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说高考公平要从广东省谈起,为何广东人高考不比惨?
最新一期睡前消息,马前卒关注了高考公平问题,着眼点放在了广东省。
之前谈到高考公平这个话题,网上长期以来最关注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南河北两省,捎带着山东省,所以后来有所谓山河四省这个概念,但山西只是拿来凑数的,就像四大天王一样...
还有,其实山东省也是被捎带着说事,因为人家山东毕竟有2个985,所以有些山东人对于山河四省这种捆绑搞法,也并不感兴趣,谁跟你山河啊?

所以呢,这个话题基本上就是河南河北两省,特别是河南省吧,声量更大一点,当然河北出了衡水这种奇葩,吸干了全省尖子生,搞得大家怨声载道,也很痛苦
河南人民高考叫屈,一个主要论点是高考人数特别多,超过百万,但其实这个数据错了。真正权威数字还是要看官方发布,按照河南省官方消息,2021年河南高考参加全国统考人数是79万人,还有一些是省内高职、专升本统考人数,这20多万实际上不参加高考统招。

当然,河北、山东高考人数也不少,参加夏季高考人数都在50万以上。

但广东省高考人数也很多啊,也就比河南省少一丢丢,去年最新数据是广东省夏季高考人数来到了76万,而河南省高考人数这两年持续下降,所以广东省已经成为全国高考人数最多省份。

再到具体高考招生比例方面,根据2022年数据,2022年全国各省985录取人数排名,山东省(11925人),河南省(11506人),四川省(10500人),广东省(10179人),河北省(9510人),湖北省(8270人),陕西省(6194人),江西省(7888人),浙江省(6327人)......
按照真实高考统考人数来算,广东省985录取率和河南省都是1.4%左右,确实都非常惨。但山东省和河北省985录取率其实接近2.0%,要好很多。
所以河北虽然没有985,但高考招生其实真不算太惨,毕竟紧邻首都,北京那么多985,除了照顾本地考生,就全国范围来说,给河北省招生计划也很够意思了。
而在211录取率方面,广东省就大幅落后于河南、河北等省了。河南光是郑州大学一个211,省内招生就超过6000人。
所以,广东省985、211实际录取率真的是全国最低。尤其是它的高考报名人数还这么多的情况下。
更惨的是,广东省内各地985、211录取率极度不均衡。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基础上,985、211招生名额基本上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于是粤北山区韶关、清远;粤西云浮、阳江、茂名等地方985、211录取率就更加惨淡。
先看最有代表性的清北招生数据,根据睡前消息这个统计,2024年清北在广东省合计招生355人,广州和深圳占了差不多200人,占了差不多60%比例,而2024年深圳考生人数6.58万,广州6万,只占全省考生16%左右。
看看这是何等差距?

你再对比一下经济第二大省江苏,13太保清北录取数据虽然略有差距,相对来说也比较均衡。而且最穷的宿迁,清北录取人数反而排名前列。

还有河南各地清北录取数据,省会郑州也没有绝对优势,各地区之间也都比较均衡啊。

所以广东省高考录取,各地区之间差距太大了。
再看这个图,这是2021年广东省高考高分考生分布图(理科前150,文科前50),也是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也是韶关、清远、河源等地基本没有。

至于重点本科招生比例,广深佛珠莞中这6个城市断崖式领先其它15个地级市。也就是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嘛。

你想想看,广东省本身985、211录取率都是全国倒数了,结果还有一大半都被深圳、广州拿走了。如果只看深圳、广州的985、211录取率,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但也超过大多数发达城市了,于是也就显得韶关、清远、云浮这些广东贫困地市高考录取率更加低了。
总之,广东省非珠地区高考录取,真的是惨不忍睹,绝对比河南河北这些常年叫惨的地方,惨太多了。
那奇怪的事情就来了,为什么广东高考这么惨,网上却基本上看不到广东人卖惨呢?
山河四省的梗都火到全国人民皆知了,更多人却没有在网上说我更惨吧?

睡前消息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因为偏远地区在网上发声力度太小,网友关注度也太少,所以韶关、清远、云浮这些地区虽然高考这么惨,但是没几个人关心。
像睡前消息就分析了,大都市影响力远远超过偏远地区,2021年河南大水,大家都只关注郑州死亡数据,尤其是郑州地铁事件,但偏远卫辉小县城伤亡比郑州还多,网上却没有什么人关注。

与之类似,广东省虽然高考录取比较惨,但是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尤其是广州、深圳2个大城市教育资源很好,录取数据很高,他们自然不会叫惨。
这些贫困地市存在感太弱了,我估计大多数人恐怕都没听过清远、河源这几个地方吧。
存在感太弱,所以当地人在网上发出的声音也就很小,你自然就听不到。
第二呢,是因为韶关、云浮这些贫困偏远地区,本身对高考重视程度也没有那么强。
按照睡前消息分析,主要是因为广东这些非珠地区生育率比较高,特别是粤东粤西地区农村家庭三孩率达到惊人的70%多

这些底层家庭呢,生了那么多孩子,并不需要都去走读书靠教育改变命运这条路,也可以让其他孩子尝试不同路径,比如全红婵的家庭,就让小孩去练跳水,出一个奥运冠军,全家就都出息了,所以这种家庭对升学期望并不会那么高。

但我觉得,还有一点也很关键。就是广东省内很多贫困地区,不像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那样重视教育。尤其是不像江苏那样卷教育。
这是因为广东省,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更加重视经商。看历史上明清时期各地进士名单,以及中举人数都知道,像韶关、清远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没有读书氛围,都是往省城跑,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对外贸易民营经济最新发展起来,广东省也确实吃到了改革发展红利,很多人做生意都能发财,于是都跑去开厂当起了小老板,要不然就去打工了。
还有一点,广东靠近香港,50年代之后香港人口几乎全部都是从广东各地移民而来。广东人更有润的传统,自从晚清以来,广东润去国外人口少说也有上千万了。

所以相对来说,广东人对于经商和出国的热情比其它省更高(临近福建也类似),所以广东很多底层人民,对于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命运这种意愿就不是那么强烈。尤其和山东省形成了强烈反差。如果说山东人民对考编有一种执念的话,广东人可能就不是那么在乎教育了。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人民都来广东省打工,广东省遍地是老板,长期以来,就潜移默化形成这样一种心理,你读书读再好,还不是要来给我打工?所以读书有那么重要吗?
这其实,倒有点美帝这种发达地区心态。美帝就是除了1%的学霸去卷,还有少数权贵阶层靠捐款保证孩子读藤校,其它大多数中产也好,底层家庭也好,对读书没那么执念,反正读个社区大学,出来找工作也都差不多,反正都进不了金融行业赚大钱,所以何必呢?
因此吧,广东省人民不在高考这个话题上叫屈,喊惨,我倒觉得是一种进步体现。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