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究竟在砸谁的饭碗?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6月25日凌晨,多个用户收到OpenAI的推送邮件,信中称,自今年7月9日起,将开始阻止来自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服务。

500

这一消息瞬间在科技圈炸开了锅,同时在人工智能界掀起了一波不小的地震。

目前,OpenAI给16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但不包括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

500

OpenAI向中国API用户表示,将采取措施,以阻止来自不再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名单上的API流量,受影响的组织若希望继续使用OpenAI的服务,必须在其支持的国家或地区内访问。

这突如其来的“封杀令”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国内希望借助OpenAI大模型套壳创业的公司,或迎来严重打击。 

以前,有些公司就是通过接入 OpenAI 的 API,做一些 AI 应用。

但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这些公司可能就要面临市场淘汰的风险。

如果公司或者团队在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时,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发或创新,仅仅是在界面或某些功能上做了包装或修改,这类产品可能难以持续发展。

不过,OpenAI公司作为一家赚钱能力超强的公司,为什么要终止对中国的服务?

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放弃中国的大蛋糕,要么是脑子有病,要么就是迫不得已。

从表面上看,是美国政府出于政治考量,逼其就范。

一是可能跟美国最近发布的投资监管规则有关。

6月21日,美财政部发布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旨在限制美国实体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三个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并列出了详细的规定。

也就是说,美国财政部要求对美国在半导体和AI等领域的某些投资进行监管,限制对中国的技术投资。

二是可能考虑到法律合规和数据安全等因素。

今年6月13日,OpenAI宣布退役的美国陆军将军保罗·中曾根加入公司董事会。

有资料显示,中曾根是美国网络安全、技术进步和全球网络防御领域的顶尖专家,曾身兼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局长、美国中央安全局局长和美国网战司令部司令等职务。

中曾根曾信誓旦旦称,中国在网络安全、全球间谍活动和其他国际防务领域的挑战,对美国是最全面、最严峻的,而且将持续几十年。

很显然,这又是一个“中国威胁论”的版本,依照中曾根的说法,如果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方面比美国前行一步,那将是一个转折点。

于是中曾根一直担忧中国人工智能超越美国,并想方设法设置阻碍。

在美国参议员泰德·克鲁兹造谣“中国公民涉嫌盗窃美国知识产权”后,中曾根也一唱一和做出了回应:必须为保护知识产权研究出一个全面的方案——私营部门的责任是什么?合同里应该写入哪些内容?确保网络和数据的安全必须做些什么?

由此可见,中曾根就是个名副其实的鹰派人物,这次加入OpenAI董事会,也是带着政治任务去的。

他的加入,也让OpenAI不得不在数据安全和法律合规方面变得更加谨慎。

有业内人士分析,OpenAI 这次关闭对中国的 API 服务,可能跟这位新上任的董事会成员有关。

从深层次看,此次封禁的消息无疑是中美AI技术脱钩的又一实质性步骤,预示着全球AI产业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事实上,OpenAI的封禁举措并非毫无预兆。

今年3月,OpenAI已开始限制部分亚太地区的账号注册,而此次则是直接波及到了已经注册的老账号。

业内人士早有猜测,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类限制措施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OpenAI的这一决定,不仅对国内现有的AI应用生态造成冲击,也预示着未来类似的封禁可能会涉及更多的美国科技公司,如Google和Meta等。

不可否认,美国在此次AI革命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微软公司凭借其在AI领域的投资和创新,重返美国股市首位,苹果公司则果断放弃智能汽车项目,全力投入AI领域。

英伟达因其GPU芯片的广泛应用,成为美股市场的明星;而OpenAI则更是被誉为美国科技界的领军企业。

这一轮AI技术浪潮,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也使得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然而,对于依赖这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封禁措施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AI技术的重要参与者,此次封禁将迫使国内相关企业和开发者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OpenAI的封禁,国内AI开发者和创业者将不得不迅速适应新的环境。

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是转向使用本土的AI API接口工具。

此外,开源模型的应用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方案。

国外的AI工具大多已经开源,这为国内开发者提供了继续进行AI研究和应用的可能性。

尽管开源模型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结合本土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完全有可能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AI产品。

“危中有机”,尽管OpenAI的技术将对中国设限,但这何尝不是一次机会?

500

一方面,国内希望借助OpenAI大模型套壳创业的公司迎来重锤;另一方面,百度、阿里等国产大模型则已迅速启动“搬家服务”,以期快速抢占地盘增量。

况且,OpenAI公司真的是无所不能吗?

你看漂亮国波音的航天飞船不还是氦气泄露了?

宇航员不还是被困在国际空间站回不来了?

500

目前,美国AIGC(大模型)看起来很性感,能对话,能写诗,能写代码,但是这些真的有用么?

现在火爆全球的中国军用机器狗不也是让美国国会议员们坐立不安,十分焦虑吗?

500

近日,4名赴美留学及参加学术会议的中国学生和学者,在抵达美国后立即被CBP官员带到所谓的“小黑屋”进行盘查。最终3人的签证被吊销,被遣返回国。

500

据称,当事学生和学者均为理工科背景,其中两个人的研究方向与人工智能(AI)相关。

为什么会受到如此不公平对待?

美国的目的当然不是维护所谓“国家边境安全”,而是阻遏中国科技发展,维护美国科技霸权。

这充分暴露美方的霸道霸凌以及在科技领域的焦虑感和不自信。

6月24日,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表示,美国需要更多中国文科生,印度理科生。

500

说明了什么呢?

一方面,美国已经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不断对中国祭出高科技领域的打压和制裁。

另一方面,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如果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就很容易被别人卡脖子。

比方说,华为的遭遇,让很多人看清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种思想的本质,纯属误国误民。

说白了,只有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方能立足于世界企业之林!

再进一步说,不和OpenAI玩了,对我们国家安全来讲也是件好事。

曾经,有网友对OpenAI旗下的ChatGPT提出了一个问题,问美国为何对中国半导体进行封锁。面对这个问题时,ChatGPT在沉默了一分钟后,才作出回答。

500

ChatGPT的答案是这样的,“美国采取保护本国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必要措施,因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增长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

看到了吧,OpenAI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立场,和西方舆论几乎整体一致,完全是站在美国的角度说话。

ChatGPT是美国发明的,其思维当然也离不开美式的“双标”,如果ChatGPT进入中国大行其道,后果可想而知。

于是乎,有网友发出一些警告,“给人工智能洗脑,就像给小孩子洗脑一样容易”“给AI灌输什么,他就说什么,独立思考的AI目前不存在”。 

500

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评论称,这就是“论毒教材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另外,还有外媒报道,ChatGPT还可能整合到Word、PowerPoint、Outlook和其他应用程序中,以便客户可以使用简单的提示自动生成文本。

此举可能会改变超过10亿人编写文档、演示文稿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其渗透力度是难以想象的。

这么看,中国用户被OpenAI拒于门外,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现在我们不怕被美国“卡脖子”,这反而能倒逼中国科技公司加速自主研发,并促使更多的创业公司选择中国国产大模型,规避日后可能的风险。

相信中国未来的人工智能,一定能在重重包围和封锁中开辟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崭新道路。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