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贿赂与木制便桶:教皇选举秘密会议简史
数百年来,在选举新教皇这一高度仪式化的过程中,丑闻和政治阴谋一直屡见不鲜。
梵蒂冈城——枢机主教们在选举下一任教皇的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意大利的高级神职人员希望选出一位意大利籍教皇,法国人则希望是一位法国人,双方僵持不下,将近三年互不相让。
为了打破僵局,当地民众将枢机主教们锁在一座教皇宫殿的大厅里,只给他们提供面包和水作为食物,还把窗户用砖砌死。他们甚至掀掉了屋顶——表面上说是为了让圣灵能直接降临,实际上是让枢机主教们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这场于1268年在罗马附近的维泰博镇举行的教皇选举秘密会议,是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次。这场漫长的“禁闭”给教皇选举带来了现在的名称:“cum clave”,在拉丁语中意为“锁闭”。最终当选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世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制定了一些至今仍适用于教皇选举秘密会议的基本规则,包括严格的隔离、每日投票以及一定程度的艰苦条件。
本周三开始的选举已故教皇方济各继任者的秘密会议,时长可能会短得多。现代教皇选举中的戏剧性和阴谋元素可能足以拍成一部电影,但与过去几个世纪相比,如今的不正当行为程度要轻得多,在过去,政治操纵和公然贿赂是司空见惯的事。
布奥纳米科·布法尔马科所绘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世的壁画。
在隔离期间发生的事情,对于欧洲那些老于世故的统治者们来说,很少是什么秘密,他们认为教皇的人选太过重要,不能仅仅由教会来决定。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J·鲍姆加特纳在他的著作《紧闭的门后:教皇选举史》中所描述的那样,1549年枢机主教们开会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一名特使让他们知道,这位欧洲最有权势的人甚至“会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小便” 。
教皇选举秘密会议的许多仪式相对来说是近代才有的。西斯廷教堂直到1878年才成为教皇选举的唯一地点。在此之前,还没有用黑烟表示投票未成功、用白烟表示选出了新教皇的惯例。
“教皇选举秘密会议是一个充满神秘传说的地方。人们常常把它描绘成一个几乎不受时间影响的机构,在那里会发生神秘的事件,枢机主教们在揣摩圣灵的投票倾向时,会遵循奇特的仪式。” 历史学家阿尔贝托·梅洛尼说,他著有一本新书,名为《教皇选举秘密会议与教皇选举》。
教皇们在14世纪的几十年间将教廷迁至法国阿维尼翁。西斯廷教堂内的一个炉子会释放烟雾信号,表明是否选出了新教皇。查尔斯·内格雷/赫尔顿档案库/盖蒂图片社;梵蒂冈媒体/美联社
“这些都不是真的。教皇选举秘密会议是对实际需求的一种实际回应。” 梅洛尼说,也就是说,是为了确保教皇之间能快速、和平地过渡。
在早期基督教时期,罗马主教的选举过程并不固定,通常涉及当地神职人员、有权势的显贵以及民众的支持。直到11世纪才出现枢机主教,最初只有12名,就像耶稣的十二门徒一样。枢机主教的人数逐渐增加,预计本周的秘密会议将有创纪录的133名枢机主教参与投票。
自12世纪以来就有规定,候选人需获得三分之二的枢机主教投票才能当选为教皇。
现代的教皇选举秘密会议通常持续两到五天。史上最短的一次秘密会议发生在1503年,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
教皇选举秘密会议的唯一任务就是选出一位教皇。1378年的秘密会议失败了,导致教皇之位出现争议。
当时,教皇职位在法国阿维尼翁设立了70年后刚刚迁回罗马。愤怒的罗马暴民要求选出一位罗马籍教皇。受到恐吓的枢机主教们照做了。但许多枢机主教后悔选择了脾气暴躁的教皇乌尔班六世,于是他们又任命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对立教皇克莱孟七世,后者回到了阿维尼翁。1409年,一群枢机主教试图结束这种分裂局面,但以失败告终,他们选出了第三位教皇,其驻地在比萨。
1958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选举期间的旁观者。1963年6月,西斯廷教堂的烟囱冒出白烟,宣告新教皇保罗六世当选。1978年8月的教皇选举秘密会议前,枢机主教们参加弥撒。菲利普·勒泰利耶/《巴黎竞赛画报》/盖蒂图片社;BBC动态影像资料馆/ BBC档案库,伽玛-拉斐图片社/盖蒂图片社
德国的一次大公会议废黜了这三位教皇的继任者,为1417年选举出一位新的、唯一的教皇铺平了道路。
西斯廷教堂举行的第一次教皇选举秘密会议是在1492年,也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那一年。这次在教堂举行的首次选举因丑闻而蒙上了阴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出身于富有的博尔吉亚家族,以其奢华的生活方式和众多子女而闻名,他通过用土地、金钱以及梵蒂冈教廷(即罗马教廷)的肥缺贿赂其他枢机主教,确保了自己的当选。
西斯廷教堂成为教皇选举秘密会议的固定地点后,枢机主教们曾共用梵蒂冈内原本属于亚历山大六世、绘有壁画的公寓作为寝室。
据信为佩德罗·贝鲁格特所绘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肖像。他的住处如今是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梵蒂冈博物馆;迪米塔尔·迪尔科夫/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那里的居住条件并不舒适。多达六名枢机主教共住一间房,用临时隔板来保证隐私。卫生间很少,枢机主教们得到了一种便椅,基本上就是木制便桶,放在床边使用。
“这是一个带洞的座位。当枢机主教们在西斯廷教堂投票时,工作人员会来打扫房间,并为第二天做好准备。” 梵蒂冈博物馆的高级经理卢西亚诺·加利亚诺说,亚历山大六世的公寓就在该博物馆内。
这种安排一直持续到1978年,那一年举行了两次教皇选举秘密会议:8月,教皇约翰·保罗一世当选;10月,他去世后又举行了一次。波兰枢机主教卡罗尔·约瑟夫·沃伊蒂瓦——他后来成为下一任教皇,并被封为圣若望·保禄二世——对这种经历相当震惊。
1978年在位的三位教皇,从左至右:保罗六世、约翰·保罗一世和圣若望·保禄二世。祖马图片社,Fotoattual/贾科米诺,美联社
“那一年非常炎热。只能说他们在这些房间里住得并不愉快。” 加利亚诺说,“10月的第二次选举秘密会议之后,若望·保禄二世的愿望就是为教皇选举秘密会议准备一个特别的地方。”
历史学家梅洛尼说,若望·保禄二世是455年来第一位非意大利籍的教皇,他之所以当选,是因为两位领先的意大利籍候选人之间的激烈争论促使枢机主教们决定选出一位外国人。这位波兰籍教皇下令为枢机主教们建造了一座宾馆。圣玛尔大之家(Domus Sanctae Marthae)就是所有参与投票的枢机主教在教皇选举秘密会议期间应该居住的地方。
但有一个问题:教皇方济各任命了太多枢机主教,以至于房间不够。本周,大约有十几位枢机主教将住在附近的一栋楼里。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的鸟瞰图。本周教皇选举秘密会议召开以选出新教皇时,信徒们将聚集在圣彼得广场。图片来源:雷莫·卡西利/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