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了,贸易战正在对美国造成严重反噬

500

  (图片摄于陕西岐山五丈原)

  1)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打着“解放日”的旗号,悍然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如今,一个月过去了,美国政府发动的贸易战不仅严重损害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美国政府这种鲁莽、不负责任的“冒险主义”政策,正在对美国自身带来严重反噬。所谓的“解放日”,现在看起来,更像是美国的“孤立日”,或者叫做“作茧自缚日”。

  2)美国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贸易战预期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了0.3%,终结了此前连续四个季度的增长趋势。这一数据印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警告——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已经导致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了0.9个百分点,为发达经济体中最大降幅。美国商务部自己也承认,关税导致进口成本激增,企业投资意愿骤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跌。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尚未完全生效,其对第二季度美国经济的冲击可能进一步加剧。

  3)美国是一个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推高美国国内物价,形成“关税-通胀”恶性循环。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研究显示,2025年美国整体通胀率可能因关税上升超过2个百分点,每个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将增加3800美元。美国低收入群体首当其冲,其可支配收入损失占比达4%,远超高收入家庭的1.6%。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警告说,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这种局面将迫使美联储继续维持高利率政策,从而进一步抑制美国经济增长。

  4)贸易战还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增加,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将陷入两难境地。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美国经济正滑向“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陷阱。美国最大的银行机构摩根大通预测,美国经济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已从30%升至60%,而通胀率可能回升至4%以上的高位。美联储面临政策困境,若降息刺激经济,将加剧通胀;若维持高利率,衰退风险将进一步累积。惠誉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可能重蹈1970年代滞胀覆辙,而关税政策正是导火索。

  5)就在美国政府宣布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后,美国金融市场出现持续震荡,一度出现股市财富蒸发与资本逃离的局面。贸易战引发全球资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美股遭遇“黑色四月”。在美国政府宣布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的第二天,也就是2025年4月3日,纳斯达克指数暴跌5.97%,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下跌4.84%和3.98%,三大股指总市值单日蒸发超4万亿美元。过去一个月,美国股市呈现持续震荡局面,虽然恢复了部分此前下跌的损失,但是,整体上投资者信心仍十分脆弱,稍有风吹草动,金融市场就会发生剧烈波动。与此同时,在贸易战的阴云笼罩下,一些投资者则开始抛售美元资产,美债收益率攀升至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有调查显示,全球基金经理减持美股的比例达历史峰值,“卖出美国”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界一些人士的共识。

  6)美国政府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原本幻想以此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是,现实情况是,美国的产业链面临断裂风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设想很难实现。美国半导体行业首当其冲,应用材料、泛林集团等企业年损失超10亿美元,而中国AI大模型、超级计算机等领域的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美国汽车产业同样受损,美国本土电动车成本因关税上涨30%。很多美国中小企业因为贸易战而陷入困境。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调查显示,35%的美国小企业主因关税被迫裁员或关闭。

  7)在美国政府抱着“赌徒式”心态,将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提高到145%之后,中美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很多人预计,接下来美国将出现消费品短缺、货架空置与囤货潮,在极端情况下,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无货可买”的困境。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服装、鞋类占比较高,且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来源,目前沃尔玛、宜家等零售商的库存锐减。有供应链企业的高管警告说,若关税持续,返校季用品可能在6月前断货。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则出现恐慌性囤货,亚马逊平台“中国制造”商品搜索量激增200%,而部分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45%。过去一个月,受贸易战影响,美国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物流系统工人面临停工、失业的风险。

  8)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彻底撕裂了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其后果十分严重。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启动对美反制。WTO争端解决机制因美国阻挠陷入瘫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说,全球贸易额可能因此萎缩10%。

  9)贸易战还导致美国国际公信力的崩塌,包括美国的部分盟友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美国政府的政策表示不满,让美国在国际社会面临的被孤立状态不断加剧。美国的贸易霸凌行径引发全球公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若谈判无果,欧盟将动用“最有力的贸易措施”反制。东盟国家联合声明谴责美国政策“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对冲风险。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明确反对单边主义,呼吁建立“去美元化”的贸易结算体系。连美国前财长耶伦都批评说,美国政府的政策是“最严重的自我伤害”,导致美国国债信用受损,美元霸权根基动摇。

  10)美国政府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在美国社会内部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当前,美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民众抗议声浪不断。2025年4月23日,美国12个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指责关税政策“破坏经济秩序”。美国农民群体损失惨重,农场主组织“关税受害者联盟”发起全国示威。特朗普就任百日后的支持率跌至39%,为二战后历任总统最低。即便是在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对美国政府不满的声音。

  与美国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经济霸凌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正通过RCEP、金砖扩容等机制深化与东盟、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滥用美元霸权地位,经常性对其他国家实施长臂管辖和制裁,加上贸易战带来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美元霸权地位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说,若美国不调整政策,其经济霸权将加速衰落,全球可能进入“无锚货币”时代。

  过去一个月的事实反复证明,美国政府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GDP萎缩到通胀上升,从产业链断裂到国际孤立,每一项反噬效应都在说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仅无法解决美国的结构性矛盾,反而会将其拖入更深的危机。正如《金融时报》所言:“美国经济错误的最大受害者,正是美国自己。”当越来越多的国家联合抵制霸凌时,当美元霸权遭遇历史性挑战时,美国政府若不悬崖勒马,终将为其短视付出惨痛代价。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这是《新时代“上甘岭战役”系列日记》的第九篇。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