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北京开了两家加盟连锁咖啡店,我问了他许多关于咖啡店员的问题”

来源:@纯银V

晚上跟朋友吃饭,他在北京开了两家加盟连锁咖啡店。这段时间 manner 咖啡不是风口嘛,就问了他许多关于咖啡店员的问题。

1、标准价格是店长 7k 底薪加提成,店员每个月最多 200 小时工时(系统锁死 200 小时),每小时指导价 27 元,也就是最高 5400 元/月。看起来很低吗?但肯德基麦当劳的小时工更低,每小时才 16.8 元(不确定,朋友说的)。

2、全职员工有社保,但大部分店员是兼职合约,不交社保,的确也来去自由。其实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全职员工并不想交社保,宁肯多拿现金。网上经常发出怒吼
“资本家为什么不给员工交社保!” 但我很少看见你们为之争取利益的蓝领,自己站出来怒吼 “为什么不给我交社保!” 恰恰相反,我知道的几个案例全是
“别他妈多事,老子不要交社保,老子要领更多现金!”

3、店员累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加盟店老板的安排。朋友计算下来,一小时 xx 杯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直营店有直营店的指标,加盟店如果不走托管模式,则有自己的一套指标。

4、一个月
5k
收入,在北京怎样生存?有些是本地人,没有房租。外地人则住在很远,或者环境很糟糕的合租房,一个月大几百到一千出头的房租。自己做饭,交通费三四百,每个月生活成本大概两千多元,还能存下来两千元。他们生活在微博用户的视野之外,经常受到微博用户的怜悯,但我并不知道他们会怎样看待这份怜悯。

5、为什么要接受这么低的收入呢?废话,当然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做骑手的收入高一些,但日晒雨淋更辛苦。咖啡店员有空调,没那么累,工作中没什么意外发生,看起来也稍微体面。因为没有前途,所以流动性很强,经常进进出出。店长稍微稳定一些——比如我朋友的店长,老公是北京人,自己兼两个店的店长,月入
1w+,被大学生顾客称为 “元气满满的小姐姐”。

6、资本家(也就是我朋友)为什么要这么剥削员工呢?因为供需平衡。在
Boss 直聘上招咖啡店员,接受零基础入门,应聘者不少,没有用工压力。这家连锁店的用工指导价就是每小时 27 元,哪怕再往下压一点,Boss
直聘依然有人排队应聘(旺季会难招一点)。与其加价,不如转换成奖金,每个月达到工作量/投诉量的综合指标就发奖金激励。

7、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讨伐
manner,时间线上也看见有人鸣不平——大意是 manner
的店员收入比别的连锁咖啡更高,如果厌恶这份工作,随时辞职,换家连锁咖啡继续干。这个行业的流动性超高,随随便便跳槽,不要代入被锁死在工作岗位上的自己。朋友表示
“流动性超高” 是事实,他的两家店经常进进出出,临时出现缺口时,还得以一天四百元的价格临时找人顶工。

我不想上价值,仅作事实陈述(朋友口述,我转述)。

朋友是北京连锁咖啡店加盟老板,咖啡店的指导用工价格是一小时 27 元,一个月锁死 200 小时,也就是店员最高薪酬 5400 元/月。实际上,低于这个价格也能在 Boss 直聘轻松招到人。那么,为什么老板不给店员涨工资呢?

第一,投资这家店花了几十万。还好现金流为正,估算下来需要三年回本,运气好的话两年多。这段时间如果遇上经营波折,投资可能就亏损了,这种不安全感一直在心里荡来荡去。还好这是连锁咖啡店,安全性略高,这两年投资餐饮业巨亏的例子多不胜数。如果大家都亏怕了,都不投资开店,那么相关就业市场就要萎缩。

朋友是四十多岁的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两年行业下行,自己退下来开店,所谓 “资本家的资本” 也就是他做产品经理的毕生积蓄。

第二,一小时 27 元,一个月 5000 元,在 Boss
直聘挂出去招聘启事,很容易招到人。咖啡店员(自动咖啡机)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零基础也能上手,但资深店员的产出提升其实并不大。这时如果你是老板,5000
元工资排队应聘,开出 7000 元招来的人和 5000 元是一样的,你开 7000 元的动机是什么?

事实上的确有人拿到了 7000 元,店长可以拿 7000 元。你的经营管理技能达到店长级别,不仅可以拿 7000,还可以拿提成。好的店长月入过万。

在这个薪酬体系下,我再问一次,老板开 7000 元给普通店员的动机是什么?

而店员应聘这份 5000 元的工作,动机就很清晰了,因为他找不到 7000 元月薪,且其他条件符合自己需要的工作。毕竟骑手风吹雨打上楼下楼,比空调环境的咖啡店员辛苦很多。

第三,5000 元在北京是什么生存状态呢?很多人代入自己,觉得痛不欲生。其实,大多数店员都是兼职,工作流动性特别强。北京是他们的梦想之地,而 5000 元工作则是一段时间的生活状态和谋生方式。一旦能找到更好的去处,立刻就走了。

也就是 5000 元快进快出的蓝领工作,给这些来北京追梦的年轻人提供了过渡期的生存方式。

除此之外,也有北京本地人做这个的,吃和住的成本特别低。也有嫁给北京本地人的女生做这个的,相对稳定和体面。还有(少数)40+ 北漂女性做这个,对她们来说是蛮好的一份工作,只是咖啡店往往觉得她们手慢,更倾向于招年轻人。

当你质问 “5000 元在北京怎么活得下去” 的时候,背后更大的问题其实是:1、北京可以为这些缺乏技能与学历的北漂提供怎样的蓝领工作?2、或者更残酷一点——你们又没有技能,又没有学历,为什么要来北京做一个北漂?

至于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不仅剥削,也创造就业岗位。朋友给我看过他的收支结构,小本经营,人力成本占相当大的一块。早期肯定要降本增效,确保投资回报的风险可控。即便回本之后——既然这个薪酬结构可以稳定运行下去,那么加薪的理由是什么?

加薪最大的理由,就是在用工市场上实在招不到人了。这意味着市场提供了对打工人更友好的蓝领工作,优胜劣汰。

因此,在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创造就业岗位” 就是最大的慈善行为。就业岗位之间会互相竞争,打工人向自己够得着的最高薪酬流动。就业岗位越多,市场越繁荣。而就业岗位来自 “万恶的资本家的投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