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芯片原产地认定新规通知发布!国产替代提速

4月11日,A股半导体势如破竹,掀起涨停潮,大幅提振投资者热情。而背后的原因则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密切相关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紧急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通知》,明确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晶圆流片地”认定!这对于国产替代而言,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利好消息。这一变化预计将推动国内晶圆代工行业及其相关设备、材料产业链迎来国产化的重要转折点。

【国内晶圆厂加速建设】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晶圆厂的扩产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特别是对于那些能够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突破的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据集微咨询(JW Insights)统计,中国大陆未来5年(2022年-2026年)预计将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涵盖逻辑晶圆代工产线、DRAM产线、MEMS产线等。这些晶圆厂的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到2026年底,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厂的总月产能将达到240万片,相比目前提高165.1%。

500

资料来源:SEMI、集微咨询、方正证券

除了新建晶圆厂,现有晶圆厂也在进行扩产。例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长江存储等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产能扩张计划。(以上个股仅作为举例,不作为推荐。)

【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提速】

整体来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处于低位。仅统计上市公司,收入口径下, 2023年12家半导体设备上市企业合计实现营收490亿元,对应半导体设备市场整体国产化率仍不足20%。

在全球产业链变化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成为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国产替代空间较大,本土设备商市占率仍有望持续快速提升。

500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A/C:020356;020357)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指数中半导体设备(53.7%)、半导体材料(22.9%)占比靠前,合计权重超76%,充分聚焦指数主题,均为国产替代关键环节。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及其联接基金(A/C:023719;023720)紧密跟踪科创综指,指数中半导体含量超38%。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