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没学识、但不能没常识——与“深思的蓝”先生谈谈直接税

读了观网“理论家”深思的蓝先生的新作《为什么直接税难以推行》一文,本不想对这位先生一本正经的胡言乱语置评,但又一想,不应该让这种民科反智言论在此地畅行无阻误导读者,所以决定还是说两句。

简单讲几点:

一,既然在讲〝直接税”,看得出,深思的蓝先生一如既往地并没搞清他要谈的东西,他根本没闹明白什么是“直接税”。建议深思的蓝先生先查一查什么是〝直接税”和“间接税”。告诉深思的蓝先生,在中国,直接税并没有“难以推行”,它已经是我们国家很重要很基本的税收,现在几乎所有有赢利企业都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就是直接税。但直接税确实不是中国的最大税种,但那主要并不是如深思先生所妄断地是因为政府对“资本”下不了手,而是因为政府对普通老百姓下手有顾虑——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基太小,大部分国民不交个人所得税。是的,深思先生,个人所得税也是直接税,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直接税税种。直接税还包括其他一些税种,如遗产税、房产税等。目前中国最大的税种应该是增值税,增值税是间接税。至于直接税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的主要税收,这里不讨论,留给深思先生做课后思考题吧。

二,告诉你个常识,深思先生,世界上有一个以直接税为主的国家,那就是美国,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占美国政府税收的大头。所以,深思先生,你文章的立论根本不成立,资本、市场经济和竞争并不是直接税推行的障碍,除非你认为美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或者你认为美国没有市场竞争。一个国家开征或不开征某种税、怎么征,都要在税收直接成本、社会成本、直接收入、社会收益等因素之间进行权衡,还要考虑历史传统等等因素,资本主义当然开征税当然要考虑纳税人的承受力,其他经济模式也要考虑啊,封建时代中国皇帝就懂得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到了社会主义时代教员也讲不能竭泽而渔啊。

三、再告诉你个常识,深思先生,资本没有大规模下乡,并不是资本不愿意下乡、不是因为资本嫌农业利润太少,而是政府不让资本大规模下乡,因为国家要保护数以亿计的小农。资本很想下乡去收割,但如果放任资本大规模下乡,分散的效率低下的小农根本扛不住大资本大农业的竞争。正因为中国在农业领域没有完全搞市场经济,不允许自由买卖农民的宅基地和耕地,严格限制资本下乡,否则,小农们的那点营生早完蛋了。不仅中国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日本等等都对农业实施严格的保护,市场经济在农业领域受到严格限制。再说一遍,深思先生,你不仅理论上一窍不通,你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关于资本为什么不下乡,甚至观网的老左们也都知道,唯你不知道。

深思先生是位喜欢谈重大理论课题的“理论家”,但这位“理论家”没有最起码的理论素养,既没有起码的专业知识,也不懂基本的科学逻辑,更糟糕的是,他还是个缺少起码的实践生活常识的人,所以他只能是位“民科”,他擅长的是张口就来信口开河。比如,他豪迈地宣布,他划时代地发现了“财富的本质是能量”这一光辉真理,他认为他的这一发现使他可以藐视马恩的剩余价值理论、画上了马恩没能画出来的经济学的另外“半个圆”。他还宣布,市场经济已进入了利润增量为零的“零和搏奕”时代,他所有的立论都是建立在这个伟大论断基础上的——但是,深思先生,资本和市场经济存在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存在差不多两百年了,如果才搞了40年市场经济的中国“零和搏奕”了,那二百年来的市场经济国家里,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的资本以及这些国家的劳动者都在喝西北风吗?

这就是深思的蓝先生惯常的“只宣布、不论证”的做派,反正我张口就来、反正我宣布了、我说的就是真理。我挺佩服他的,什么高深的大题目他都敢谈能谈,还一套一套的。但我还是想说,深思先生,既然讲理论,那还是要有基本的理论研究规范,立论基础要坚实可靠、概念要搞清、推论要遵循逻辑、理论要尊重常识。既然你谈“直接税”,那是不是起码先搞搞清楚什么是直接税,直接税的主要税种有哪些、直接税间接税各有什么特点吧?你讲什么“耐心资本”、讲“政府发债”,那动笔之前你先学学有关“耐心资本”、“短期资本”、债券、国债的基本知识,这要求总不过分吧?你说资本、市场跟直接税不容,那美国征直接税又是怎么回事呢?你讲“计划经济”,但“计划经济”的概念、“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别到底有什么你总得明确吧?你对这些基本概念根本就没搞清楚,所以你的所谓“理论”完全是一盆浆糊完全是前言不搭后语完全抵触现实抵触常识完全胡言乱语。深思先生民科、反智、极左、民粹,鼓吹计划经济、鼓吹反市场经济反资本反利润,唯其如此,他的谬论很容易获得聚集在观网下的某些与他智力和学识相当的底层老左民粹们的共鸣,这些老左们从来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让他们过嘴瘾畅谈计划经济均贫富谴责市场谴责资本谴责利润就会激动就会欢呼。但谬论就是谬论,他的主张不仅理论上荒谬不堪,与世界、与中国的现实和方向完全相左,与常识也背道而驰,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人还是要学点基本知识和科学逻辑,更重要的,还是得有点生活实践常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