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宋清辉:上海金融开放18条 应对美国金融工具“武器化”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当前中美贸易环境下,方案出台有助于降低贸易相关金融成本,对冲部分关税影响,增强企业应对关税压力的能力。此外,方案有助于提升上海国金中心的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对外贸易与投资,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他说,未来美国或将金融工具「武器化」,通过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特别是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可有效降低对传统国际支付结算体系的过度依赖,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沪金融开放18条 力促跨境服务便利化 专家:增金融体系自主性安全性 从容应对外部挑战
●沪金融开放18条强化金融对「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能力。图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资料图片
有关行动方案要点一览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管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旨在更好发挥上海国金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分析称,方案既是中国应对「关税战」的主动战略布局,更是中国金融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体现,可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以更开放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从容应对外部金融和贸易挑战。●香港文汇报记者 倪巍晨 上海报道
财经评论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指出,中美关税博弈加剧背景下,美国或通过经济霸凌,胁迫相关国家对中国实施贸易约束,中国对外出口恐面临一定压力。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将积极拓展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南亚国家等更多元市场,这就需要从政策层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应对美金融工具「武器化」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当前中美贸易环境下,方案出台有助于降低贸易相关金融成本,对冲部分关税影响,增强企业应对关税压力的能力。此外,方案有助于提升上海国金中心的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对外贸易与投资,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他说,未来美国或将金融工具「武器化」,通过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特别是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可有效降低对传统国际支付结算体系的过度依赖,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邓宇提醒,中美「关税战」对外贸企业发展构成利淡影响,方案有利于助力外贸企业更充分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和供应链重组,通过提高跨境结算及融资便利,增强企业汇率避险能力,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和效能。他续称,方案立足上海国金中心,具有极强政策示范效应,更充分发挥上海作为高水平开放高地的作用,通过「金融+贸易」的联动,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战」。
邓宇认为,方案提出一系列措施全面而高效,表明在应对「关税战」方面中国有充足的工具箱和充分的政策准备。具体而言,方案在现有政策框架内充分考虑到外贸企业的特征和需求,相关措施可为外贸企业营造更有利的政策环境。宋清辉认为,方案最大亮点在于强调「效率、避险」,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汇率波幅加剧背景下,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无疑是实体企业的核心需求。
更好保障企业海外拓展
展望未来,谭浩俊强调,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是未来外贸企业能否更好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制度保障,方案列出的措施具有较强操作性,涉及跨境结算、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服务能级提升,及增强重要金融平台配置全球资源功能等,这些均有助于打消企业「出海拓市」顾虑,令企业沉着应对「关税战」,更好开展出口业务。
邓宇坦言,方案是中国应对关税战的主动战略布局,又指全球产业链正加速重构,国际贸易体系料迎来新变化,依托上海构建促进人民币全球循环使用的贸易投资服务体系,以高水平、高能级的「金融+贸易+开放」格局,可更好赋能上海国金中心实现更高能级的发展。他提醒,应对「关税战」要有中长期准备,方案出台可视为应对压力测试的「应急预案」,可助力企业、金融机构更好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原标题:沪金融开放18条 力促跨境服务便利化 专家:增金融体系自主性安全性 从容应对外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