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传承,跨越两个世纪的茶香传奇

500

在台湾台南,这座充满怀旧情怀的城市里,有一家历经204年风雨洗礼的老茶行——振发茶行。

它宛如一部活的历史书,记录着严氏家族六代人的坚守与传承,也见证了台湾茶业的兴衰变迁。

500

500

500

历史长河中的茶香印记

清道光元年(1821 年),振发茶行在福建萌芽,如同星星之火,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茶香之旅。

1860 年,第一代严朱从福建渡海来到台湾,最初在台北大稻埕经营茶行,20 年后南迁台南,先后在水仙宫一带及民权路现址扎根。这一路的迁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变更,更是茶行发展的重要历程,也让振发茶行深深融入了台南的历史文化之中。

与其他百年茶行不同,振发茶行有着清晰可考的历史凭证。1973 年,第四代经营者严灿城获得政府颁发的老店奖状,明确记载其至少已有 132 年历史。店内留存的清朝柜台、老茶桶等古物,以及延续至今的手工纸包折茶叶传统,更是如同岁月的密码,诉说着茶行的悠久历史。

500

500

家族传承中的责任与担当

在振发茶行的传承历程中,每一代传人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与责任。从第一代严朱开拓事业,到第二代严财、第三代严钟奇接力经营,再到第四代严灿城执掌 72 年,每一步都凝聚着家族的心血。

严灿城的人生充满了无奈与担当。他原本学业优异,被保送成功大学,却因父亲离世,不得不放弃学业,挑起家庭和茶行的重担。幸运的是,有姐姐们的扶持,他在茶行经营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与台北信记茶行的联姻,不仅成就了一段佳话,也为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岳父家族茶业的衰落,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传承的不易。

严灿城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完成学业,他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第五代传人严鸿钧和兄长不负期望,考上大学并成为医生。但严鸿钧为了传承百年老字号,毅然改医从商。他和妻子周淑莉、儿子严伟嘉利用空余时间修完品茶课程,严鸿钧夫妇获得丙级品茶师资格,严伟嘉也有望成为第六代传人。这种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家族精神的传递。

500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

在时代的浪潮中,振发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今,茶叶市场竞争激烈,新工艺、新包装层出不穷,但振发茶行始终坚守传统。他们保留手工纸包折茶叶的方式,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更是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同时,振发茶行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严鸿钧接棒后,积极提升自身和家人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品茶课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文化的需求。这种在坚守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让振发茶行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振发茶行的传承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家族企业在历史长河中的坚韧与传承精神。它告诉我们,传承不仅仅是物质的延续,更是文化、技艺和精神的传承。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传统行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振发茶行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对于家族企业来说,明确的传承规划和家族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每一代传人都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传统行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500

振发茶行的204年,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家族史,也是台湾茶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它如同一位无声的老者,在茶香中诉说着过去,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展望未来。相信在严氏家族的传承与努力下,振发茶行的茶香将继续飘溢,成为台湾历史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