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各位反对无人驾驶的,科普下重载铁路列车吧
【本文由“xshow”推荐,来自《重大突破!我国无人驾驶重载列车首试成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货运重载铁路和客运不一样,调图是按照生产计划来的,不固定,至少不像客运列车一样。中国的货运重载列车是从内蒙古和山西开往河北天津的,落差大概有两三千米,你要是真在太行山区开过车就知道转弯和坡道大概是个什么状态。货运列车不是小轿车,目前朔黄用的是2万吨重载列车,全长大约4-5公里,刹车距离就在1公里左右,可能车头已经到了平原,车尾还在山上。
通常一列车2-3个乘务员(就是司机),一般工作8小时到站换班。这8小时是怎么过呢?不要以为是开飞机到了天上调成自动驾驶就能睡大觉喝咖啡了,列车是运行在轨道上的,有大量转弯、坡道,遇到雨雪雾复杂天气还要考虑很多,所以司机必须绷紧神经时刻调整,另外现在列车上都有防失能装置,就是隔一段时间(一般是30分钟,货运列车更短)要踩一下以防万一,所以司机一上车就需要全神贯注,顶多是和副驾驶换班上厕所(有的副驾驶其实没有驾驶证,只是学徒跟车)。
大家可以自行体会一下全神贯注8小时并临时处理可能存在的复杂路况是什么概念,我们平常人坐8小时高铁估计都嫌累。这种工作情况下,货运列车的司机承担了比客运和其他岗位更大的压力。另外,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司机其实付出了很多,通常要干四十多天才能休息几天,或者七十二天休息十几天,两地分居和抑郁的情况很普遍。
但是能说不干吗?难道社会就不用煤用电吗?要是真关注无人驾驶是不是会影响司机的工作,不如体谅下火车司机的真实生活,难道火车司机就该忍受高度紧张和两地分居?如果技术能改变这一点,就是真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是避免异化的最好方式。
不用担心火车司机失业问题。一方面,现在司机压力已经很大了,即使不搞无人驾驶,也会有很多年轻司机离职。另一方面,朔黄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还研发了一个技术叫远程驾驶。
另外不会真以为火车司机是什么没有门槛说都能干的职业吗?和外卖骑手一样会用手机能骑电动车就行?从马克思那个年代开始,到俄国革命和中国早年的工人运动,火车司机都是技术工种,过去是未来是以后也是。培养火车司机特别是有经验的老师傅周期很长,真正的熟练工不会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毕竟车在那里,能源安全和社会需求在那里,总需要有人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