临床管理实践指南(公开审查草案)》指出,IgA患者的蛋白尿≥0.5 g/d(或同等水平),则该患者有肾功能进行性丧失的风险。

该标准已经覆盖绝大多数确诊的IgA肾病患者。虽然目前并未有明确统计,但部分权威医院发表的相关患者跟踪研究,可以给予市场一定参考。

例如,2024年年底北大医院张宏教授、吕继成教授研究团队公布的《中国IgA肾病长期随访》研究,纳入了2003年-202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的2141名IgA肾病患者。结果显示,上述患者中位尿蛋白定量为1.26g/d,其中超72%患者在研究开始时每天尿蛋白定量≥0.5g。

500

(《中国IgA肾病长期随访》纳入研究的患者特征)

此外,eGFR年下降率、种族、年龄、血压、血尿、MEST-C病理等情况也是影响IgA肾病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因素,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个体化判断IgA肾病患者是否具备“进展风险”。

500

(国际IgA肾病预测工具指标)

考虑到相比海外人群,亚裔人群发生ESRD(终末期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56%,如果再加上主观评判,可能所有中国IgA肾病患者都具有疾病进展风险。

显而易见,随着“完全获批”,耐赋康将适用于中国存量500万IgA肾病患者、每年新发10万患者的绝大多数。

【群体放宽,患者潜在用药周期延长】

随着使用群体的放宽,意味着耐赋康可以更早介入IgA肾病的治疗,单个患者用药周期可能会延长。

目前看,一个治疗周期不够,渐渐成为临床共识。《2024版KDIGO IgA肾病和IgA血管炎临床管理实践指南(公开审查草案)》指出,多数患者可能需要重复9个月治疗周期或降低剂量的维持方案,以在降低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方面产生持续的临床效果。

而提前介入治疗,意味着能够在更早期控制疾病,患者的获益年限大幅延长。这一逻辑下,单个患者的用药周期也会进一步延长。

患者规模扩容加上用药周期大幅延长的可能,“完全获批”之后的耐赋康,放量逻辑将变得更为扎实。

【重塑治疗标准,一线基石地位更稳固】

耐赋康获得完全获批,更大看点在于,能够放大其作为“首个”完全获批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的优势,“一线基石”地位更稳固。

具体来说,IgA肾病对因治疗要同步进行,耐赋康则是《2024版KDIGO IgA肾病和IgA血管炎临床管理实践指南(公开审查草案)》中,全球首个且唯一被推荐的对因治疗药物,充分肯定耐赋康一线基石地位,为临床端用药提供理论参考。因为耐赋康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证明可降低致病性IgA和IgA免疫复合物水平的治疗方法。III期临床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耐赋康不仅带来了持久的蛋白尿下降,减少了镜下血尿风险,更重要的是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上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且统计学显著的差异(p<0.0001),能减少肾功能衰退达50%。在中国人群中,耐赋康能延缓肾功能衰退达66%,预计将疾病进展至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延缓12.8年。

此次“完全获批”,为耐赋康成为我国IgA肾病治疗的“一线基石”带来实际支持。

耐赋康完全获批,首先意味着通过更严格的审查,为医生治疗决策提供更坚实的依据。更关键的是,将会推动耐赋康重塑IgA肾病的整体管理范式。

因为在附条件批准下,耐赋康作为UPCR≥ 1.5 g/g患者的手段,只能称之为“改变治疗选择”;但随着完全获批,耐赋康能够给更早期患者带来更好获益,会成为更多患者的第一选择,从而“定义治疗标准”,彻底奠定其“一线基石”的地位。

再加上,2-3年医保独占期,以及医保原价续约的预期,给予耐赋康的不仅是市场窗口,更是建立诊疗范式的战略机遇期。如果能够在“定义治疗标准”层面加速深入,耐赋康的“一线基石”地位被撼动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换句话说,基于自身得到验证的临床效果,耐赋康有望持续满足lgA肾病患者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并兑现巨大的商业价值。

/ 02 / 持续向好的放量轨迹,与市场谨慎形成鲜明对比

实际上,中国药企在过去几年,不只是证明了自己能够将具有临床竞争力的管线推上市,更重要的是论证了自身的变现能力,能够在短期内迅速集齐商业化必备要素,让产品处于放量的加速度中,与市场的谨慎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点,云顶新耀的耐赋康,仍是极佳案例。

耐赋康的高上限毋庸置疑。拥有500万存量患者,并且每年新发10万人,IgA肾病市场需求极大。这正是云顶新耀对能够重塑治疗标准的耐赋康,给出50亿元销售峰值预期的根本原因。

到目前为止,保证放量的种种条件在短期内达成。2024年医保谈判成功被纳入2025年执行医保目录,耐赋康已解决了可负担性问题;如今随着完全获批,不仅更多患者将获益,还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治疗决策依据,集齐了放量的核心要素。

再加上云顶新耀自身商业化表现非常出色,更是确保了目标的实现。

目前公司正在加速商业渠道的铺开。基于高效的商业化能力,截至2024年底,凭借150人规模的专业肾病销售团队,公司已成功覆盖全国600-700余家核心医院,触达60%以上的目标患者群体。而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26个省市的医疗机构已开始按医保价格执行,医保累计惠及超1万名新患者。

随着渠道的日渐成熟,耐赋康二季度放量开启加速度。根据江西医保APP数据,4月最后一周的销量是3月最后一周的近3倍。如今加上极大扩展的用药患者基数,势必会继续带动耐赋康持续加速放量。

或许,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耐赋康的年度销售额都会持续刷新市场认知。因为创新药进入医保放量,是一个持续爬坡的过程。以近两年热度较高的伏美替尼作为参考,自2022年1月进入医保目录后开始持续放量,2022年伏美替尼销售额同比增长235%至7.9亿元,2023年增长155%至20.18亿元,2024年增长76%至35.58亿元,今年一季度仍同比增长48%至10.98亿元。

500

(伏美替尼纳入医保后持续放量)

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则在进入医保5年后,从当初不足1亿元的销售额,到如今有望超过百亿,且销售额依旧在爬升。

不管是从患者规模、临床地位还是商业化能力等诸多维度来看,耐赋康与上述“爆品”都有过之无不及。在种种有利条件下,耐赋康成为大单品的进程不可逆,很显然,过去市场对其持有谨慎态度,很可能是多虑了。

/ 03 / 从内到外,中国创新药资产确定性大升级

从爆品打造到预期兑现,部分中国创新药资产充分证明了自身打硬战的能力。而更不被市场充分看见的一点是:部分创新药企业,早已脱离了单品依赖的范畴。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且有充足可能来对抗外界环境干扰。

还是以云顶新耀为例。虽然因为耐赋康明星潜质,市场将其对等于云顶新耀,但云顶新耀的预期绝不局限于耐赋康。

当前,云顶新耀耐赋康确定性升级只是明线,暗线是其自身的确定性也在升级。

因为云顶新耀一直是双轮驱动战略。在商业化层面,依嘉正在稳步增长,伊曲莫德上市获批在即;在自主研发层面,差异化BTK抑制剂EVER001、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EVM16、通用型mRNA肿瘤疫苗EVM14等蓄势待发,带来更多向上空间。

500

(云顶新耀管线布局)

例如,EVER001价值拐点临近。作为一款共价可逆的BTK抑制剂,具备更出色的选择性、更强效靶点结合能力、更少的多脱靶毒性等综合优势,适合自免适应症的开发。

目前,EVER001在原发性膜性肾病市场已经初露锋芒,去年年底公布的1b/2a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了效果突出、安全性良好的优点,极具竞争力,有望给全球超200万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带来新选择。从节点来看,1b/2a期研究一年随访数据有望在近期公布,如果优异趋势得到保持,必然有望带来重磅BD,并帮助公司加深在肾脏疾病领域的护城河。

500

(云顶新耀战略聚焦肾脏疾病领域)

从公司战略来看,云顶新耀兼顾近期、中期与远期,覆盖引进与自研管线,确定性与想象空间同时在线。

更重要的是,云顶新耀的管线构成,针对全球不同市场,这意味着其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单一市场的冲击。例如,即便美国控费,但耐赋康针对国内市场,完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云顶新耀的布局和表现,只是优质中国创新药资产的一个缩影。

当然,目前来看,“外力”在持续向好,不管是关税还是美国药价控费,目前来看,都不会对全球药企带来冲击。很显然,中国创新药资产的确定性,只会继续升级。

这样的当口,还看空中国创新药资产的,真得可以歇歇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