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系列(32)——查50炮资料想到的

    国民政府于 1938 年制造出二七式 50 毫米掷弹筒。该掷弹筒口径 50 毫米,全炮重 2.7 千克,其中炮筒重 1.6 千克,脚座板重 1.1 千克,全炮长 413 毫米,炮管长 260 毫米,最大射程 500 米,有效射程 260 米,发射的榴弹相当于一枚手榴弹。国军精锐部队每个班装备 1 个二七式掷弹筒。在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都大量使用二七式掷弹筒。

    俺父亲贺德全所在的35军105师315团2营也装备了12门50小炮。每门炮备弹40发。整个35军里面27个营级单位中,仅仅有2个营是“四四制”。即在三个步兵连外还编有一个机炮连。每个步兵连里整编了一个机枪排。俺父亲这个营的机炮连,除了12门50小炮外,还有4挺马克辛重机枪。全营拉开后,那火力可是刚刚滴。所以他这个营长在军里是享受团级公布待遇的。行军有马骑,吃饭去团部吃小灶,每月多发一条边区造的“飞马”香烟。

    他回忆:各连机枪排配备不一样。日式连队装备三八大盖,则机枪统统为日本的外把子。美械装备连步兵是汤姆斯冲锋枪,则配加拿大轻机枪。蒋式装备步兵连是中正式步枪,则配捷克轻机枪。每个机枪排装备4挺轻机枪。另外,每人佩短枪一把。步枪、短枪子弹各一百发。淮海战役徐州阻击战把部队先后打掉了3/4和一半后,再重新组建,短枪不要求了。没有短枪的,也不给配了。

    每次打扫战场,首先是找烟。其次是收罗武器。先把自己手里的家伙事儿换新、换好。用不了的,不能用的,像60以上口径的迫击炮,大炮,火箭筒……上缴。再次是各种日常用品。什么罐头面粉油,布匹,服装,药品……反正营里单独设置了一个连级干部供需官,专门负责管理这些战利品。老爷子说,行军时就他这个供需官队伍庞大。光胶皮轱辘大车就有4、5辆。

    所以他这个营的人员在600人以上。绝对是105师的主力营。

500

1950年冬末,贺德全营长在杭州小孤山留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