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出现在车上纯粹是个误区
【本文来自《即便是未来,私家车走智能驾驶方向,也存在一个悖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智驾出现在车上纯粹是个误区,车辆可以遵循智驾,也可以违背智驾,只要人能接管车辆,就有影响自身驾驶安全的隐患,或者影响他人的驾驶安全,即便车辆智驾,也因为厂家良莠不齐,智驾会变智/障驾,
智驾最好的接入主体应该是道路,所有的道路升级为智慧道路,道路设置成行车服务网,全国联网为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导航以及设速管控,车辆受道路控制,按照规划好的行车路线,在道路上按序行驶、转弯、提速、减速等等,所有在道路上的车辆按照道路分配的不同级别速度等级同速行驶,观光的低速,上班的、回家的、生活的速度可以快一些,货运、快递、外卖什么的可以再快一些,急救的、救援的、紧急事件的可以最快,在不同的车道分速行驶,由于同车道统一速度,可以自动分配合理的车距,遇上红灯可以合理的同步减速停车,用相应的传感器以及相应的通讯设备自动合理的规划车辆的途经道路以及终点,遇到紧急事件给予相应的车辆提速权限或更改路线的权限,同时可以在道路行驶过程给予车辆进行能源补充(同车道同速了,两车之间可以很合理的插入甲醇、乙醇、氢燃料补充或充电车),人员到达终点,车辆减速靠边停止,人员下车后,车辆可以相应的选择回到道路上继续前行(公交),自动驶入车库(私家车)等后续行为,货运车辆则驶入卸货地点等待卸货,
道路上出现突发事件,比如道路塌方,道路以及车辆的传感器发现问题直接上传到服务器,可以立即将所属道路的行驶的车辆全部停止行驶,自动规划最合理的线路绕开出事路段,车辆抛锚,后续车辆自动减速,避开抛锚车辆,并安排相应服务区里的工程救援车辆或拖车处理事故,
所有车辆由道路和行车服务器统一管理,比一窝蜂的各种智驾系统自行其是更容易达成安全行车,且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更容易达成100多公里时速和40公里时速高低相容,尽量避免人员直接管控车辆,这样的道路智驾系统有可能比单独到各个不同车辆的智驾更安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