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者?不,你是联合国大使!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5月1日下午,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甩出一枚“人事炸弹”——提名深陷“群聊泄密门”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这波操作堪称“移魂大法教科书”:泄密者转头成了外交大使。
“群聊门”主角转战联合国,究竟是特朗普的“弃子”还是“奇兵”?
51岁的华尔兹堪称特朗普政府的“争议活化石”。作为美陆军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老兵,他今年3月因将《大西洋》月刊记者拉入涉密作战群聊,导致美军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计划提前曝光,引发轩然大波。
尽管他事后公开担责,但民主党抓住此事穷追猛打,甚至有参议员公开嘲讽:“原来我们的作战计划是群聊里聊出来的?”
特朗普此时将这“烫手山芋”塞到联合国,看似是“弃车保帅”,实际上演的是一出“泄密者洗白记”。
在国际舆论主战场的联合国舞台,华尔兹的军方背景和经验,或许正是特朗普应对俄乌冲突、巴以问题等复杂议题的“秘密武器”。正如他在提名声明中强调:“华尔兹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但这话咋听着那么耳熟?当年特朗普任命被曝“通乌门”的博尔顿当国家安全顾问时,说的也是这套台词。
更绝的是,华尔兹在获提名后第一时间表态:“非常荣幸继续为特朗普和美国服务。”好家伙,泄密时甩锅,升职时表忠心,这脸皮厚度堪比白宫的防弹玻璃。难怪民主党参议院领袖舒默阴阳怪气:“现在该轮到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了。”看来华尔兹的“群聊泄密门”队友们,怕是要排队体验“特事特办”的离职流程了。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让国务卿鲁比奥同时兼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波操作直接把美国政坛带回了1970年代,要复刻彼时基辛格“一肩挑”模式。
但在特朗普领导下,鲁比奥能否重现基辛格的“穿梭外交”传奇?
别忘了,鲁比奥可是特朗普嫡系中的“反华急先锋”。从叫嚣“对华加征60%关税”到推动“芯片战争2.0”,从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到炒作“中国病毒”,这位美国政客的每句话都像在给中美关系“踩油门”。
如今让他同时执掌外交和国家安全两大核心部门,华盛顿的决策效率或许能提升,但失控风险也在成倍放大。毕竟,基辛格时代还有官僚体系制衡,而如今的鲁比奥团队里,充斥着特朗普家族的“马仔”和MAGA运动的狂热分子。
作为特朗普的“铁杆打工人”,从竞选团队到内阁,鲁比奥始终鞍前马后。如今让他兼职国安,与其说是重用,不如说是“亲自盯防”,防止再出第二个“华尔兹式翻车”。
但问题来了:让一个外交官兼职国家安全顾问,专业度够吗?《华盛顿邮报》直接点破:“这是数十年来首次打破白宫权力制衡。”用网友的话说:“特朗普这是把国务院和国安部合并成‘特朗普集团’了?”
更扎心的是,不仅鲁比奥受到严重质疑,参议院民主党人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在华尔兹的提名听证会上“开火”。毕竟,一个因泄密被全网群嘲的“主角”,凭啥能代表美国在联合国“指点江山”?
但特朗普式用人哲学就是忠诚比能力重要!细看华尔兹的履历,这位佛罗里达州众议员的仕途堪称“特朗普系”的典型样本。陆军24年军旅生涯镀金,小布什政府五角大楼任职积累人脉,2019年借特朗普的“政治正确东风”当选议员,随后迅速跻身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核心圈层。但“群聊门”暴露的不仅是泄密问题,更是特朗普团队内部“纪律涣散”的顽疾。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在宣布提名时特意强调华尔兹“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话从懂王嘴里说出来,怎么看都像是在说始终把总统的利益放在首位。如今这番操作,与其说是为华尔兹洗白,不如说是给自家团队打气:“甭管外界怎么看,我们自己人最靠谱。”
同时,特朗普政府一边忙着给泄密者“镀金”,一边却对国际规则嗤之以鼻。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到撕毁伊核协议,从制裁世卫组织到打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的“退群”操作就跟闹着玩儿一样,毫无信誉可言。
如今特朗普派个争议人物来“驻场”,与其说是修复国际形象,不如说是换个马甲继续搞“美国优先”。难怪有外媒评论:“特朗普派华尔兹去联合国,就像派小丑去主持葬礼——既荒诞又危险。”
从基辛格时代的“均势外交”到如今的“推特治国”,美国外交决策机制正在经历根本性转变。华尔兹的提名绝非偶然——这个擅长在福克斯新闻上舌战群儒的军人政客,完美契合特朗普“政治素人治国”的理念。
当国务卿鲁比奥在联大讲台上大谈“美国优先”,当防长赫格塞思忙着在TikTok上发布作战视频,美国外交的精英化、专业化传统正在被流量经济和民粹主义吞噬。
华尔兹的提名,反映出了美国政治的荒诞与危机。从防长到白宫幕僚长,从司法部长到财政部长,特朗普的“忠诚度测试”从未停歇。特朗普政府“自产自销”式的人事任免,让国际社会看到了美式民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在这里,失误不是污点,而是忠诚的勋章;泄密不是犯罪,而是权力的游戏。
或许正如《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在群聊里看到的那样:这场闹剧的真正主角,从来都不是华尔兹,而是那个永远在“推特治国”、把政治当真人秀的特朗普。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