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良厚:禁补+双休+脱钩:建构基础教育新常态
禁补+双休+脱钩:建构基础教育新常态
达良厚
前不久,西安市教育局发布了全国最严禁补令, “西安市在职教师(含民办学校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严禁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课;严禁组织、推荐或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严禁为校外培训机构或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严禁以家属、亲友等名义开办补习班或从事有偿补课活动;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补课报酬或其他不正当利益”。严重违反者可以撤职、开除,甚至移送监察、司法机关处理。(华商网2025年3月31日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828066139628017526&wfr=spider&for=pc)这样的严令无疑会进一步震慑教师的补课行为,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进而积极推动建构中小学正常生态。
今年来,各地陆续实施高中生双休制度。这是实质上阻断补课主要通道,实质上还高中生正常生活,实质上推进建构中小学正常生态、新常态。
但要彻底构建新常态,还需要强化根源上的一条——脱钩。即把升学与中小学校直接脱钩。脱钩至少含有三个意思(“三主”):(1)中小学校不主管升学事务。升学事务应由政府委托的专业考试机构和家庭学生主导,学校主导为学生提供知识能力的技术支撑,为政府、社会、家庭和学生提供适当咨询。公办学校的自主招生应严格限制。(2)中小学校不主抓升学考试。升学考试本就是考试机构等权威部门和个人的事,除了私立学校可以自主招生考试,中小学公立学校一般不宜自主招生考试。中小学校应视升学考试为一普通教育环节,而无需大张旗鼓甚至如临大敌。(3)评估中小学校不再升学实质主导。尽管评估标准已较全面,但实际操作还是升学为重;尽管政府反复强调全面评估,但社会和个人骨子里依然升学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包括不少教师都认定办学教书就是为了升学。
脱钩是必须的,也很迫切。因为想要普遍中国人彻底超越科举-应试传承认知认同很难,非有政府和学校强势引领不可;想要教师全面摆脱升学考试羁绊也难,唯有政府主导社会强力释压才能毕功;想要学生自主超越升学考试异化更难,初中生较长时间以来围绕学业的尴尬逆反,早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升学考试主导的学与教,早该让位全面全程基础合格主导了。
构建新常态的三件事,双休无非一纸行政命令的事,禁补我们持续在做且卓有成效,唯脱钩艰难。尽管高中毕业升学两考早已分离,尽管小学升学二十年前就已普及普惠,但这些年初中升学之激烈已胜高考。原因无他,唯普高学位紧张而已,唯重点高中稀缺而已。最后原因还是我们把求学办学目标唯一锁定于升大学找工作,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全面彻底回归到人的理想发展追求,依然囿于人的职业发展、功利发展追求。这才是我们构建教育新常态的根本所在。
其实,禁补+双休+脱钩的教育新常态根本不新,反而很旧,是本来的正常态,只是长期把常态异化了而已。所以,与其说是构建新常态,不如说是回归教育本来状态、正常生态。
(2025年4月2日-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