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住尖刀的她是中国人民善良、正义的缩影

苏州女子胡友平在危急时刻奋力阻挡行凶者,挽救了日本籍母子的事迹今天完整公布了出来,她为此付出生命代价,令无数国人唏嘘,也为她关键时刻表现出的英勇和善良深深打动。人们普遍支持苏州追授胡友平“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相信她将被苏州这座城市永远铭记,被中国社会铭记。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为胡友平女士降半旗致哀。

500▲6月28日,苏州市公安局发布公告,提请市政府追授市民胡友平“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并将胡友平的见义勇为事迹进行公示。

这起持刀行凶事件发生在本周一(24日),连日来互联网上一直在谈论它。官方周二(25日)出了一个简短通报,当地主流媒体没有参与追踪报道。

一段时间以来,发生了敏感突发事件,主流媒体经常在第一时间沉默,只等着转述官方简短消息,从而在舆论场上留下大量空白,人们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信息。

比如,这起苏州砍人案发生后,日媒的报道一直说阻挡这起行凶的中国女性是日本学校校车上的引导员,她因阻挡罪犯上车进一步行凶而被严重刺伤。但是看到今天官方的通报说胡友平是在“公交站台发现有人持刀行凶,立即奋不顾身上前阻止”。即使老胡这样的老新闻人,对日本媒体之前所说她阻挡罪犯上校车这个重要细节是不是误报了,也是无法判断的。

500▲6月25日,日媒引述上海日本总领事馆的消息称,该男子还试图登上即将停靠的校车,当时想要阻止他的一名中国女性校车引导员遭该男子刺伤。

官方的通报不可能很细,回答不了公众的所有关切,但是这个工作应当由主流媒体承担,苏州或江苏当地媒体应该尽量细地还原事情真相,满足人们围绕这件事的各种信息需求。

现在各地一有突发敏感事件出现,大多采取低调处理,这已经成为基层工作的一种通用逻辑,不能不说,在很多情况下它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时候,一味低调处理的效果未必好。比如,涉外行凶事件,境外非常关注,不断产生各种报道和猜测,相关国家高官还会表态,这些信息不可能不流入国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看法和态度。另外,中国作为发生地,如果信息披露过于简单,与国外的大量声音形成反差,效果也值得商榷。

500▲6月25日,苏州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此事的警情通报。

客观说,苏州这起案件,涉日本侨民,而且有中国人重伤后死亡,这首先肯定是一个偶然事件,无论罪犯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定性都站得住脚。但与此同时,这件事并非一件“小事”,无论原因是什么,它比一般案件的影响大得多,这种影响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到。因此,我们需要正视事件的影响,做出正常的对待和善后。在这起事件中,胡友平是我们社会善良、正义的缩影,她的事迹报道得越及时,越充分,越有利于国内外对这起事件的综合认知。

前两天互联网上还有少数人对中国女性救了日本孩子说风凉话,那种声音不多,但很刺眼。今天官方表达欲追授予胡友平“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后,那种声音迅速萎缩,一时销声匿迹。

500▲6月28日,日本驻华大使馆降半旗并通过社交媒体对胡友平离世致哀。全文为:惊闻胡友平女士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我馆深感痛惜。胡友平女士以一己之力从歹徒手中保护了无辜的妇幼,相信她的勇气与善良也代表了广大中国民众。我们在此向胡女士的大义之举致敬,愿胡女士安息。

所以,老胡作为老媒体人诚恳希望,接下来胡友平的事迹能够得到更多报道,她是苏州当地,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骄傲。苏州市作为一座高度开放、有大量日本侨民的城市,应当为颂扬这位民间当代英雄做更多事情。我个人也非常希望,今后再有各种敏感事件发生,主流媒体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信息收集和发布中去。媒体是现代治理的重要资源,也是关键环节,它们在重要时刻不应边缘化。无论事情多么复杂,它们的参与只会让舆论场更有方向感,老百姓心中更加透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