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则的秩序” 无力维护秩序

Club点评:"基于规则的秩序" ,到底基于什么样的规则,基于谁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与国际秩序之间是什么关系?6月26日,北京对话韩桦、李泽西,在香港南华早报发表题为"The rules-based order isn't working. It's time for an alternative"(《基于规则的秩序不起作用,是时候换一种方式了》)的评论。

作者指出,"基于规则的秩序"是当前讨论国际政治的热词,但其存在定义模糊、执行不公和双重标准问题。中国等国主张以国际法为基础建立真正的秩序,批评"基于规则的秩序"所体现的西方价值观。国际社会需要寻找更广泛的共识,构建"基于共同价值的秩序"。

6月28日,《参考消息》在头版编译转载该文。

500

“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支持者们这个月够忙的:从香格里拉对话会,到在瑞士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不少人的“口头禅”就是要努力捍卫“基于规则的秩序”。

500

当地时间6月16日,首届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在瑞士落幕。  图源:视觉中国

但是,在这些对秩序的呼声中,却没有真正的秩序,而只有混乱。问题早在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时就变得显而易见,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则放大了混乱。

“基于规则的秩序”从来都不是完美的:远离地缘政治热点、涉及欠发达国家的冲突,往往会被规则执行者忽视,而执行者本身也常常违反规则。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欧盟外长博雷利强调,要想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就必须摒弃双重标准。

500

欧盟外长何塞普·博雷利  图源:法新社

但是,双重标准一直存在。这表明,“基于规则的秩序”不仅不完美,而且存在根本缺陷。中国等国家频频呼吁建立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依据是,西方叙事下的现行规则秩序本质上违背了法治精神,体现的是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而非多边主义和民主正义。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Richard Marles)在香会上的演讲中特别声称,“‘基于规则的秩序’不只是‘西方的议程’,因为来自中国、印度、非洲以及广大全球南方地区的思想家都与其形成密不可分”。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基于规则的秩序”构建之时,全球南方的许多地区都是殖民地,大部分民众受教育程度还很低,他们是“被代表”了。自那时起,“基于规则的秩序”所涵盖的基础概念——如尊重主权、尊重人权和人人平等——基本上没有改变,但世界已经发上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鉴于大国之间当下的不信任和价值观差异,很难想象各方能同意制定新的规则,以解决冲突。

此外,“规则秩序”具体包括哪些要素,仍未得到明确界定,当下存在各种解释,而各方对于哪些规则更为重要也持不同的看法。西方认为,俄罗斯违反了保障乌克兰安全和边界的协议,而领土完整是“基于规则的秩序”的基石。可是,俄罗斯长期以来坚持认为,北约违反“规则”在先,是北约东扩损害了俄罗斯的安全。鉴于世界缺乏得到普遍认可的中立仲裁方,各方都会坚持自己对于“规则”的理解。

这表明,“基于规则的秩序”存在一个更大的问题:所有规则都需要执行者才能发挥作用。联合国安理会理论上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但实际上,只有当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间分歧不大时,规则才能得到执行。自2020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使用频率达到了自1980年代以来的高点:在过去的12个月期间,共有10项决议遭到了一票否决。

这其中多数一票否决是针对巴以冲突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美国维护以色列的利益:要么是否决停火要求,要么是声称如联合国正式接纳巴勒斯坦将迫使美国“撤资联合国”。与此同时,以色列基本上无视国际法院的裁决,不论是要求以色列允许更多的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还是停止对拉法的进攻。许多国际人士认为,美国对加沙战争的立场如此双标,这可能会进一步冲击人们对“基于规则的秩序”的看法。

500

2月20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对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在加沙立即停火的决议投了否决票。图源:法新社

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分歧甚至开始影响原本存在广泛共识的问题。今年三月,俄罗斯行使一票否决权,削弱了联合国对朝鲜核武器计划制裁的执行力度,很可能是为了回报朝鲜对俄罗斯战局的支持。普京上周访问了朝鲜,并签署了一项防务协议,这很可能会让两国更加相互倚仗。因此,不仅常任理事国可以忽视“规则”,“规则”对于小国的约束力也在下降。

500

6月19日,在朝鲜平壤,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图源:朝中社

面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无为”,美国扮演着全球警察的角色。然而,任何允许一方同时充当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局面都是不可持续的;自美国2003年为了入侵伊拉克而捏造证据以来,美国领导全球的合法性一直遭到严重质疑。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因其工业制造能力低下和内部不团结而受到冲击。同时,俄罗斯在利用核威慑和抵御西方制裁方面取得的一定程度成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

500

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拿出了一瓶装有白色粉末的试管,称就是伊拉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的证据,成为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借口。图源:法新社

当人们提到“基于规则的秩序”时,他们实际上在表达对一个整体价值观的偏好,如强调主权和人权的重要性。许多“秩序”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认为,“规则秩序”只是“自由国际秩序”的另一种说法,基于的是西方价值观。

从西方谴责侵犯人权的行为,到中国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很明显,尽管世界各国强调的问题完全不同,但各方都在阐述一个更具“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全球愿景。

当下,是时候认清实际情况,将“基于规则的秩序”迭代为“基于共同价值的秩序”了。没有人会反对共同价值,但与“规则”不同的是,各方大致能理解何为“共同价值”。不同的文化对“共同价值”可能有不同的具体阐释,但明确国际秩序这一基石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寻共识之处,并更有效地谴责被广泛视为不正当的行为。“基于共同价值的秩序”也许无法一蹴而就,但“基于规则的秩序”显然已无力维护世界秩序了。

500

6月28日,《参考消息》在头版编译发表该文(图源:参考消息)

(翻译:李泽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