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怀疑欧委会的精神状态

6月12日,欧盟的制裁大刀正式袭来,宣布从7月4日开始,对中国车企加征电动车关税。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说过,从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开始,最后无论什么结果,加收惩罚性关税都是必然的。

只是没想到欧盟的初裁关税来得这么猛烈。

虽然没去到美国闭关锁国式的100%关税,但加征幅度也来到了17.4%——38.1%之间,也就是最高关税将去到48.1%。

这已经远超19%全球惩罚性关税的平均水平了。

500

欧盟的狠辣,出乎多家国际专业机构的预期。

他们认为,如果欧盟动机纯粹,仅仅调查中国对电动车补贴政策的话,很大概率是查不出什么花来的。

毕竟我国很久没对各大车企实行车补了,而且在2022年底,也正式终止了「国补」政策。

何况欧盟的目的,是要实锤「中国电动车因受到补贴,才能迅速在欧洲形成倾销」,这更是不可能的结论。

倾销的核心定义,是把产品以低于国内市场价的价格,出口到其他国家。

问题是,中国电车的海外定价可比国内高多了,稍微对比亚迪、吉利等车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它们国内和国外的售价可谓天差地别,海外售价最少要比国内高70%以上。

因为排除运费、关税等各项成本后,还包含了各大车企对海外市场的预期盈利,在国内都卷得头破血流,就指望在海外市场能大赚一笔了。

不管怎么看,这跟补贴导致倾销都扯不上边,除非欧盟本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明眼人都知道,欧盟关税制裁的根本目的,是要挽救日益颓废的欧洲电车工业。

500

尽管从去年年底开始,欧洲车企就纷纷宣布要暂缓电动化战略,回归燃油车基本盘,可是不代表他们能坐视中国电车崛起,然后占领欧洲的电车市场。

但在新能源这块,欧洲早已被中国弯道超车,光是比中国电车高出一半的成本,就让欧洲车企万分头疼,想奋起直追也不知从哪里下手。

在非常时期,欧盟干脆动用非常手段——加税,来磨平中国电车在价格上的巨大优势。

根据一些机构的预测,加征幅度起码要超过35%,才能把中国电车拉到与欧州电车同一起跑线上;超过60%,就能形成对中国电车的价格优势。

欧盟是想一口气把关税总额加到50%来着,这点从土耳其的动作就看得出来。

一向自诩欧盟铁杆的土耳其,在欧盟公布临征关税点之前几天,就宣布要对中国电车统一征收50%的关税,可以说是欧盟的风向标了。

可是最终结果出来后,却有些耐人寻味。

几乎所有中国车企都在加税名单里,而加税档次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被抽样调查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上汽,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

一类是像长安、奇瑞等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企业,平均额外缴纳21%的关税;

500

还有一类是未配合调查的车企,统一加征38.1%关税。

之所以不敢一棒子打死,也许跟欧盟自身心虚有关,查不出什么实锤证据,把关税硬加到50%会留下把柄,惹来大麻烦。

因此对配合调查的企业,最多加收21%算了,总比没有好。

在那么多车企中,最憋屈的应该是上汽了,明明它也很配合调查,只要是和反补贴调查有关的文件,一律大开绿灯,怎么还要加收38.1%呢?

欧盟给出的解释是,上汽是配合了,但并非完全配合,因为它拒绝向调查机构提供电芯的关键成分配方。

这就很奇怪了,电池成分配方跟反补贴调查有什么关系吗?欧盟说有的,他们也是依法办事。

这里说的「法」,就是欧盟在去年6月公布的《新电池法案》,生效时间点非常鸡贼,刚好卡在发起调查前20天。

法案非常复杂,其中对我国车企比较有威胁的是供应链尽职调查、碳足迹申明和电池护照申报信息等三个条款。

最后一个条款非常霸道,要求被监管电池企业提交详细的电池材料配方信息。

上汽是国企,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坚决不能做,也因为这样被欧盟打入了不配合名单里。

上汽也不憋着,直接用相关周边进行回怼。

500

欧盟的龌龊事还不止这些。

据商务部消息,欧盟曾以反补贴调查的名义,要求中国车企提供生产经营、产能计划、客户名单、技术工艺等大批远超调查范畴的商业机密信息。

这算盘打得叮当响,哪还是什么反补贴调查,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对中国电车的技术和机密进行窥探。

为了曲线救国,欧盟把脸面都搭进去了。可讽刺的是,当欧委会公布了「反补贴」初次仲裁后,在欧洲大陆却引来了巨大争议。

很多人并不领情。

像德国、匈牙利、挪威等国家,无论是在官方角度,还是产业协会层面都极力反对,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绝对不是正确的措施」。

实际上,在反补贴调查准备立项的时候,欧盟内部就已经是一片纷纷攘攘了,欧盟双雄形成对立局面,法国大力支持,德国明确反对。

可能唯一支持法案的德国人,只有冯德莱恩和贝尔伯克了。

在这种情况下,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三大车企也是出人意料地公开反对。

为何德国自上到下,如此旗帜鲜明地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决定?

倒不是说他们公平竞争意识,或者思想觉悟有多高,而是被冯德莱恩和法国联手坑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份「关税制裁名单」里,德国三大车企和中国的合资公司榜上有名,统一加征20%的关税。

500

因为在涌向欧洲市场的国产汽车大军里,就有不少中德合资车的身影。

据统计,2023年中国出口的500多万台汽车里,合资车占了大约20%,而德国车企又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

可见,欧盟的制裁大刀在挥向自己人的时候,一样毫不留情。

或者说,在这一刻,小马哥和冯德莱恩根本没把德国当自己人,谁让德国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比法国要多出那么多,而且它只顾自己发展,也没有想着拉兄弟一把。

这下正好借加征关税的大义,把德国也算计进去。

另外,根据相关业界游说,中国对欧盟乳制品和猪肉进行了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

由于德国的牛奶和猪肉产量常年居欧盟首位,所以不仅在关税政策上要被「自己人」坑,在承受制裁反噬时也是首当其冲的存在。

老实说,这个政策真的能对欧洲汽车制造业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吗?

也许会对中国电车行业造成一定影响,但最终起到的作用不大。

除了挨刀最严重的上汽等少数车企,其余中国车企加征的关税大约是20%,如果是放在国内市场,就很严重了,部分车企甚至要亏损度日。

但放在国外市场,加征的两成关税对比1.7倍,甚至两倍于国内的车价,在刨除成本后,利润依然要比在国内可观。

同时加上额外关税后,国产电车价格还是比欧洲本土电车的价格要低上不少。

这得益于我国强大的产业链,才能把整车成本打下来。

500

相反,欧洲本土车企因为电池产能不足,人力成本过高等因素,电车成本一时半会儿很难降下来。

而且很多车企还实行携手涨价保利润的馊主意,这更劝退想要支持本土电车的欧洲百姓,转向购买性价比更高的中国电车。

哪怕加征关税能让燃油车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但只要一天解决不了产业链的问题,这个硬伤就会让欧洲汽车市场的萎靡状态,一直持续下去。

对于欧洲车企来说,最佳解决办法,当然是像德国三大车企一样,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生产优质实惠的合资车,然后反哺欧洲市场。

而站在欧洲各国官方的层面,自然是希望中国车企能在他们国家建立生产线,把严重空心化的欧洲工业扶起来。

这也是欧盟最想我国妥协的条件。

可在欧洲建厂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高居不下的生产成本,还有各种各样的破事。

比如一些欧洲国家的薅羊毛心态,其中当属法国情况最严重。

从法国这些年对待外企的态度可以看出,该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很严重,需要你投资时,各种许下承诺,表示对外企会像本土企业那样一视同仁、温暖如春。

可一旦有什么状况或者好处,会第一时间偏向本土企业,大家看下华为在法国受到的歧视待遇就可见一斑了。

除了官方层面的烂事,还有诸如极端环保组织等民间团体的破坏也不容小觑。

500

要说特斯拉最头疼的工厂,还得是它设在柏林的欧洲工厂。

从2022年投产至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环保组织或民粹人士上门搞事情,又是示威冲击,又是大搞破坏,反正就要让特斯拉不得安宁。

比如今年3月,一个名为「火山集团」的激进环保组织,纵火焚烧了特斯拉工厂附近的输电塔,导致该厂电力中断,被迫停止生产。

对这些状况,欧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相反,中国企业不在欧洲建厂才是大问题。

可以预料,为了逼迫中国车企就范,在接下来的时间,不一定又会弄出什么幺蛾子。

严格来说,让中国企业在欧洲建厂不是不行,毕竟能免除一大截关税也是挺吸引的,只是建在哪,得有技巧。

首先法国、德国、瑞士等人均收入高的国家可以排除。

而匈牙利、西班牙这类国家就很受中国车企的青睐了。这些国家有个共通点,人力成本在欧盟区来说较为低廉,而且招商条件、福利也比较优厚,所以吸引了比亚迪、奇瑞、蔚来等企业前往投资建厂。

其实在欧美制裁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适当扩张战场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例如东南亚和拉美市场。

东南亚是日企的大本营,素来有「日本车企后花园」之称,但是近两年来,上汽、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就组团闯了进来。

500

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尽管日系车仍然占据东南亚市场70%的份额,中国品牌只占了5%左右,但比之前1%不到好很多了。

而在东南亚的电车市场,中国车还是很能打的,对比日系车优势很大,这可以成为破局的其中一个思路。

除了东南亚,拉丁美洲也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其中一个主要市场。

例如墨西哥是去年我国汽车出口量第二的国家,目前中国占墨西哥汽车市场的份额稳定在20%以上。

所以长远来看,东南亚和拉美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有人说,如今中国电车在欧洲的遭遇,难免让人联想到十年的光伏。

确实很像,不过那时候我国产业链还没有那么强盛,光伏产业经历的惊险场面可比电车遇到的严重多了,有好几次差点团灭。

在欧美十年围追堵截之下,最终中国光伏还是闯出来了,并撑起全球光伏的半边天。

现在中国电车的势头更猛,不是欧洲厚着脸皮,搞闭关锁国就能拒之门外的。

要这么说的话,欧盟竖起的关税高墙,除了让德国两头挨揍、欧洲电动化崛起进程变慢,以及欧洲老百姓买到更贵的合资车以外,很难说对中国车企造成了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500

真的很让人怀疑,欧委会是在什么样一个精神状态下,才想出这种杀敌300,自损1000「妙招」的。

—— END ——

全部专栏