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刹停事件,看全新岚图梦想家如何打好智驾“安全”牌?
近日湖南,一位车主在试驾全新岚图梦想家的新车时,汽车自动刹停、躲开了前方机器人的视频,在网络上得到大量传播。有人戏称“成熟的AEB系统,已经学会自动刹车了”。
在这起事件中,不仅涉及关于AI、智能驾驶的讨论,相关汽车品牌在安全智驾领域的技术投入与生态布局,也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之一。
01、一次意外刹车,揭开智驾新图景4月7日,账号@つ冻柠檬发布了一段随手拍下的视频,一个机器人和一只机器狗在道路上行走,此时,一辆高速驶来的汽车在两者面前刹停。
尽管有些心有余悸,但“双AI成行”、汽车高速刹停的场景还是颇具“科幻感”,收获了不少网友的留言。@湖南娱乐随后也发布了对车主的采访资料。
原来,车主新提了一辆全新岚图梦想家,上路没多久就偶遇了两位“AI伙伴”,在司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车辆已经做出识别并快速刹停,车主也被吓了一跳,好在有惊无险。随后,机器人的主人还被邀请上车,体验全新岚图梦想家的鸿蒙座舱,车主还记录下梦想家AI与机器人关于天气等话题流畅的指令交互。
透过事件的一系列发展,人们仿佛看到“未来已来”——AI发展来到新阶段、机器人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智能驾驶也充分适应各种道路状态,帮助驾驶员应对各种视线盲区。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视频发布后,许多新闻媒体关注到其中的新闻点和戏剧性,众多高影响力媒体下场,从这起社会新闻中强调智驾安全、点评科技向善,从技术发展、城市出行等角度做系统性思考。
随后,有网友和KOL发掘到,岚图作为品牌方“藏身其中”,于是吃瓜继续、玩梗不停。娱乐博主将这件事演绎成“AI不‘创’AI”的黑色幽默,科技爱好者关注到AEB系统的精准识别能力,普通用户则从座椅舒适度、语音交互等细节中感受智驾技术的温度。在一众“自来水”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网友参与到对事件的讨论中。
可以说,这场由公众与媒体自发推动的传播事件,折射出智能汽车安全技术从“参数竞争”向“场景渗透”的转化。事实上,生活场景比实验室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因此当专业、严肃的技术名词应用到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中,会给用户留下更深刻的感知。
与事件同期的4月9日,全新岚图梦想家作为岚图汽车第2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岚图汽车成为首个达成20万辆下线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这些“真金白银”的投票,更进一步证明了用户的信赖与认可。
02、当智驾回归安全,岚图“自己卷自己”一场刹车趣闻“出圈”的背后,实则是岚图在安全智驾领域长期投入的必然结果。
近两年,各大车企对于智能驾驶愈发重视,从硬件到软件、从系统到算法,各种配置层层堆叠,令人眼花缭乱。殊不知,当车企为了迎合潮流一味强调智驾平权、为了追赶热度将尚未成熟的系统匆忙上马、为了宣传将不同等级的智驾混为一谈,用户的驾乘安全已经岌岌可危。
安全是最顶配的豪华。对于新一代智能汽车而言,冰箱、电视、按摩座椅等等配置都是“0”,安全才是最前面的“1”,守住了安全“1”,后面的性能、系统、外观、内饰才有意义。
岚图汽车CEO卢放曾做过一段极为“清醒”的发言:“智驾标准的清晰化与能力的透明化是当务之急,企业有责任向消费者明确告知智驾的真实能力、边界及能带来的体验,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行业进步的必由之路。”
不仅如此,卢放还身体力行,发起一场“肉身测试”,来检验全新岚图梦想家的安全性。
今年3月20日,华为车BUCEO靳玉志发布了华为智能驾驶“五维安全”标准,将“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作为缺一不可的智驾维度。3月24日,作为华为乾崑智驾的亲密伙伴,卢放驾驶着全新岚图梦想家,蒙眼挑战130km/h的超高速自动紧急刹停,全程一镜到底,车速最高达到136km/h,最终平稳实现紧急制动。
而这背后的支撑,是全新岚图梦想家构建的“乾崑智驾+岚图智架”。
一方面,作为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的MPV,全新岚图梦想家拥有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高精度摄像头的“感知矩阵”,能够有效提升复杂路况下的感知能力,同时全向防碰撞系统CAS3.0可以精准识别车辆、行人和各类异形障碍物,并做出准确判断。
另一方面,岚图自研的ESSA架构和全新岚图梦想家的车身设计、动力适配、底盘硬件等则能够提供急刹时更好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智能阻尼可变减振器、魔毯空气悬架、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智能电动四驱等等,共同保证了车辆在遭遇突发情况时紧急制动。
而在AEB之外,全新岚图梦想家还将搭载业界首发的eAES自动紧急避让功能,碰到刹停距离过短的极端情况,系统能够启动自动紧急避让,边刹边绕行,更是危急时刻能够救命的存在。
岚图从来不会一味“向前看”而忘记了出发的“原点”,智慧、智能的基本条件是安全、安心,因此,在安全这个维度上,岚图越自我“内卷”,用户越安心。
03、结语:安全是智驾的一场长考不可否认,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在技术迭代与政策补贴的驱动下,性能、续航、智能化功能等是行业竞争的焦点,面对“充电焦虑”、“里程焦虑”等问题,车企们需要通过“饱和”的喊话,引导用户去积极拥抱新的市场。
但当行业内事故显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痛点逐步暴露,广大车企也开始面临新的考验,下一个阶段的行业竞争,或将从技术性能转向安全体系的构建。正如这起传播事件,虽然素人视频的出圈是“意料之外”,但正因为契合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安全”议题,因此也在“情理之中”。
未来,随着安全重新成为市场的关键决策依据,车企需要随着市场一起回归理性、回归冷静,重新去思考智能驾驶的意义、场景与边界,建设“高性能+高安全”的智能驾驶体系,进而引导用户以更加正确的认知、成熟的心态迎接属于智能驾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