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降准降息,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5月7日一早,三部门齐聚开会,央行行长率先宣布两大利好:降准降息。

1、降准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

2、降息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均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500

先说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其实就是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减少存放在央行的资金,从而有更多信贷资源投放市场,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

目前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最高的从20.1%降至6.6%,降准的空间其实已经不是很大了。

500

由于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1年就下调至5%,连续多年没有更改,外界就猜测,5%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隐形下限。

也就是说今年大型银行的降准空间也仅剩1.5%左右,今天下调了0.5,预计今年也许还会有一到两次下调的机会。

当然这个下限也并不是完全不可突破的,像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多年来维持在1%左右。

据专业人士分析,这次0.5个百分点的调整,能满足市场上的长期资金需求。当前市场流动性的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的,为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银行短期流动性投放每天开展操作,且操作规模较大。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从外部冲击来看,4月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我国对外贸易将受到较大冲击,金融市场波动也有所加大,需要及时降准释放更多流动性缓解冲击,稳定市场预期。

在业内看来,这次降准可以调整市场流动性结构,相应适当减少短期流动性工具的滚动续作,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同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负债稳定性,弱化银行高息揽存动力,压缩非银机构资金空转套利空间。

500

比起降准,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降息。

首先,降息充分体现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本次降息不仅政策利率下降,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也一同降低。预计政策利率下降将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有利于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同时通过利率传导,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基本面。

其次,降息后,普通人的债务压力,消费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投资成本,甚至地方政府的债务成本,全都会集体下降。可以说是一项全民都能享受到的利好政策。

此前,中办、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已提出“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是人民银行推动提振消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的有力举措。

市场普遍认为,住房公积金利率下调,能够有效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充分体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优惠力度,激发居民住房消费积极性,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支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据报道,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范围既包括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也包括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此次利率下调后,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执行新的利率,此前已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调。这可直接减轻借款人利息负担,等同于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以一笔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月供将由4136元降至4003元,减少约133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约4.76万元。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