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俄罗斯遭遇重大打击,黎巴嫩一针见血,更残酷的还在后面

作者 | 薄荷蛙

谁也没想到,一天之中,俄罗斯遭受多重打击,番红花音乐厅“恐袭”事件再次重演...

一是  北高加索地区  

据央视当地时间6月23日,俄罗斯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两个城市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一起达吉斯坦共和国在首府马哈奇卡拉市和第二大城市杰尔宾特市。

500

截至24日,该事件共造成15名执法人员死亡,同时还有数名平民被武装分子打死。

很难想,距离3月22日的莫斯科番红花音乐厅恐袭事件不过仅仅3个月,俄罗斯就再次发生了严重恐袭事件。

让人意外的是,晚些时候,有媒体报道,达吉斯坦谢尔戈卡拉区区长奥马罗夫也被拘留。执法人员正在搜查奥马罗夫的住处,他曾指证自己的两个儿子参与马哈奇卡拉的袭击事件。

达吉斯坦所在的北高加索地区情况复杂,近年来一直都不怎么太平,发生“恐袭”事件并不是一件稀罕事。该地区的恐怖主义和分离主义长期蛰伏待机,对俄罗斯来说一直比较棘手。

自俄乌冲突之后,随着冲突时间的延伸,俄罗斯在北高加索地区的人力和资源持续减少,反恐行动也弱化了很多,尤其是跟美西方的反恐情报信息共享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隔阂。在这种情况下,被“恐怖分子”钻了空子也不是不可能。

二是  克里米亚地区塞瓦斯托波尔市

当地时间2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乌军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袭击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市的民用基础设施。

500

自俄乌冲突以来,克里米亚这个地区频繁出现在国际视野中。乌克兰和俄罗斯,一个要“打”,一个要“保”。在双方的坚持下,该地区不管是大桥还是城市民用设施,虽然遭受了“千疮百孔”,但到底问题不算太大。

这次乌克兰的导弹袭击主要集中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沿海地区,摧毁了5个空中目标。这些目标被击落后,碎片落在沿海区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但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俄方直白的将乌军此次袭击主要责任归咎于美国,指责美国促成了这次“有预谋的恐怖导弹袭击”。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对此指控沉默了。

俄方认为这些美供导弹的袭击目标是美国专家根据其情报数据指定给乌克兰军队的。换句话说,俄方认为是美国指导要求乌克兰完成了此次袭击。

俄方的指控,依据可能有两点:

一是源自4月时五角大楼透露的一条消息,当时美国《纽约时报》援引数名五角大楼官员的话报道称,乌军可能使用不久前获得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有效打击克里米亚。

二是俄媒报道,飞行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显示,在乌军袭击时,美国空军一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现身克里米亚东南的黑海上空。

克里米亚位置很特殊,美北约的侦察机可对俄军进行全天候监视,也就是说俄军在该地区的军事调动或者无线电讯都有被截获的可能。

事件一出,黎巴嫩俄罗斯问题专家阿马尔•卡纳表指出,莫斯科与中国、朝鲜和越南等国家的接近激起了美国的愤怒,袭击塞瓦斯托波尔可以看作是华盛顿对莫斯科外交活动的反应,乌克兰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充当了实现美国利益的工具。

500

卡纳表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普京此次外交活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布局。而俄朝达成的协议,无疑是给朝鲜打了一针强心剂,朝鲜心态稳了,半岛局势就稳了一大半。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俄罗斯遭受的苦难,怕只是个开始。

6月20日时,美国白宫宣布决定加速向乌克兰运送防空拦截导弹,并重新分配原本打算运往其他盟国的导弹。再加上拜登近期放松了对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弹药的限制,乌克兰对武器的使用效果是肉眼可见的。

在内有“恐怖袭击”,外有美北约无底线放纵乌克兰的情况下,俄罗斯是要进一步考虑如何缝补筛子孔了。

战友们,欲了解更多,就来【新财迷】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