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吃出带血创可贴?网友:高价品牌零食恶心出新高度

在消费升级口号喊得最响亮的那几年,休闲零食赛道那绝对是独领风骚。

市场上的同款商品,带上精美的、印有爱豆照片的包装、以及礼盒包装后,价格翻个好几倍,依然一年能卖出上百亿的规模。

各品牌铺天盖地的广告,那真可谓无孔不入,什么地铁、电梯、互联网之外,但凡热门的影视剧、综艺,有一个算一个,他们的植入,从不缺席,甚至连古装剧,都得塞几个现代化包装的零食进去。

500

比如,去年一年,这个行业,就搞了不下50+的各种跨界联名活动。

更不用说,明星爱豆火一个,代言人换一个的疯狂,它们恨不得同时用几个明星代言人……

然而,他们动不动一年十个亿、几十个亿的营销广告费到底是谁在买单呢?

500

起初,小柴觉得,是消费者在买单吧,当然了,如果与宣传和口号一样货真价实,通过营销去做品牌溢价,去做规模,只要有消费者买单,那都是市场行为,合情合理合法。

然而,随着这些年,这个行业一众品牌的不约而同的在一个地方塌房,才发现,这些巨额的营销广告费,不仅是消费者在买单,还有食品安全……

还记得去年,某打着高端零食旗号的品牌,因配料表的事情被打假,在热搜上霸榜了几个月,但最终这事,吃瓜群众们也没来结果,就悄无声息的收场了。

今天,又一个打着以用户为中心的零售新地标品牌,来伊份被质疑翻车了,并且冲上热搜。

500

事情的起因是,有宝妈连发两条视频投诉,自己在来伊份买的粽子,吃出了带血的创可贴。

500

该宝妈在视频中表示,自己给小孩喂粽子,宝宝粽子吃到一半了,说嘴巴里有东西,然后发现,粽子里面有个卷起来的创可贴。

500

有创可贴已经足够恶心了,就像该宝妈说的,这比吃到苍蝇还要糟心。

但当把创可贴撕开,则出现了更恶心的一幕,这个创可贴,竟然有明显的血迹。

500

该宝妈表示,创可贴里明显是血,并展示了品牌,称自己没有造假。「来伊份这个事件怎么处理……

500

宝妈公开质问商家,「你们的工人到底是怎么来负责的?这个事情你们官方要给一个解释吧。」

根据消费者发布的视频,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

对此,有网友则猜测,很有可能是包粽子的工人手被粽叶刮伤,贴创口贴,然后手湿了,创口贴掉下到粽子里了。 

500

该事件被曝光后,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经历,比如有人表示:「有一次吃来伊f的金针菇吃出过一根皮筋,还有一次吃他家芒果干吃出来一根头发,那一次忍不了就打投诉电话了。不过商家态度很好 直接赔付了一袋芒果干的十倍赔偿。」

500

更多的网友则表示:避雷来伊份!

500

而小柴查阅发现,关于来伊份零食吃出异物的事情,可以说屡见报端,比如去年,有媒体报道,来伊份杨梅吃出石头。

500

据媒体报道,有网友表示自己在购买的来伊份陈皮杨梅中吃出了一块小石头。「我想说来伊份真的不算便宜,但是吃出石头这种真的离了个大谱,这么大个企业,食品安全如儿戏

500

类似的还有:坚果吃出美甲片

500

而小柴检索发现,在黑猫投诉上检索「来伊份异物」关键词,投诉量高达八十多条。

500

比如未拆封零食有毛发、杏干里有石子、虾条吃出橡胶条……小柴翻了一圈发现,这种吃出的异物可以说五花八门,要啥有啥。

而在小某书上,类似吃出异物的笔记也是一搜一大把,按照发布时间排序,发现这样的笔记更新频率非常高。

500

而除了吃出异物,发霉变质问题也是投诉的重灾区。小柴真是难以想象,一家高价的品牌零售,品控为何如此糟糕,食品安全问题竟然糟糕到了这种地步。

而值得注意的是,来伊份曾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登上监管部门抽检「黑榜」,还曾影响来伊份的上市进程。

而对于这次被指吃出带血创可贴,来伊份也进击回应,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很重视此事,已在进行内部排查。

同时,来伊份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反映的问题,企业深感抱歉,已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目前,该款粽子已全店下架。

同时,官方也发布情况说明,来伊份表示,如有消费者因食用存有异物的蜜枣粽出现身体问题,由此产生的检查、治疗费用,会全额承担。

500

来伊份同时表示,粽子的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设有专岗、专职检验热源,对于生产中员工使用创客贴的管理,工厂设有专人专岗对车间人员检查伤口异常情况,如发现伤口明确规定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相关关节。

其余非直接接触环节,如需要会有专岗人员发放工厂专用的蓝色金属材质创可贴,同时佩戴专用一次性蓝色食品级手套作业,专用创可贴可通过金属探测有效识别,避免管理的漏洞,并在当班生产结束后统一回收做好记录,同时确保可追溯。

500

此外,来伊份还表示,针对此次消费者陈述的异物,来伊份工作人员看到产品,但还没拿到实物,会在取得实物后,作进一步分析判断,并查明原因,如确为生产过程控制问题,将再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也就是说,目前这个创可贴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哪个环节进去的,以及是不是其他原因,目前还不确定。

随后,小柴在该宝妈账号发现,其之前发布的两则视频均已消失,仅保留一条最新的视频。

此外,在媒体报道的视频评论区,该宝妈留言称:「我的原视频已被官方强制下架,我现在就想要个说法……」

500

在唯一一条还在的视频中,其表示,带宝宝做了各项传染病指标检查,目前没有被传染,但医生说传染病会有大概三个月的潜伏期。其晒出了各种检测报告。

500

她同时称,来伊份想把样本拿走检测,自己没有同意。「一旦被拿走我就麻烦大了,估摸着到时候开始说我隔着栽赃陷害他们公司」。

「来伊份目前还没有找我谈赔偿的事,等明天孩子爸爸拿着标本去市监局检测以后再来和大家报备新进展」。

对于此前投诉视频隐藏是因为来伊份公司来过人,要求在孩子体检结果没出来之前把视频隐藏,说影响太大了。对方称,如果后期他们处理不好,还可以持续发视频曝光。

500

那么后续如何发展,到底真相如何,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

不过,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去年某零食品牌被打假的事情,被大家,品牌和当地各种部门都称该品牌不存在问题,但如果真不存在问题,为何那两个打假人,没以抹黑企业的名义,付出代价呢?

当然,还有就是,似乎这个品牌零食赛道,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是某一家这样,而是这个赛道的常态,无一品牌例外。

500

那些头部的品牌,也就是各种广告铺天盖地的品牌,它们的产品吃出异物、发霉变质的投诉似乎也从来没有断过,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或许,这是这个行业现有模式的Bug导致的,大家都知道,这些品牌零食,虽然打着零食品牌化的旗号,但大部分都是采用代工模式,而随着这些品牌SKU的持续规模化,代工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管理。

500

另一方面,从他们的财报数据也不难发现,这个赛道是典型的营销重于产品研发的典型行业。他们把大量的钱,都花在营销上了。

以来伊份为例,其2024年总费用14.31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就达到了9.53亿元,相比,研发费用仅为979.28万元,相比2023年,更是同比减少了47.08%

而从该公司的人才结构来看,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0.63%。

500

看到这些数据,小柴是不知道说啥了,柴油们可以自己判断。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来伊份去年营收和利润怎么样。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来伊份营业收入为33.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526.76万元,与去年同期的5704.54万元相比,下降了231.94%。

换句话说,即是产品卖的贵,但来伊份依然不赚钱,还在亏钱,面对高企的销售成本,以及亏损的局面,来伊份要找回利润,该从哪里下手呢?相比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500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零食赛道,绝不是来伊份一家这种情况,其他有一家算一家,都是半斤八两。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我们愿意拿更高的价格买零售的时候,我们到底在买什么呢?

所谓的高端,除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门头、代言人、各种广告植入和精美的包装,消费者最愿意花钱的关于商品品质方面,有提升吗?

当吃出创可贴、美甲片、毛发、塑料……当精美包装的零食,里面出现变质的霉点霉斑的时候,所谓的高端零食,成了皇帝的新装。

而消费者成了那个最大的笑话食品安全,也成了儿戏,消费者掏出的更多的钱,只是一堆会被扔进垃圾堆的精美包装,以及那些虚无缥缈的口号,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广告罢了……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叁号

编辑|谭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