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diss的国产“小透明”,正在国外偷偷做顶流

汽车圈流传一句伤人的玩笑:

“一个男人不可能同时拥有路虎和自卑,除非你开的是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L。”

过去,奇瑞一直被默认为低端国产车的代表。

假如你开宝马X5,后来又换了奇瑞,那你很可能被人背后蛐蛐,是不是混得差了。

在国内,开奇瑞,缺面儿。

但在国外,开奇瑞,却是排面儿。

墨西哥的中产家庭,喜欢开着奇瑞去美国度假。

500

巴西总统将瑞虎8当作竞选用车,还用它接待马斯克。

500

卡塔尔土豪开奇瑞,跟开BBA差不多。

2024年第一季度,奇瑞出口量达到25.3万辆,这个数字超过了比亚迪2023年一年的出口量。

2024年前5个月,奇瑞出口量达到43.5万辆,卫冕中国车企出口冠军。

500

图片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截至2023年,奇瑞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当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正穿梭于拥挤的欧洲。

奇瑞的燃油车已早早统治了中东、拉美、俄罗斯的大街小巷。

在国内卷不动,到了国外反而被捧成“神车”。

500

奇瑞怎么偷偷在外面做顶流?

01  国产“小透明”,正在加价收割老外

奇瑞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三个字:没印象。

它像个过气网红,20年前遥遥领先,20年后淡出江湖。

2003年,初代奇瑞QQ上市。凭借小巧的外观和不到5万元的低价,成为了当时制霸小型车市场的国产“小霸王”。

500

作为很多80后的人生第一辆车,奇瑞QQ不仅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还一度占据奇瑞总销量的80%,缔造了中国第一个自主汽车产品的销量神话。

500

2003年,比亚迪还没开始做汽车,吉利还排在奇瑞之后。

奇瑞作为本土自主品牌的独苗,靠QQ吃了十年老本儿。

直到有一天微型车卖不动了,初代马路网红跌落神坛。

500

“奇瑞奇瑞,修车排队”也在芜湖的出租车司机中传开了。

后来我们知道的是,奇瑞在国内再没出过大爆款。

我们不知道的是,奇瑞一直在国外偷偷搞事情,甚至施行升维打击:

把国内便宜喽嗖都卖不动的车,加价卖到国外成了香饽饽。

奇瑞这双标定价,没有一点瞧不起外国人的意思:

艾瑞泽5,在国内卖6万,在国外卖11.25万。

瑞虎5X,在国内卖7-9万,在国外卖15万以上。

星途揽月,在国内卖不到20万,在俄罗斯卖到50万。

瑞虎7,在国内卖仅需7-14万,在俄罗斯最高卖到26万多。

500

数据显示,2023年奇瑞卖了188万台车,其中出口93.7万辆,占总销量的 49.8%,海外的利润占比超过一半。

出口业务成为了奇瑞的“现金奶牛”。

时间拉回1997年。

1997年,奇瑞成立于安徽芜湖。1999 年,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

500

首批上市的风云轿车售价8.8万元

当时还没有人能预测到,奇瑞即将成为第一个开启国产轿车出口的企业。

2001年10月,奇瑞推出的第一代风云轿车面市尚不足9个月,就被一位叙利亚的汽车经销商盯上了。

500

经多方打听后,这位叙利亚汽车经销商终于得知,这是安徽芜湖生产的奇瑞汽车。

于是他从北京一路追到了芜湖奇瑞公司门口。

时任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如今的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正在上海出差。

叙利亚商人听说后,又马不停蹄地追去了上海。

后来两人终于在上海见面了,一个口出狂言:“我要进口200辆整车。”另一个出于防备说:“不行,最多只能给你出口10辆。”

500

最后仅用了10 分钟,首批10辆奇瑞风云轿车就走出了国门,奇瑞从此打开了中东市场。

后来奇瑞进入伊朗,再后来奇瑞把车卖到了全球80多个国家。

2024年4月,奇瑞邀请了3000多名海外经销商和海外媒体人来北京车展暖场。

500

在车展媒体日的第二天,奇瑞还包了一辆高铁,带着这3000多个老外,去安徽芜湖参观大本营。

500

从被瞧不起的国产小透明,到呼风唤雨的出海扛把子,奇瑞似乎只是启动了当初预留的另一套剧本而已。

02 特种兵出海与捡漏大法

出海业务似乎是奇瑞很早以前为自己准备的一份保险。

1997年的春天,在芜湖的一个废弃工棚里,师傅们打下了建厂的第一根桩。

500

没有资本助力,也没有政治帮衬,奇瑞能顺利出海主要是因为它比别人提早知晓捡漏大法好。

1、去低势能国家捡漏 

没有哪个车企不想进军美国市场。

丰田汽车的出口就是先从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一点点渗透到发展中市场。

但奇瑞不是丰田,它不去美国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进不去。奇瑞的出海思路与现代汽车类似,先从欠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再合计发达市场的事。

500

于是叙利亚、伊朗、黎巴嫩、以色列、伊拉克、乌克兰......哪里乱奇瑞就去哪。

这些国家市场自身缺乏汽车产业,对进口车依赖较高,而且那里传统汽车巨头也没那么重视,奇瑞正好可以“乘虚而入”。

虽然到巨头卖不动的第三世界捡漏,不是车企出口的最高理想,但至少可以维持出口的原始积累。

500

奇瑞作为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出租车

500

奇瑞在伊朗很受欢迎

2009 年,奇瑞的调研团队抵达满目疮痍的伊拉克,却不幸在一个检查站被阻拦。

调研团队被关进“小黑屋”长达三个小时,局势极为紧张,外面随时可能有埋伏和爆炸袭击。

三个小时后,检查站的领导现身了,一行人解释他们来自中国,来伊拉克是做市场调研的。

然而,对方依旧将信将疑,不肯放行。

直到听闻调研团队来自奇瑞汽车,并看到一些奇瑞的证件和宣传材料后,对方的语气才有所缓和。

原来这位领导恰好有一辆奇瑞,当听说这一行人来自奇瑞,接下来的讯问竟然演变成了奇瑞粉丝见面会。

500

埃及的奇瑞警车

我妈都不认识奇瑞,伊拉克的士兵认识。

就这样奇瑞在第三世界闯出了名堂。并保持了每年10几万辆的出口节奏。

直到2021年。

500

2021年以前,俄罗斯汽车市场中,欧洲、韩国、日本品牌占据绝对优势。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汽车产业50%的产能崩了,日韩欧的车企也纷纷撤出。

像潮落时独自赶海的渔民,奇瑞在潮水退去后的海滩疯狂捡漏。

2020年奇瑞一年的全球出口也才11.4万辆,而今年仅第一季度,中国就对俄罗斯出口17.6万辆车。

2021年~2023年,奇瑞出海销量分别为:26.92 万辆、45.13 万辆、93.71 万辆。

当奇瑞成了俄罗斯的街头霸王时,俄罗斯也成了奇瑞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500

 2、捡漏造船厂 

有人说,车企拼出海,拼的就是物流成本。

过往三年汽车船运费暴涨。

今年比亚迪为了出口,砸了42亿买船。

不自己买船不划算,因为“运费最贵的时候,价格甚至相当于生产一辆车”。

500

“海上印钞机”

时间回到2007年,那时有人质疑奇瑞不务正业,但奇瑞还是收购了几近倒闭的芜湖造船厂。

彼时中国造船业不够发达,没有远洋滚装船,想要出口,必须要看日韩船商的脸色。

再加上当年奇瑞卖了38万辆车,其中海外占了11.98万辆,按计划以后年销量能达到100万辆,出口要占40%。

虽然后来真实销量不如预期,但是当年捡漏造船厂,让奇瑞在十几年后见到了回头钱。

500

2023年,奇瑞联合旗下芜湖造船厂,在威海打造汽车运输船建造基地。

目的是批量建造6000车位汽车运输船、8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这是能让奇瑞实现运力自由的关键。

然而出海毕竟不是赶海,光会捡漏还不够。

作为中国车企里的技术狂魔,必须给老外来一点小小的工业震撼。

500

03靠本土化拿捏老外

在国产燃油车里遥遥领先

2021年的《汽车商报》上刊登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俄罗斯的奇瑞车主,在 2007 年买了一辆瑞虎四驱(2.4 升发动机),行驶20 万公里,12年没抛过一次锚。

头10万公里这辆车没有出什么问题。后来消声器最先坏了。16万公里的时候修了轴承和减震器。再后来发动机开始出现熄火的情况,他花了 3.5 万卢布(3600 多人民币)大修了发动机。大修后的动力表现和新发动机一样。

由于俄罗斯冬季道路积雪更严重些,车底盘已经生锈。行驶起来叮叮当当响,但其它方面还都很不错。

“邻居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自主品牌车的车况会更差些”。车主表示,换车时首选中国车,比如瑞虎7。

当你还在怀疑自来水的时候,自来水们已经花真金白银,把瑞虎7捧成了神车。

500

2023年奇瑞拿下了中国SUV全球销量冠军,奇瑞瑞虎系列也拿下了2023年中国品牌燃油SUV全球销量冠军。

取得这样的成绩,仅仅靠低价优势吗?当然不是。

结实耐操是这些国家市场的一致口味,但奇瑞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能在细节中做出本土化的改良。

就像传音手机靠解决黑人自拍的难题打入非洲。

有时候打开一个市场的关键,只是因为你从一个很小的切口,搞定了一个非常实用,但别人不屑于搞的问题。

例如:“怎样能在大多数光线场景下,把黑人朋友拍得更好看。”

500

奇瑞也许拿不准国人的口味儿,但是在拿捏老外这块可真是用了心。

比如说南美的公路条件并不好,山路特别多,很多人家住在山坡上,所以对汽车动力的要求、起步的要求就很高。

奇瑞就对出口南美的车辆进行了动力提升,以提高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

在中东地区,由于多沙漠地带,漂浮在空气中的沙粒容易加速车辆部件磨损。

奇瑞就专门对出口到中东的车辆进行内部加强和密封性处理。

500

2001年,奇瑞与伊朗SKT公司合资建厂。两年后,又以CKD(全散件组装)的方式在伊朗生产、销售奇瑞汽车。

奇瑞成为了第一个在海外建厂出口的中国车企。

绕开了关税壁垒,降低了贸易摩擦风险,解放运力压力,减少制造成本,同时也加速了本土化生产改造。

500

当然“拿技术换市场”,带动了就业,拉动了经济,当地政府的手都要拍疼了。

所以说技术是能换钱的,而奇瑞恰好有深厚的技术基因。

当别人还在跟老外买技术的时候,奇瑞已经开始搞纯粹的自主研发了。

奇瑞能拿出手的不仅有车,还出口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零部件。

500

2006年,第一批2000台奇瑞发动机顺利出口美国Generac公司。

之后奇瑞发动机远销俄罗斯、印度、德国,就连日本这个发动机课代表也买奇瑞。

这就导致奇瑞的技术执念越来越深:当别人都在推新能源的智驾系统时,奇瑞还在研究什么样的发动机能省两升油耗。

奇瑞活在燃油机的技术荣光里。

就像是过去站在讲台上教汽车构造原理的优秀教师,即使到了4202年还迟迟不愿意换掉自己的油车。

尾声

别的品牌都是“在国内有人认,到了国外你是谁”。奇瑞却墙里开花墙外香。

但这并不能怪国内消费者没眼光,毕竟国内外的汽车市场差异很大。

我二舅开车不看别的只看油耗,中东土豪家的油比水都便宜,比起油耗他更在意四驱性能。

把奇瑞的各项素质评分列出来,最后只有中东、拉美、俄罗斯转了椅。

500

这也是奇瑞的尴尬之处:

在国外,奇瑞征服了传统市场,却怎么都敲不开欧美的大门。

在国内,低端路线走久了难以掉头,好不容易搞个路虎揽胜极光L又被群嘲。

当别的车企老板在微博抖音上搞营销,与用户拉近距离。

奇瑞的营销,算了,算了。

500

更挥之不去的现状是,钻在传统造车工厂里鼓捣太久了,猛然一抬头,国产新能源已如日中天。

奇瑞做错了什么吗?好像什么也没做错。

在这个时代,奇瑞像一个有技术洁癖的老师傅,严格遵守着燃油车时代的种种戒律,显得那么固执己见,又那么不合时宜。

但谁又说这场比赛现在就结束了?

创造过一次历史的人,就可能会创造第二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