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队”到“龙副主席”,马龙这批球员为何都不当教练了?
这个标题是澎湃的一篇关于马龙打球的新闻报道的标题,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相关链接:《从“龙队”到“龙副主席”,马龙这批球员为何都不当教练了》
这篇文章中,作者似乎将上一辈乒乓球运动员退役后当教练的这一选择的原因,归咎于没多少选择。
无论是马龙的恩师刘国梁,还是当下国乒男女队主教练王皓、马琳,走的都是一条“打而优则教”的教练之路。
刘国梁乒乓生涯后期,早早便有了转型成为教练的想法,于是有意识地观察起恩师蔡振华的一举一动。2002年退役的刘国梁先是担任了国家乒乓球队的助理教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破格出任男队主教练,成为中国乒乓球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
而他身后的王皓、马琳,同样顺理成章的在退役后转型成为一名教练,甚至2017年国乒领队黄飚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王皓、马琳当时退役后曾想留在国家队,但遭到国乒的拒绝,“让他们先回省市,先到基层去干上两三年,之后再让他们竞聘。”
即便如此,王皓和马琳依然从基层教起,随后逐渐在执教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退役后转型教练,或许是刘国梁、王皓时代为数不多的选择,毕竟身处他们的时代,最顶尖的球员为国效力,其他球员出国征战,目光所及大多都与乒乓球有关。
相比之下,以马龙为代表的这一代运动员,在人生道路上似乎有着更多选择。
像马龙,文章中提到,比起作为教练,马龙似乎更注重文化交流,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打乒乓球。
2021年10月,许昕以现役球员身份当选为亚乒联盟副主席,谈及目标,许昕表示:“将推广乒乓球,并为国乒队员争取公平和更多的话语权。”
一年后的12月,刘诗雯成功当选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她通过国际乒联的网站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是一个新的平台,希望我能够在这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努力为运动员争取更多的利益。”
2024年1月,丁宁当选中国奥委会执委,同年6月,她又当选为亚奥理事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马龙给出过这样一个版本的答案:“无论作为运动员、还是退役后作为教练员——无论何种身份,都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上乒乓球;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我都希望能用最好的表现去吸引他们。”
而在巴黎奥运会后,马龙也并没有开启教练生涯,而是更注重文化交流。2024年11月,马龙跟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七所高校共40名师生,前往台湾进行交流。同年12月,他与陈梦一起参加首届“老瓦杯”乒乓球赛,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展现球技。
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这是马龙找到的方向,于是当选新一届中国乒协副主席后,马龙也将目光放在年轻人身上:“我之前一直都在一线队担任运动员,我会更关注这些年轻运动员,或者是中国队的梯队建设。中国乒乓球队能够60多年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有一个非常完善、非常好的梯队建设,源源不断地有年轻优秀的运动员出现。”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