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惨”新势力,竟雇车主帮忙卖车

500

2021年,当小米宣布要造车时,大多数人基本持唱衰的态度。

第一是跨界跨得有些大,隔行如隔山;第二是入局太晚,新能源汽车市场厮杀正酣;第三是造车太烧钱,例如李斌曾表示“造车的门槛至少是400亿”。

500

恐怕谁也想不到,2024年的造车赛道还能迎来新势力。

这是谁的部将,竟如此头铁勇猛?

在它面前,小米保守得仿佛是个新兵蛋子。小米是从手机跨到汽车,好歹都是制造业,但它是从金融科技行业而来;小米汽车至今投资近300亿才推出一辆SU7,但它只花费数千万,已经推出两款车。

它就是51信用卡,旗下的车叫Vala,去年3月才诞生。

500

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曾表示“想让Vala成为汽车行业的iPhone”,然而今年一季度,Vala仅售99辆,约每天卖出一辆……

更勇猛的是,没门店没销售,卖车全靠现有的车主吆喝……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次也不例外。

01

百亿公司,造车求生

51信用卡和汽车行业,原本应该是永远不会有交集。

但如今,它不得不跨界。

2018年,51信用卡在香港主板上市,巅峰时期市值超百亿。然而此后互联网金融迎来严监管,51信用卡也进入了多事之秋。

500

在此背景下,51信用卡主动降低信贷撮合业务规模,以及停止了P2P资金的新增撮合。2020年,51信用卡完成了对P2P业务的清退。

经过一系列调整,51信用卡业绩和市值大幅下跌。

其股价也跌至1港元以下,被列为“仙股”之列。

无奈的51信用卡,只能跨界找饭吃。

2022年4月,51信用卡瞅准户外风口,成立了51camp连锁露营品牌,半年内在杭州及周边城市运营了25家营地,签约营地超过40个。

500

2023全年,51信用卡露营业务实现营收3394万元,同比增长206.8%。然而随着全国放开、旅游市场爆火之后,51信用卡的露营业务风光不再,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滑53.4%。

于是,51信用卡又盯上了造车业务。

和许多新势力造车一样,入局也要有个理由或初衷。

按照51信用卡的说法,Vala是一款新能源沉浸式多功能休闲车,重新定义汽车不再是交通工具,能够同时解决城市日常通勤、旅游需求、营地住宿等多个场景,对于整个营地和民宿市场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性产品。

500

孙海涛表示:“Vala的神奇之处相当于自由之门,既在一个物理的世界,又可以进入虚拟世界。” 

和许多新势力造车一样,想吸引人也大都要讲个好故事。

三年特殊时期,孙海涛花了不少时间在学习木工,还自己搭了一个木屋。放开之后,他想继续这样的“美好生活”,于是一口气创建了40多家连锁营地。但他认为,不管是木屋还是营地,都太不方便了,离家都有40公里。

500

“有没有一种车的设计,它可以带着你到任何地方,就像营地一样,我停下来就是我的营地。”

就这样,Vala诞生了。据介绍,Vala的大小相当于一辆轻型MPV,可以自由通行于城市和小区车库;另外内部暗藏了升顶结构,升顶之后的空间感相当于房车。

在孙海涛看来:“汽车它并不是把你从 A点送到 B点的一个工具,它是一个目的地。”

02

26万8,专门卖宝妈

除了略显奇特的初衷和故事,Vala还有个令人称奇的地方。

那就是它的销售模式。

Vala没有门店也没有销售,采用了一个叫做“共创人”的创新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让车主帮忙卖车。成为车主后,每个人都有资格申请成为共创人,获得销售车辆的资格,并按照销售数量获得佣金。

500

至于为何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孙海涛认为,当下的用户并不需要太多关于动力、轴距、百公里加速等参数的信息,他们最需要的是使用体验。所有,共创人售卖的其实是生活方式。

谁会为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花26.8万买一辆Vala呢?

据孙海涛透露:“最明显的购买主力是宝妈,有孩子的家庭带娃出去玩的人最喜欢我们的车。也有一部分公司管理层,采购回去供公司做商务车使用。”

500

拿捏他们,Vala煞费苦心。

1、把车子变成乐高

好玩、方便、舒服,是Vala对外的重要卖点。

所以它用上了升顶结构,让人能在车里站起来,还能有利于空气流通。按孙海涛的说法:“很多时候如果不开的话,可以待上 6 小时,也不会觉得闷热。所以这就是一个自由放松的环境嘛。”

此外,Vala的车内还做了一个可变化的乐高式设计。

车上所有的家具、椅子,都可以在轨道的任何位置悬停、旋转。与此同时,基于这样的设计,车上能做出许多扩展或变化,比如冰箱、电视、投影仪、咖啡壶等,都可以放在车上。

500

2、第一第二第三空间,全面入侵

对于Vala能给车主带来什么作用,孙海涛想象得很美好。

首先,它可以是普通交通工具。

其次,它可以是休闲娱乐场所。除了上面所说的方便放上娱乐设施,车内空间够大适合休息。

最后,它还可以是个办公场所。孙海涛提到过:有一个山东的车主,晚上开Vala出去摆摊卖简餐,当天收入1700多元,毛利超过1200元,不仅省去房租,还能移动选址。另外还可以进行上门按摩、上门美甲等项目,车内就完全可以操作。

“从这意义上讲,Vala不仅在进军第三空间,甚至在渗透第二空间和第一空间。”

可惜的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03

逆袭之路,没法剑走偏锋

对于Vala,孙海涛十分满意,并寄予厚望。

他曾表示,他在一部Vala车里住了超过300天。不是家里不舒服,也不是因为工作很需要住在车里,而是因为他发现住在车里很有趣,心甘情愿花时间在里面。

500

同时在他看来,造车业务应该不会太大的回本压力。

一方面,Vala是一个新场景和市场增量。“我们考察过露营车和房车,发现能够横跨生活和工作场景的多功能车更适合当下中国的消费习惯,而且当下正处市场空白。”

很明显,Vala就是要来弥补空白的。

另一方面,51信用卡的造车成本很低。

这是因为他们与车企合作,自己则不碰生产线,只提供设计方案,与厂商共创生产方案。

这也是为什么,门外汉的他们能在一年内推出两款车。据透露,他们还在规划Vala mini和Vala Air两款新车。其中,孙海涛还提到Vala mini售价大约七八万元,希望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

500

因此,孙海涛表示:大概卖3000辆左右就能开始赚钱了。

然而事与愿违,Vala至今历史累计仅取得了442笔购车订单。

让共创人们辛辛苦苦卖一年的量,还赶不上其他造车新势力一周的交付量。

但有这样的结果,却也不让人意外。

造车,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买车不是买零食,51信用卡在造车上的花费和心思,注定难以征服理性的消费者。有汽车之家的网友指出,Vala本质上就是锐胜王牌M7(BAW北汽)的换壳车型,甚至连后尾灯都未作改动。

500

在卷王遍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后来者仅靠新的概念、新的设计或某些新的功能,就想实现四两拨千斤的逆袭,多少有些异想天开了。

过去也曾有其他企业想“出奇制胜”,但如果没有根基,往往沦为笑柄。

例如创维汽车曾宣传其座椅搭载“主动睡眠促进技术”,声称通过释放负离子、调节温度等方式帮助用户改善睡眠,甚至暗示“开车也能养生”。

500

还有恒驰曾宣传车内搭载九块屏幕,包括后排车门上的屏幕,号称“全球首个九屏显示系统”,被用户质疑屏幕过多导致信息干扰,缺乏实际应用场景。

回顾这些剑走偏锋的新设计,说好听点是百花齐放,说难听点是群魔乱舞。

先“守正”,才能发挥“出奇”的威力。

没有实力支撑的好想法,大概率只能浪费资源。

作者 | 观海  审校 | 王强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茴香拿铁

→ 关注金错刀车评,秒懂未来智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