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本科,就别复读

500

各地录取线陆续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

前天接到侄孙的电话,文科566分,他想学法律,征求我的意见。我让他参考去年相近的学校的法律专业,从高到低,选择四个相关院校,填报一至四志愿,任何一所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来就去读。他问我为什么不建议复读?我告诉他,能上本科就别复读,而且无论高考时是失误还是正常发挥。

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你如果有复读的决心,为什么不在读本期间准备考研呢?一年的时间是极其重要的。我想我的建议可能对现在处于本科临界线的考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系统总结如此,供朋友们参阅。

高考一考定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每个学生即使高考时院校不太理想,也还有考研考博两次机会,上本科就是前提条件,既然有复读的决心,为什么不把这个劲用在读本时为考研做准备呢?

时间就是生命,不要小看这个一年。如果是复读,那就是原地踏步,无论你复读后是能考上985还是211,只要你还是本科,就与一般本科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了改变与本科的区别,你还得考研考博。但这时,读一般本科按计划应该读硕一年了。把劲使在前进的方向上,这是用最低成本换取最大收益。

即使你是因为失误才失去上985、211机会的,但谁能保证你复读一年再考就不会再出现别的失误呢?所以那些因学校不理想而一年接一年复读,一年接一年复考的学生,他一定是人生的数学没学好,在时间与价值的关系上犯糊涂。

教高中二十多年,当优班的班主任也二十多年,即使在考研很艰难的时代,我班上能上本科的同学我一般不建议他们复读,更何况现在考研几乎普遍化的时代。我遇到的类似例子不是一个两个。

说几个较典型的例子吧。1996年,一位女同学只够上黄石师院,听从我的建议,她选了黄石师院的英语系,本科毕业她考了北外的英硕,毕业时正好赶上外交部招录工作人员,她通过考试而录用,现在是外交部常驻WTO工作人员。

还有一位,也是如此,1998年高考仅够本科线,他想再复读。我建议他去读本科,同时本科毕业时考研,结果本科后他考了浙大研究生,现在已经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

我女儿高考时就只够武汉工程大学,那时的校名还是武汉化工学院,本科毕业时她考了中国地大的研究生,那时的硕士还算可以,如果她继续复读,就可能失去这个机会了。她可能是拿着硕士能到大学教书的最后一批人吧。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我不主张原地踏步,前进就能抢到更多机会。本科上不了985、211,那就读硕读博时再会985、211。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